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化 国际化 全球化
【内容提要】在欧洲高等教育的讨论中,欧洲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概念看似接近,但各有所侧重,这些概念背后的观念甚至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讨论,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及其潜在的追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分析,指出全球化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反映出高等教育发展的真实走向。
【摘 要 题】改革与发展
【英文摘要】In seminars on&n
一、讨论的趋势
社会关于高等教育的讨论,在不同的时期中通常会集中于一个或两至三个大的问题。各种希望、担心和活动总会把为数不多的几个问题推到引人注目之处。高等学校中的人们虽然深知科学的复杂性,但讨论起高等教育问题,也不能免俗。这些重点问题总是短命的,大多数议题只有五年、最多十年的寿命。流行一时的口号性词语可以决定优先讨论的事项并导致流行的举措。在其特定的视野中,整个高等教育也具有了新的形象。当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受到特别关注时,可能若干改革已经付诸实施,但通常是所提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这一问题仍然构成某个大问题之中一个问题,那么改革就没有完成。有时改革措施真正开始实施时,所针对的问题已被淡忘,资源也被用于对付新的问题。当然改进的尝试还在继续,但通常已不具备理想的环境条件。
在过去的30~40年中,各国高等教育政策讨论的重点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忽略经济发达程度、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差别,我们真的怀疑,国际上相似的高等教育问题与改革议题是否真的来自于各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倒很可能是一些超越国家的机构或有眼光的超前理论家,在世界上散布着高等教育讨论的传染病菌。世界上大多数专家和决策者似乎也愿意接受这些时尚性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语汇。迄今我们经历的这些讨论和改革重点包括教育与经济发展、机会均等、教学与培养、面向实际、高等教育多样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知识社会等等。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一个核心的议题。对此我们不禁也要问,这场讨论以及相应的活动是否不久也会终结?这场讨论之所以持续这么久,是否是因为全球化问题的介入?
关于什么“化”的说法,表明过去存在一种有问题和不足的状态,因此有变革的必要和机会,而且实际上已有变革的趋势,但这一过程还没有走到尽头。
当然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或者对一种趋势、一种政策和措施取向的分析,并不一定与支配社会讨论的规范性观念相一致。当然也不能说,日益发展的国际化的各个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可以看到,它忽视文化特性和语言的多样性,导致质量的下降乃至新帝国主义倾向等。但总体上可以看出,多数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都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上,即国际化带来的机会多于危险。
二、欧洲化 国际化 全球化
当讨论到跨越国界的高等教育问题时,在欧洲就首先会碰到三个概念:国际的、全球的和欧洲的。如果说到发展趋势以及政策目标,这三个概念就成为国际化、全球化和欧洲化。[1]
这三个概念在两个方面非常接近。首先,三个概念都包含一个观点,即高等学校将会、而且应当比过去更少一些国别的特征,知识将在更大的范围中传播,跨国界的行为者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加,高等学校会更多地受到世界性因素的影响。其次,三个概念不仅用于表示高等学校活动环境的变化,而且也表示高等学校内部发展的特征。
但三个概念从一开始也有一些区别。首先,它们都有特殊的基本含义:[2]
——国际化意味着跨国界的活动的增加,但各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原则上不变;
——全球化通常隐含这样一种观念,即国与国的界限和各国制度的差异界限趋于模糊,甚至消失;
——欧洲化则是国际化或全球化的一个区域性观念,在讨论中更多地被看作是国际化的组成部分。
其次,不同的概念往往与不同的现象相联系:
——与国际化相联系的一般是人员的流动、学术的合作、传统的知识移植和国际教育等;
——欧洲化也强调人员流动和合作,但同时还涉及区域内高等教育的一体化,以及各国体系的多样性和差异(如“欧洲维度”、“欧洲高等教育区域”等),欧洲高等教育与其他区域的差别(如“欧洲堡垒”等);
——全球化则首先与市场调控、跨国界的培养计划以及商业性的知识转化相联系。[3]
这里当然还有许多没有回答的问题,如国际化与全球化在多大的程度上相互冲突?全球化的挑战会使国界消失,还是恰恰相反,会导致新的、更具国家特性的高等教育政策?国际化和全球化在保存与取消国界上的冲突是否必然与以上所说的现象相联系?人员流动是否也是全球化的内容之一?跨国界的培养计划是否也属于国际化的内容?
