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
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较集中在发达地区;在学科专业结构上,缺乏超前思维和逆向思维,不是办一些新专业或别人不办的专业,而是随众追逐热门学科专业,致使有的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三是狭隘地理解了效益的内涵,一种是认为办学规模越大,效益就越高;另一种是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
误区之二:存在片面地理解并执行了国家有关“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的现象,为了提升办学实力和规模效益以及提高国际知名度,并成了多所巨型大学,有的只注重外延的变化,而忽略了内涵的发展,造成实际效果与预期目的相差较远。因为高校合并不是简单的"1 1=2",如果不能大于2,我们认为就是失败,更何况现在有的连2都达不到。
误区之三:教育发展规划与执行结果存在较大差距,要么反映出计划制定时不科学、不严谨,缺乏论证,致使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较大偏差,政府不得不进行较大的人为调整;要么反映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关部门不按规划办事,另搞一套,长官意识,想怎么搞就怎么搞,随意性比较大。如国家“九五”计划规定到2000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和本专科在校生达到650万,毛入学率达到8%,而实际上分别达到940万和11.%多,规划2010年毛入学率达到11%-12%,而2001年已达到13%,这样就导致计划的指导性很差。这一点在其它部门也有类似现象。
2.从微观上讲,还有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误区之四:一些高校和个别地方政府在办学思想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据初步考察,从99年扩招以来,扩招幅度较大的是办学实力和条件均较差的一般院校,而重点院校特别是知名度较高的重点大学扩招幅度并不大。之所以一般院校争抢扩招指标,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扩招,特别是招那些高收费的学生而多挣一些学费,提高学校收入。甚至有的地方政府用政策低投资,即想方设法给学校增加一些高收费学生的指标,以让学校多收些钱。在高等学校内部甚至出现根据经费预算定招生计划的现象,根本不考虑师资、实验等教学资源条件。正是在这种功利主义驱使下,才使得那些学校根本不顾办学条件而盲目扩招,好多学校就出现了新生已进校,而学生宿舍还没有交工的现象,有的学校修改教学计划,延缓开学时间等。
误区之五:一些高校办学理念过于单一,名利攀比思想严重,一门心思地想把自己的学校办成综合性的全国一流大学,如果真的那样,全国也就没有一流了。但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高等学校层次的单一性,这违背了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性,而这些学校为了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在目前投资渠道不十分畅通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一些铤而走险的方式——高额负债,有的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偿还能力,来实现自己的扩张,如建新校区等。这不仅影响到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学校教职工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学校为了追赶综合性大学,刻意按综合性大学的有关内部管理模式,如校院系三级管理进行改革,不注重内涵,只图形式。我们认为,无论是走内涵式发展还是外延式发展的路子,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学校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办出水平。高水平不是有硕士点、有博士点就是高水平,应提倡办精品大学。
四、用“发展”的观点理解“适度超前发展”
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是赞成“适度超前发展”的,但对此的理解也是有区别的。目前理解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大都是从其原意出发,即相对于经济的发展来谈高等教育规模和速度的发展,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就是要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适度超前一方面说明教育的超前发展要同其他事业的发展相协调,要在同其他事业,尤其是经济发展保持良性循环的关系中实现超前发展;另一方面特别强调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适度超前发展的具体内涵。还有的研究者把它阐述为,“适度超前发展”是“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所产生的人才需求拉动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所产生的高等教育投资潜力,可以考虑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适当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使高等教育发展适当超前于经济的发展,留出一个人才培养的周期和形成一定的人才储备,以便在现代化建设高潮到来之时不会出现专业人才的巨大短缺,避免在经济高潮迭起之时高等教育出现超越自己承载潜力的外延式扩张。”这些阐述的共同点都是从高等教育的数量、速度、规模考虑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问题的,而没有考虑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诸要素。我们知道,“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强调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加快,更强调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因此既然用的是“适度超前发展”,而非“适度超前增长”,我们就应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问题,即从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来考虑。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个要素中,前三个要素都与效益有关,最终体现在效益上,因此,我们现在从四个要素协调发展的视角来探讨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问题。
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办学效益与规模成正比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并不总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比率,在同等质量投入水平下,当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规模对生均成本的影响就会变小、毕业生满足社会需要的难度就会加大,也就是说办学效益的提高幅度会下降(见图中的规模效益曲线A)。规模与效益的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办学成本来体现,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是否一致,即供求总量是否均衡来体现。需求是由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的,供给则是由高等教育规模决定的,供大于求造成浪费,供不应求又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都是高校办学效益低的表现。
高等教育结构的好坏是用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来体现的,而如何衡量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是一个难题。衡量效益的参照系是适应经济和社会的需要状况,衡量结构合理程度的参照系也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状况,二者的参照系是一个。因此,单一地从结构合理化程度与效益的关系上看,我们可以认为结构合理化程度越高,其办学效益越好,效益与结构的关系应是一条直线(见图中的结构效益曲线B)。
