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从细微之处入手
难忘教育,辉煌的人生从这里起步
“我向国旗庄严宣誓: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稚嫩而严肃的声音在国旗下回荡。每当这时,所有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无不心潮澎湃。自1995年以来,南通中学的初一新生都要举行向国旗宣誓的仪式。2004年,一位负责同志观摩了这个活动后评价:“辉煌的人生从这里起步 ”
“难忘教育”是南通中学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一大特色。在南通中学,从初一到高三,每个年级都有“仪式教育”:初一新生向国旗宣誓仪式、初二离队仪式、高一青年志愿者交接仪式、高二成人仪式,以及初三、高三的毕业仪式。
“这些仪式不流于形式,而是通过科学选题,精心设计,亲身实践,让每一次活动都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孩子终身受益。”朱全中副校长为我们道出了“难忘教育”的宗旨。
难忘教育就是从细处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除了仪式教育外,还包括体验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在南通中学的社区服务基地,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共服务老人近40位,其中15位老人在志愿者的关爱中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但他们对老人的爱心从没间断。1999年,寺街社区一位长期得到他们关爱的老人去世后,周围邻居被南通中学志愿者的行为所感动,但又不知道志愿者的班级和姓名,就自发写了感谢信,贴在校门外,被传为佳话。
以人为本,学会“吃盐”
“常有人夸我们孩子懂礼貌,我听了特别开心。”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南通中学的孩子走出去就是不一样。”
缪建新给了我们这样的解释 “好比吃盐。盐是日常必需的,但不能拿着一盆盐给学生吃,欲速则不达。我们要把盐放入日常的食物中,让他们慢慢消化、吸收。”基于这样的认识,南通中学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把德育工作分解到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老师好”、“叔叔、阿姨,您好”,走在南通中学的校园里,常常会有迎面而来的学生跟你打招呼。整个校园看不到一个学生染发,穿奇装异服,乱扔垃圾。在占地70多亩的校园里,看不到一家小卖部。朱全中介绍说,为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美德,学校禁止经营小卖部。同时,学校鼓励学生把买零食省下来的钱和利用课余时间卖报、卖花、卖旧书得来的钱攒下来,捐给学校的爱心基金会,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由爱心基金出资10万元在广西捐助的希望小学,已于今年9月开学。
每天早晨,校长带头向老师和学生问好,久而久之,学生遇见老师和同学也会自觉地问声好,养成了懂礼貌的习惯。在学校颁布实施的《南通中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34条中,学生的头发、挂件、衣服,甚至鞋跟都有明确规定。学校就是从这些日常的细节抓起,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
积极实践,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在南通中学的诚恒楼,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幕 两个女孩子一人拿着扫帚,一人拿着拖把,正在打扫厕所。原来,这栋楼的厕所都由青年文明岗的学生自己打扫,今天轮到她们两个值日。
“能在青年文明岗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光荣的事。先要申报,然后通过学校审核才有资格,所以我们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在学校的食堂、图书馆、车棚,包括公用电话亭都有我们的岗位。我们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干!”两个女孩说得热情洋溢,“我们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把学校的厕所建成星级厕所!”
南通中学把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看成是最有效的德育。2001届的毕业生袁青青在南通中学就读时是为老人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考入复旦大学后,她和别人在上海的街头抬残疾人过马路的镜头被记者捕捉,大幅照片刊登在《文汇报》上。
“用细致入微的德育方法,把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一部分,江苏省南通中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一位领导同志这样评价南通中学的做法。
《德育从细微之处入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8485.html
“我向国旗庄严宣誓: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稚嫩而严肃的声音在国旗下回荡。每当这时,所有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无不心潮澎湃。自1995年以来,南通中学的初一新生都要举行向国旗宣誓的仪式。2004年,一位负责同志观摩了这个活动后评价:“辉煌的人生从这里起步 ”
“难忘教育”是南通中学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一大特色。在南通中学,从初一到高三,每个年级都有“仪式教育”:初一新生向国旗宣誓仪式、初二离队仪式、高一青年志愿者交接仪式、高二成人仪式,以及初三、高三的毕业仪式。
“这些仪式不流于形式,而是通过科学选题,精心设计,亲身实践,让每一次活动都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孩子终身受益。”朱全中副校长为我们道出了“难忘教育”的宗旨。
难忘教育就是从细处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除了仪式教育外,还包括体验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在南通中学的社区服务基地,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共服务老人近40位,其中15位老人在志愿者的关爱中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但他们对老人的爱心从没间断。1999年,寺街社区一位长期得到他们关爱的老人去世后,周围邻居被南通中学志愿者的行为所感动,但又不知道志愿者的班级和姓名,就自发写了感谢信,贴在校门外,被传为佳话。
以人为本,学会“吃盐”
“常有人夸我们孩子懂礼貌,我听了特别开心。”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南通中学的孩子走出去就是不一样。”
缪建新给了我们这样的解释 “好比吃盐。盐是日常必需的,但不能拿着一盆盐给学生吃,欲速则不达。我们要把盐放入日常的食物中,让他们慢慢消化、吸收。”基于这样的认识,南通中学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把德育工作分解到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老师好”、“叔叔、阿姨,您好”,走在南通中学的校园里,常常会有迎面而来的学生跟你打招呼。整个校园看不到一个学生染发,穿奇装异服,乱扔垃圾。在占地70多亩的校园里,看不到一家小卖部。朱全中介绍说,为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美德,学校禁止经营小卖部。同时,学校鼓励学生把买零食省下来的钱和利用课余时间卖报、卖花、卖旧书得来的钱攒下来,捐给学校的爱心基金会,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由爱心基金出资10万元在广西捐助的希望小学,已于今年9月开学。
每天早晨,校长带头向老师和学生问好,久而久之,学生遇见老师和同学也会自觉地问声好,养成了懂礼貌的习惯。在学校颁布实施的《南通中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34条中,学生的头发、挂件、衣服,甚至鞋跟都有明确规定。学校就是从这些日常的细节抓起,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
积极实践,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在南通中学的诚恒楼,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幕 两个女孩子一人拿着扫帚,一人拿着拖把,正在打扫厕所。原来,这栋楼的厕所都由青年文明岗的学生自己打扫,今天轮到她们两个值日。
“能在青年文明岗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光荣的事。先要申报,然后通过学校审核才有资格,所以我们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在学校的食堂、图书馆、车棚,包括公用电话亭都有我们的岗位。我们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干!”两个女孩说得热情洋溢,“我们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把学校的厕所建成星级厕所!”
南通中学把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看成是最有效的德育。2001届的毕业生袁青青在南通中学就读时是为老人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考入复旦大学后,她和别人在上海的街头抬残疾人过马路的镜头被记者捕捉,大幅照片刊登在《文汇报》上。
“用细致入微的德育方法,把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一部分,江苏省南通中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一位领导同志这样评价南通中学的做法。
《德育从细微之处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