这些问题我们先不去讨论。下面我们会看到,公众讨论中的用语本来含义就不确定,也不会长期稳定不变。目前,公共讨论中的全球化概念有取代国际化概念的趋势,但两个概念最初的差异却日渐为人们所忽视。
三、高等学校国际化——并非新现象
要求高等教育加强国际化,这一说法多少让人费解。大学是现代社会中真正的国际性机构。大学所创造的、所保存的和所传授的的知识在许多领域具有普遍性,就是说,在本质上是非国家性的。大学长期以来的目标,就是积累所有地方的知识。科学家常常具有世界主义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家来说,国际上的认可被看作为是对其成果质量的最高荣誉。
但细一观察就会发现,高等学校处于知识的国际性和本国特有的结构、组织和培养制度两者的张力之中。[4]而且,国际性人员交流的活动在目前的国际化浪潮之前还十分有限。比如在不久以前,富裕国家的大学生中仅有大约2%的人去国外留学,高层次人才比没有上过大学的就业者更少去国外工作。[5]
历史学家的研究使我们注意到,高等学校只是在19和20世纪具有强烈的民族国家的特征。如有人估计,在17世纪大约10%的欧洲大学生有国外留学的经历。[6]这样看来,我们今天似乎应当讨论高等教育“重新国际化”问题。
四、国际化——并非渐进的变化
大多数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表明,国际化这一概念并非用以表示一种所希望的或已实现的渐进的发展,而更主要的是表示一种质的飞跃:[7]
——国际化已不再是为数不多的尖子大学的事情。那种国际化的尖子大学在上,国内大学居中,底层是地区性低水平大学的格局,已不复存在。所有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讲都必须国际化。一些新的词汇如glocal或glonacl都反映这一趋势。
——高等学校中的国际化活动已不再是特殊的活动,而日益成为高等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经常性、系统化的部分。
——国际化活动不再是边缘性活动,不再局限于一些仪式和孤立的外事办公室之中。国际化已成为中心事务,所有重大的决策都涉及国际化问题,外事处的工作也比以往更多地与其他领域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国际化的知识与技能已不再仅仅是未来与国际事务有关的专家的任务,比如外语学者或区域研究者,而或多或少成为普遍的要求,已进入到大多数专业之中。
这里不过是举一些事例。很显然,在这方面将会出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五、国际化政策与措施的对象
留意一下迄今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讨论和分析,便会发现总是会涉及到五个方面的问题:
——知识的维度,特别是知识非均衡转移问题;
——关于国外对大学学习成绩的承认问题;
——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统一性和差异性问题;
——行为主体的国际或本国取向;
——世界上高等学校的控制问题(各国政府和团体的地位,以及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和全球化的势力)。
以下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但并不是要详细展示发展的趋势,而主要是探讨国际化、全球化和欧洲化讨论所依据的种种基本观念。
六、国际化中的知识因素
迄今为止,学者还没有提出一种普遍接受的关于知识维度分类方法,用以恰当地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但有一些有关的尝试,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对于留学的收益的分析,通常区分出专业知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职业知识上的收益。[8]
基于对欧洲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人员流动的多年研究,我想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我认为,关于国际合作与流动的收益应当分为科研、教学和学习三个范畴:知识的转移;国际性知识和国际性能力;跨国界的交流与讨论。
知识的转移:在交流、合作和流动的国际化过程中,一般学科(即不是针对国际问题的专门性专业)的知识能够更多、更集中、更快地在国家之间得到移植。这里通常是垂直性的知识转移,就是说,知识从一个所专有或水平较高的地方流向一个在此方面知识贫乏的地方。知识的转移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来实现的,如媒体、人员的流动、合作、跨国的培养计划等。
国际性知识与国际性教育:一些知识领域专门针对国际性、远距离的、跨国界的和比较性的问题。比如外国语言研究、区域研究和国际法。在国际化的时代,这些专业当然发展尤为迅速。同时在另外的专业,即不专门指向国际性的专业中,国际化和比较性的能力也得到加强。[9]
