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美术论文 >> 正文

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与美术课程构建的对策


趣设定为一个目标,会使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而且,国外的一些美术课程目标也已将培 养美术兴趣列入其中。
    三、美术学科教学内容要求的降低与弹性的增强
    在确定了美术教学的目标之后,就是选择达到这些目标的一些学科内容。
    美术学科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是越来越丰富,所以,对美术的学科知识我们必须慎加选择。在各个国 家和地区的美术课程中,分类是不同的,大体上有这么几种方式。
    (一)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评论和美学(美国)。
    (二)表现和欣赏(日本)。
    (三)美术知识、美术创作和美术与生活(我国香港)。
    (四)表现、鉴赏和实践(我国台湾)。
    (五)绘画、工艺和欣赏(我国大陆)。
    尽管这些分类的方式不同,但所涵盖的学科知识大同小异。相同的包括绘画、印制、工艺、设计、雕塑、 建筑和欣赏等,相异的有的还包括书法、摄影等。
    应该说,这些学科内容的涵盖大体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要降低其要求和难度。而且,其中一些内容的取 舍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像明暗调子素描,国内目前的初中美术教学大纲就有明确的要求,而且许多 教材也体现出来。而实际上,由于知识能力、教学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学生要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法的可能 性非常小,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如果要保留这一内容,必须降低要求和难度,没有必要勉为其难地让学生理解 明暗调子复杂的变化规律,而采取简单的明暗推移法来表现物体的体积和凹凸,学生掌握起来就可能容易得多 。同样,条件色的表现也是一个难度相当大的问题,其取舍也应认真加以考虑。
    教学内容要求应体现出一种弹性,让学生主动地选择。我们知道,学生是具有极大差异性的群体,一种整 齐划一的要求对其中的一些学生肯定是不公平的。一般而言,学生可以分为一般、较好和较差三个层次,当然 ,教学内容要求的制定,主要针对的是一般层次的学生。但这种教学要求对较好和较差的学生仍是不公平的, 一是吃不饱,一是吃不了。所以,教学内容的要求应该具有一种弹性,尽可能地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这种弹 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一种仍以一般层次的学生为参照制定教学内容要求,同时降低较差学生的要求 和向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一级的内容要求;另一种是根据一般学生和较差学生之间的某种程度制定教学内容要 求,同时向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对而言,后一种方法可能更值得提倡。因为它在整体上降低了教学 内容的难度,能让大多数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且,这与当前美术教育的基本动势是一致的。
    四、美术学科内容组织的逻辑淡化与节奏变化
    学科内容必须加以组织,才能形成教学内容体系,以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形成整体的教学活动。我 们以往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组织逻辑的严密性,以学科知识体系代替教学内容体系,为求整体的逻辑严密而不惜 牺牲非常有价值的具体教学内容。实际上,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教育的内容体系是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 是一种学科知识内部的逻辑组合,它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学科教育的内容体系则必须考虑时间 、环境和学生等因素。美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就更为特殊,在历史上学科中心盛行之时,国外的一些美术课程论 学者就为之烦恼过,因为美术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毕竟比起科学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要松散得多。所以,极端地考 虑美术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于教学是弊多利少。
    实际上,努力追求美术教学内容组织逻辑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其结果也往往事与愿违。因为任何课程的设 计都必须考虑其具体的实施环境和条件,设计再严密再完整的课程,如果在一种分散的环境中实施,其严密性 和完整性也将不复存在。美术课程所面对的正是这么一种分散的环境。美术课在小学每周为两节,在中学为每 周一节,美术课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当长的周期,而这个周期要进行众多的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校外和家庭的各 种活动,学生的情趣和思维并没有独赐给美术。度过这一周期之后,当学生再次面对美术的时候,我们煞费苦 心所设计的课程的严密性和完整性,还会存在多少呢?平心而论,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每个学生都会像专 业人士一样成天思考的都是美术问题。既然再严密再完整的美术课程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都将变得松散,那么 我们苦苦地对之加以追求又有多少意义呢?与其如此,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具体课题的精心设计上,让学 生在每一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均有所获。
    当然,我们并非完全排斥教学内容组织中的逻辑,而是要淡化它。其实,大的逻辑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的逻辑关系主要是一些前后关系,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必须是建立在另一些更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之上的,不由此难以及彼,这种先后的逻辑关系断不可少。但这种逻辑关系与构建严密完整的学科知识逻辑关 系毕竟大相径庭。
    另外,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还必须注意将与意志相关联的指导性目标和与情感相关联的表现性目标交替 地安排,形成节奏变化。
    指导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美术课程论专家艾斯纳(E. W. Eisner)提出来的。指导 性目标由一系列的指导性活动伴随,旨在通过练习活动发展技能。表现性目标则鼓励学生运用一定的技能实现 自己的想像和表现目的。两者相辅相成,孤立地强调任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单纯地强调指导性目标,会沦于 缺乏感情,形成单调乏味的技术训练状态;而只重视表现性目标,缺乏必要的技术发展,也会妨碍表现性目标 的实现,导致挫折感。这两个目标就像一个拱门的两端,只有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在美术课程中,指导 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应该有节奏地交替组织起来,而且这种节奏交替变化的时值间隔不宜太长。这是课程结构 的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逻辑!
    五、对未来美术教材的构想
    课程构建的直观体现是教材,我们在对未来美术教材进行设计时,应突出下面几个特点。
    (一)精选的知识内容与生动有趣的课题形式相结合
    这套教材在适当注意美术教学内容大的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每一课题的精心设计上。从 学科的基础性要求出发,选择那些对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并将它们与贴近 学生生活经验、新颖活泼、生动有趣的课题形式结合起来。用形象的说法,就是要给良药裹上糖衣。生活经验 告诉我们,再苦的药如果裹上糖衣,也容易为儿童所接受。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干巴巴只给学生知识和技 能,容易让他们产生苦涩和单调之感;如果只让学生自由不羁地宣泄一通而一无所得,同样有违学科教育的目 标。学生只吃苦药不行,只吃糖衣同样不行,而将苦药裹上糖衣再让学生吃方为良策。
    (二)以突出学法统领教材编写
    现行的美术教材,主要展示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既不体现教法,更不体现学法。教师的教法主要通过另编 的教学参考书而获得。这样的教材不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人的目标的培养背道而驰。应该根据学生 美术学习的规律,在每一课的设计中,展示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技法的过程,即通过置疑、设问的形式,通过 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接近正确的答案。要改变以往教材只重视演绎路径而忽视归纳路径的现象,要将两者结合 起来,并更加重视归纳路径。演绎路径主要依靠的教材和教师提供的现成答案,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提高,而 归纳路径则强调由学生通过思考,主动地获取答案。因此,教师一般不要轻易地将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可以 向学生提供另一本参考性质的书,提供更为详细的背景资料和参考答案。这本参考性质的书为师生共用,而不 必为教师单独另编一本教学参考书。这样,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一致,学生的学法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教法。
    (三)加强弹性以适应不同的学生
    这套教材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因此,教材在整体降低要求和难度的情况下,在每一个知识 和技法内容上都设定具有一定级差的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其达到一些最基本的目标后, 再鼓励他们尽可能地通过努力向高一级的目标迈进。这样,学生在达到一些基本的目标后,就能获得一种成功 感,而如果想获得更大的成功

《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与美术课程构建的对策(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847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美术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