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正文

“无知”胜有知


内容摘要:在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探究性的问题,往往不愿意做“旁观者”、“参与者”。学生一遇到困难,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帮助,一显“知之者”的魅力。然而,这却无形之中造成了学生耐挫力的下降和过分依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的变成“无知”者。
关键词:“无知”、兴趣、师生距离、创新意识、独立意识
在自然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年级越高,举手发言的学生越少,敢于且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这样讲,虽说有些不妥,但却是事实。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方方面面,但其中也有老师“知之太多”的缘故。在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探究性的问题,往往不愿意做“旁观者”、“参与者”。学生一遇到困难,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帮助,一显“知之者”的魅力。然而,这却无形之中造成了学生耐挫力的下降和过分依赖老师。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胆地尝试,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无知者”。
一、 用自“无知”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教学观念里,好动的孩子往往不太受欢迎,然而正是这些孩子活跃了我们的课堂。装作不知道他们在其他学科的表现,让他们在科学课上充分地表现自己,找到“自己是优秀学生”的感觉,这一点科学课较之其他课程有独特的优势。科学课是一门动手动脑完全结合的课程,而好动的孩子往往动手能力很强,有自己的独特思想,更具有创新思维,这在无形中已经有了一个充实的基础,只要善加引导,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沉与浮”一课时,孩子们亲自去找寻沉与浮的秘密,不爱动手的孩子凭借自己的经验说了出“重的就沉下去,轻的就浮上来”,“铁制品沉,塑料制品浮”“一张纸放在水中会浮”……而一个顽皮的孩子却找到了令人佩服的答案,他特别指出“纸放在水中是浮下去,过一会就会沉下去,再也上不来了;把纸弄湿后,再放下去也是沉下去。”这个孩子就是在课上不听话,老是别出心裁的乐乐。
二、用“无知”,拉进师生距离,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
教师要敢于将自己放在“无知”的境界,不轻易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这样更能拉近师生距离。在教学《物体传声》第一课时,我并没有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按部就班逐个实际操作,最后总结出“固体可以传声”,而是站在“无知者”的角度,和学生一起在活动中寻找声传播的途径。一上课,我就和学生以聊天的方式进入课堂,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物体传声》,但老师也不知道哪些物体可以传声,我没寻找过,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吧!”同学们见到现在的老师和他们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和他们一样,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拉近了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甚至有的同学,还会试图在今天认真做研究,也做一做“老师的老师”。在老师“无知”的情况下,学生消除了心理压力,不再担心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不再担心是否会招来同学们的非议,因为老师也没有正确的答案。同时,我在与孩子一同探究的过程中,与他们保持着同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表现着同样的“大惊小怪”,使孩子们更好地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利用“无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都有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作为老师就不应让它退化,当然更不能将它扼杀。如在《空气占据空间》的设计实验过程中,我虽然利用玻璃杯、纸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但为了防止学生模仿、限制他们的思维,我为他们准备了吸管、塑料瓶、气球等各种材料,并且要求他们不能选用老师使用过的材料、方法。有的孩子问我,“老师,那我用什么材料?”,我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我也不知道”,“我也没试过,你自己试试吧!”此时,似乎老师显得什么都不会,但却让孩子们没了指望,没了期待,迫使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判断,学生往往在这种情况下,能激发潜能,探索出各种各样的创新方法。
三、利用“无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问“老师,某字怎么写?”,“老师,这件东西我做不好,怎么办?”,“老师,我不会设计实验怎么办?”……这些形象地体现着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顺其自然发展,直截了当地告诉他答案、方法。试想,即使是一只善捕捉食物的老虎,如果长时间等着吃现成的食物,也是会逐渐地退化的。为消除他们的依赖心理,我时常说一些“我不知道,你自己多试几次看,行吗”,“我也不记得了,你可以用字典来帮你呀”,……甚至故作“不知”,要求孩子们把问题的答案“教给老师”。这就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消除他们的依赖心理,并敢于面对困难,增强耐挫力。
21世纪的教育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一个盛放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以主体身份出现的主动地参与者和建构者。“无知”教育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现欲、创新欲,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及耐挫能力,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主体关系,能为他们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独立面对任何状况的平台。

“无知”胜有知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8812.html

  • 上一篇范文: 后进生转化
  • 下一篇范文: 麻姑营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教学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