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是一对矛盾,即在相同投入和其它内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师资和实验设备等教学条件,外部环境包括学校的知名度、社会对学校的认可与支持程度等)的情况下,如果要提高效益,我们认为首先遭到牺牲的就是质量,因为除此之外就只有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培养成本来实现,而后者往往需要校长和管理者们付出较大代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投入,从而提高成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首选前者。反过来,如果要提高质量,就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效益,如减少学生数量等,其道理同前,但并非按照一个比率下降,随着质量的提高,其下降的比率会逐渐降低(见图中的质量效益曲线C)。
附图
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关系示意图
三条曲线交叉围成一个公共部分(见图中的阴影),便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最合理区域,形成一个面,也可称之为A、B、C最优面。在这个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是规模、结构还是质量,都被限定在一个区间内,这个面不是几何面,而是系统面,是教育发展系统整体优化的几何表征,用系统论的思想看问题。这正是我们通过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要素协调发展的思考之后要回答的问题。如果我们单一地思考每一个要素,“质量越高越好、规模越大效益越高、结构越合理越好”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而本文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就高等教育整个系统而言,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存在互相制约、互相依赖的复杂关系,不把它们放到一个坐标系中是很难找出其内在的联系的。就拿教育质量而言,传统的观点即教育学的观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质量越高越好,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即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教育质量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背后还有许多相关因素被人们忽略了,如投入问题,投入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劳动效率相同的情况下),而投入就要讲回报,即投资效率问题,用多少投资来换取什么样的教育质量正是我们今天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暂且将它称作教育效益问题,是追求教育效益的最大呢,还是不管投入只要质量呢?显然应该是前者,当然对于极少部分需要掌握世界前沿的人来说其培养是无需讲代价的,但这些并不代表教育的主流,对于大多数人才的培养来说是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的,否则会加大教育的无效供给,造成教育浪费,甚至产生教育垃圾(对于某个人来说就是学校传授给了他一些无用的东西,至少是在较长一段时期是无用的东西)。利用多大的投资,达到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要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和需要而定。由此引出一个教育质量观问题,也就是说,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个要素协调发展的视野来看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它不是越高越好。尽管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整体水平不高,但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正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使之提高,借此我们想向教育界的朋友们提个醒,别忘了前面提到的教育质量观,这一教育质量观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质量观,也许它会帮助你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之后,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同时我们也说明一下,在目前的状况下,我们并不是不要投入不要再提高质量,正是因为我们需要下大力气做这件事情,我们才出此下策。前面我们只讨论了质量问题,其它两个因素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将单 《用发展的观点看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8813.html
误区之二:存在片面地理解并执行了国家有关“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的现象,为了提升办学实力和规模效益以及提高国际知名度,并成了多所巨型大学,有的只注重外延的变化,而忽略了内涵的发展,造成实际效果与预期目的相差较远。因为高校合并不是简单的"1 1=2",如果不能大于2,我们认为就是失败,更何况现在有的连2都达不到。
误区之三:教育发展规划与执行结果存在较大差距,要么反映出计划制定时不科学、不严谨,缺乏论证,致使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较大偏差,政府不得不进行较大的人为调整;要么反映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关部门不按规划办事,另搞一套,长官意识,想怎么搞就怎么搞,随意性比较大。如国家“九五”计划规定到2000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和本专科在校生达到650万,毛入学率达到8%,而实际上分别达到940万和11.%多,规划2010年毛入学率达到11%-12%,而2001年已达到13%,这样就导致计划的指导性很差。这一点在其它部门也有类似现象。
2.从微观上讲,还有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误区之四:一些高校和个别地方政府在办学思想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据初步考察,从99年扩招以来,扩招幅度较大的是办学实力和条件均较差的一般院校,而重点院校特别是知名度较高的重点大学扩招幅度并不大。之所以一般院校争抢扩招指标,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扩招,特别是招那些高收费的学生而多挣一些学费,提高学校收入。甚至有的地方政府用政策低投资,即想方设法给学校增加一些高收费学生的指标,以让学校多收些钱。在高等学校内部甚至出现根据经费预算定招生计划的现象,根本不考虑师资、实验等教学资源条件。正是在这种功利主义驱使下,才使得那些学校根本不顾办学条件而盲目扩招,好多学校就出现了新生已进校,而学生宿舍还没有交工的现象,有的学校修改教学计划,延缓开学时间等。
误区之五:一些高校办学理念过于单一,名利攀比思想严重,一门心思地想把自己的学校办成综合性的全国一流大学,如果真的那样,全国也就没有一流了。但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高等学校层次的单一性,这违背了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性,而这些学校为了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在目前投资渠道不十分畅通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一些铤而走险的方式——高额负债,有的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偿还能力,来实现自己的扩张,如建新校区等。这不仅影响到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学校教职工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学校为了追赶综合性大学,刻意按综合性大学的有关内部管理模式,如校院系三级管理进行改革,不注重内涵,只图形式。我们认为,无论是走内涵式发展还是外延式发展的路子,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学校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办出水平。高水平不是有硕士点、有博士点就是高水平,应提倡办精品大学。
四、用“发展”的观点理解“适度超前发展”
