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中的八个关系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八个关系。
一、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当前,要着重纠正一些学校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克服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上存在的“教学是硬任务,德育是软任务;分数是硬指标,表现是软指标”、“德育要为智育服务”、“升学率上去了,一切工作都上去了”等不正确的认识,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真正在头脑里扎根。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要依靠科技和教育,光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是不行的。学校必须理直气壮地抓智育,抓教学质量。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学校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理顺关系。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健全制度。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例会、学生管理、表彰奖励等制度。三是要抓好队伍。要选派那些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担任党团队干部、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安心德育工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多作贡献。
四是增加投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安排经费时,应明确划出德育的专项经费,保证德育教学、教研、师资培训、社会实践等所需经费,努力改善和优化德育工作手段。
二、目标与任务的关系。
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应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来确定,应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小学、中学、大学学生的不同特点,科学地规划各个教育阶段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小学以培养“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情感、“五自”(自学、自理、自强、自护、自律)能力和良好的品德行为及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为重点;初中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为重点;高中以培养道德评价能力、法制观念和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的思想方法为重点;大学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上的自律能力为重点。工作目标决定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各教育阶段的任务,就会为实现教育总体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从教师方面说,当前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落实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任务,克服某些专业课教师教书不育人的现象,让每位教师真正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二是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让每位教师爱岗敬业,关心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达到这一要求,既要组织教师学政治、学理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又要制定相关的“师德规范”,使教师的言行有所依循。从学生方面说,一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等学生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这些组织去团结、引导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二是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用自身之长克服自身之短。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中的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树立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典型。
四、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德育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从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到美化环境、清洁卫生、文明行为的养成,都与德育有关。学校德育工作要突出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旋律,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爱国主义要同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立志成材,为家乡的富裕兴旺贡献力量。基础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文化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要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就必须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通过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各种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习惯。
德育工作的形式和方法,要在继续以往行之有效的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不断创新。政治学习、团队活动、表彰先进、个别谈心、社会实践等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今后仍要坚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学校德育工作也必须逐步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总的原则是小学要具体、直观、生动,中学可开展一些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参观访问等活动,大学可进行一些专题教育、专题辩论、专题调查等等,做到因人、因事、因地施教。
五、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坚持说理疏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同时,必须依法治校,加强管理。“不教而诛”是错误的,光教不管便会使教育显得苍白无力。管理也是一种教育。学校要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遵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条例。学校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同时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积极配合、踊跃参与、互相监督。管理要体现“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要求一定要严格,执行一定要铁面无私。同时,必须融入学校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关心、爱护。
六、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思想品德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时事政治课是集中对大、中、小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类学科和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德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这一点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关系的重要原则。
七、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关系。
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工感叹:“社会大环境太差,学校教育无能为力!”“学校五天教育,学生在社会上混两大,其教育效果等于零!”这种认识是不全面、不正确的。其一,当前社会大环境中确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正义的、健康的、进步的力量是主流,是对学校教育有利的。其二,既使大环境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各学校只要通过自身努力,也完全可以治理好自己的小环境,因为外因仅仅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依据。其三,学生在学校接受五天正面教育,到社会上两天便被某些消极因素抵销了,这正说明德育工作的不成功,说明许多正确的东西还没有在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说明德育工作者还没有对学生和社会尽职尽责。
每一个从事德育工作的同志,都应当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自己所担负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好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带好自己所带的班级,治理好自己所在的学校。治理好小环境,就是对整个社会主义大环境的促进,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
八、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没有一定的经济投入和硬件设施是不行的。但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学校领导班子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决策水平和示范作用,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工作责任心,是做好德育工作最根本的保证。从事德育工作的同志,应当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毕生的心血和智慧,献给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做一名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中的八个关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8487.html
一、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当前,要着重纠正一些学校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克服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上存在的“教学是硬任务,德育是软任务;分数是硬指标,表现是软指标”、“德育要为智育服务”、“升学率上去了,一切工作都上去了”等不正确的认识,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真正在头脑里扎根。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要依靠科技和教育,光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是不行的。学校必须理直气壮地抓智育,抓教学质量。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学校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理顺关系。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健全制度。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例会、学生管理、表彰奖励等制度。三是要抓好队伍。要选派那些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担任党团队干部、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安心德育工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多作贡献。
四是增加投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安排经费时,应明确划出德育的专项经费,保证德育教学、教研、师资培训、社会实践等所需经费,努力改善和优化德育工作手段。
二、目标与任务的关系。
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应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来确定,应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小学、中学、大学学生的不同特点,科学地规划各个教育阶段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小学以培养“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情感、“五自”(自学、自理、自强、自护、自律)能力和良好的品德行为及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为重点;初中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为重点;高中以培养道德评价能力、法制观念和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的思想方法为重点;大学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上的自律能力为重点。工作目标决定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各教育阶段的任务,就会为实现教育总体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从教师方面说,当前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落实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任务,克服某些专业课教师教书不育人的现象,让每位教师真正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二是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让每位教师爱岗敬业,关心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达到这一要求,既要组织教师学政治、学理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又要制定相关的“师德规范”,使教师的言行有所依循。从学生方面说,一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等学生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这些组织去团结、引导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二是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用自身之长克服自身之短。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中的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树立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典型。
四、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德育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从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到美化环境、清洁卫生、文明行为的养成,都与德育有关。学校德育工作要突出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旋律,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爱国主义要同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立志成材,为家乡的富裕兴旺贡献力量。基础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文化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要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就必须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通过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各种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习惯。
德育工作的形式和方法,要在继续以往行之有效的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不断创新。政治学习、团队活动、表彰先进、个别谈心、社会实践等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今后仍要坚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学校德育工作也必须逐步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总的原则是小学要具体、直观、生动,中学可开展一些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参观访问等活动,大学可进行一些专题教育、专题辩论、专题调查等等,做到因人、因事、因地施教。
五、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坚持说理疏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同时,必须依法治校,加强管理。“不教而诛”是错误的,光教不管便会使教育显得苍白无力。管理也是一种教育。学校要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遵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条例。学校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同时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积极配合、踊跃参与、互相监督。管理要体现“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要求一定要严格,执行一定要铁面无私。同时,必须融入学校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关心、爱护。
六、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思想品德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时事政治课是集中对大、中、小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类学科和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德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这一点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关系的重要原则。
七、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关系。
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工感叹:“社会大环境太差,学校教育无能为力!”“学校五天教育,学生在社会上混两大,其教育效果等于零!”这种认识是不全面、不正确的。其一,当前社会大环境中确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正义的、健康的、进步的力量是主流,是对学校教育有利的。其二,既使大环境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各学校只要通过自身努力,也完全可以治理好自己的小环境,因为外因仅仅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依据。其三,学生在学校接受五天正面教育,到社会上两天便被某些消极因素抵销了,这正说明德育工作的不成功,说明许多正确的东西还没有在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说明德育工作者还没有对学生和社会尽职尽责。
每一个从事德育工作的同志,都应当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自己所担负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好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带好自己所带的班级,治理好自己所在的学校。治理好小环境,就是对整个社会主义大环境的促进,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
八、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没有一定的经济投入和硬件设施是不行的。但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学校领导班子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决策水平和示范作用,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工作责任心,是做好德育工作最根本的保证。从事德育工作的同志,应当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毕生的心血和智慧,献给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做一名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中的八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