跨国界的交流与讨论:教学、学习和研究一般会由于创造性的讨论而提高质量。在与其他人的对话中,不同的看法会相互交锋,从而会增加经验的积累。我们学会相对 《欧洲化 国际化 全球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8874.html
【摘 要 题】改革与发展
【英文摘要】In seminars on&n
一、讨论的趋势
社会关于高等教育的讨论,在不同的时期中通常会集中于一个或两至三个大的问题。各种希望、担心和活动总会把为数不多的几个问题推到引人注目之处。高等学校中的人们虽然深知科学的复杂性,但讨论起高等教育问题,也不能免俗。这些重点问题总是短命的,大多数议题只有五年、最多十年的寿命。流行一时的口号性词语可以决定优先讨论的事项并导致流行的举措。在其特定的视野中,整个高等教育也具有了新的形象。当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受到特别关注时,可能若干改革已经付诸实施,但通常是所提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这一问题仍然构成某个大问题之中一个问题,那么改革就没有完成。有时改革措施真正开始实施时,所针对的问题已被淡忘,资源也被用于对付新的问题。当然改进的尝试还在继续,但通常已不具备理想的环境条件。
在过去的30~40年中,各国高等教育政策讨论的重点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忽略经济发达程度、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差别,我们真的怀疑,国际上相似的高等教育问题与改革议题是否真的来自于各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倒很可能是一些超越国家的机构或有眼光的超前理论家,在世界上散布着高等教育讨论的传染病菌。世界上大多数专家和决策者似乎也愿意接受这些时尚性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语汇。迄今我们经历的这些讨论和改革重点包括教育与经济发展、机会均等、教学与培养、面向实际、高等教育多样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知识社会等等。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一个核心的议题。对此我们不禁也要问,这场讨论以及相应的活动是否不久也会终结?这场讨论之所以持续这么久,是否是因为全球化问题的介入?
关于什么“化”的说法,表明过去存在一种有问题和不足的状态,因此有变革的必要和机会,而且实际上已有变革的趋势,但这一过程还没有走到尽头。
当然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或者对一种趋势、一种政策和措施取向的分析,并不一定与支配社会讨论的规范性观念相一致。当然也不能说,日益发展的国际化的各个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可以看到,它忽视文化特性和语言的多样性,导致质量的下降乃至新帝国主义倾向等。但总体上可以看出,多数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都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上,即国际化带来的机会多于危险。
二、欧洲化 国际化 全球化
当讨论到跨越国界的高等教育问题时,在欧洲就首先会碰到三个概念:国际的、全球的和欧洲的。如果说到发展趋势以及政策目标,这三个概念就成为国际化、全球化和欧洲化。[1]
这三个概念在两个方面非常接近。首先,三个概念都包含一个观点,即高等学校将会、而且应当比过去更少一些国别的特征,知识将在更大的范围中传播,跨国界的行为者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加,高等学校会更多地受到世界性因素的影响。其次,三个概念不仅用于表示高等学校活动环境的变化,而且也表示高等学校内部发展的特征。
但三个概念从一开始也有一些区别。首先,它们都有特殊的基本含义:[2]
——国际化意味着跨国界的活动的增加,但各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原则上不变;
——全球化通常隐含这样一种观念,即国与国的界限和各国制度的差异界限趋于模糊,甚至消失;
——欧洲化则是国际化或全球化的一个区域性观念,在讨论中更多地被看作是国际化的组成部分。
其次,不同的概念往往与不同的现象相联系:
——与国际化相联系的一般是人员的流动、学术的合作、传统的知识移植和国际教育等;
——欧洲化也强调人员流动和合作,但同时还涉及区域内高等教育的一体化,以及各国体系的多样性和差异(如“欧洲维度”、“欧洲高等教育区域”等),欧洲高等教育与其他区域的差别(如“欧洲堡垒”等);
——全球化则首先与市场调控、跨国界的培养计划以及商业性的知识转化相联系。[3]
这里当然还有许多没有回答的问题,如国际化与全球化在多大的程度上相互冲突?全球化的挑战会使国界消失,还是恰恰相反,会导致新的、更具国家特性的高等教育政策?国际化和全球化在保存与取消国界上的冲突是否必然与以上所说的现象相联系?人员流动是否也是全球化的内容之一?跨国界的培养计划是否也属于国际化的内容?