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是赞成“适度超前发展”的,但对此的理解也是有区别的。目前理解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大都是从其原意出发,即相对于经济的发展来谈高等教育规模和速度的发展,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就是要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适度超前一方面说明教育的超前发展要同其他事业的发展相协调,要在同其他事业,尤其是经济发展保持良性循环的关系中实现超前发展;另一方面特别强调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适度超前发展的具体内涵。还有的研究者把它阐述为,“适度超前发展”是“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所产生的人才需求拉动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所产生的高等教育投资潜力,可以考虑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适当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使高等教育发展适当超前于经济的发展,留出一个人才培养的周期和形成一定的人才储备,以便在现代化建设高潮到来之时不会出现专业人才的巨大短缺,避免在经济高潮迭起之时高等教育出现超越自己承载潜力的外延式扩张。”这些阐述的共同点都是从高等教育的数量、速度、规模考虑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问题的,而没有考虑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诸要素。我们知道,“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强调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加快,更强调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因此既然用的是“适度超前发展”,而非“适度超前增长”,我们就应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问题,即从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来考虑。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个要素中,前三个要素都与效益有关,最终体现在效益上,因此,我们现在从四个要素协调发展的视角来探讨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问题。
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办学效益与规模成正比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并不总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比率,在同等质量投入水平下,当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规模对生均成本的影响就会变小、毕业生满足社会需要的难度就会加大,也就是说办学效益的提高幅度会下降(见图中的规模效益曲线A)。规模与效益的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办学成本来体现,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是否一致,即供求总量是否均衡来体现。需求是由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的,供给则是由高等教育规模决定的,供大于求造成浪费,供不应求又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都是高校办学效益低的表现。
高等教育结构的好坏是用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来体现的,而如何衡量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是一个难题。衡量效益的参照系是适应经济和社会的需要状况,衡量结构合理程度的参照系也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状况,二者的参照系是一个。因此,单一地从结构合理化程度与效益的关系上看,我们可以认为结构合理化程度越高,其办学效益越好,效益与结构的关系应是一条直线(见图中的结构效益曲线B)。
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是一对矛盾,即在相同投入和其它内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师资和实验设备等教学条件,外部环境包括学校的知名度、社会对学校的认可与支持程度等)的情况下,如果要提高效益,我们认为首先遭到牺牲的就是质量,因为除此之外就只有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培养成本来实现,而后者往往需要校长和管理者们付出较大代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投入,从而提高成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首选前者。反过来,如果要提高质量,就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效益,如减少学生数量等,其道理同前,但并非按照一个比率下降,随着质量的提高,其下降的比率会逐渐降低(见图中的质量效益曲线C)。
附图
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关系示意图
三条曲线交叉围成一个公共部分(见图中的阴影),便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最合理区域,形成一个面,也可称之为A、B、C最优面。在这个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是规模、结构还是质量,都被限定在一个区间内,这个面不是几何面,而是系统面,是教育发展系统整体优化的几何表征,用系统论的思想看问题。这正是我们通过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要素协调发展的思考之后要回答的问题。如果我们单一地思考每一个要素,“质量越高越好、规模越大效益越高、结构越合理越好”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而本文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就高等教育整个系统而言,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存在互相制约、互相依赖的复杂关系,不把它们放到一个坐标系中是很难找出其内在的联系的。就拿教育质量而言,传统的观点即教育学的观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质量越高越好,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即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教育质量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背后还有许多相关因素被人们忽略了,如投入问题,投入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劳动效率相同的情况下),而投入就要讲回报,即投资效率问题,用多少投资来换取什么样的教育质量正是我们今天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暂且将它称作教育效益问题,是追求教育效益的最大呢,还是不管投入只要质量呢?显然应该是前者,当然对于极少部分需要掌握世界前沿的人来说其培养是无需讲代价的,但这些并不代表教育的主流,对于大多数人才的培养来说是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的,否则会加大教育的无效供给,造成教育浪费,甚至产生教育垃圾(对于某个人来说就是学校传授给了他一些无用的东西,至少是在较长一段时期是无用的东西)。利用多大的投资,达到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要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和需要而定。由此引出一个教育质量观问题,也就是说,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个要素协调发展的视野来看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它不是越高越好。尽管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整体水平不高,但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正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使之提高,借此我们想向教育界的朋友们提个醒,别忘了前面提到的教育质量观,这一教育质量观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质量观,也许它会帮助你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之后,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同时我们也说明一下,在目前的状况下,我们并不是不要投入不要再提高质量,正是因为我们需要下大力气做这件事情,我们才出此下策。前面我们只讨论了质量问题,其它两个因素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将单 《用发展的观点看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