这些问题我们先不去讨论。下面我们会看到,公众讨论中的用语本来含义就不确定,也不会长期稳定不变。目前,公共讨论中的全球化概念有取代国际化概念的趋势,但两个概念最初的差异却日渐为人们所忽视。
三、高等学校国际化——并非新现象
要求高等教育加强国际化,这一说法多少让人费解。大学是现代社会中真正的国际性机构。大学所创造的、所保存的和所传授的的知识在许多领域具有普遍性,就是说,在本质上是非国家性的。大学长期以来的目标,就是积累所有地方的知识。科学家常常具有世界主义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家来说,国际上的认可被看作为是对其成果质量的最高荣誉。
但细一观察就会发现,高等学校处于知识的国际性和本国特有的结构、组织和培养制度两者的张力之中。[4]而且,国际性人员交流的活动在目前的国际化浪潮之前还十分有限。比如在不久以前,富裕国家的大学生中仅有大约2%的人去国外留学,高层次人才比没有上过大学的就业者更少去国外工作。[5]
历史学家的研究使我们注意到,高等学校只是在19和20世纪具有强烈的民族国家的特征。如有人估计,在17世纪大约10%的欧洲大学生有国外留学的经历。[6]这样看来,我们今天似乎应当讨论高等教育“重新国际化”问题。
四、国际化——并非渐进的变化
大多数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表明,国际化这一概念并非用以表示一种所希望的或已实现的渐进的发展,而更主要的是表示一种质的飞跃:[7]
——国际化已不再是为数不多的尖子大学的事情。那种国际化的尖子大学在上,国内大学居中,底层是地区性低水平大学的格局,已不复存在。所有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讲都必须国际化。一些新的词汇如glocal或glonacl都反映这一趋势。
——高等学校中的国际化活动已不再是特殊的活动,而日益成为高等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经常性、系统化的部分。
——国际化活动不再是边缘性活动,不再局限于一些仪式和孤立的外事办公室之中。国际化已成为中心事务,所有重大的决策都涉及国际化问题,外事处的工作也比以往更多地与其他领域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国际化的知识与技能已不再仅仅是未来与国际事务有关的专家的任务,比如外语学者或区域研究者,而或多或少成为普遍的要求,已进入到大多数专业之中。
这里不过是举一些事例。很显然,在这方面将会出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五、国际化政策与措施的对象
留意一下迄今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讨论和分析,便会发现总是会涉及到五个方面的问题:
——知识的维度,特别是知识非均衡转移问题;
——关于国外对大学学习成绩的承认问题;
——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统一性和差异性问题;
——行为主体的国际或本国取向;
——世界上高等学校的控制问题(各国政府和团体的地位,以及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和全球化的势力)。
以下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但并不是要详细展示发展的趋势,而主要是探讨国际化、全球化和欧洲化讨论所依据的种种基本观念。
六、国际化中的知识因素
迄今为止,学者还没有提出一种普遍接受的关于知识维度分类方法,用以恰当地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但有一些有关的尝试,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对于留学的收益的分析,通常区分出专业知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职业知识上的收益。[8]
基于对欧洲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人员流动的多年研究,我想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我认为,关于国际合作与流动的收益应当分为科研、教学和学习三个范畴:知识的转移;国际性知识和国际性能力;跨国界的交流与讨论。
知识的转移:在交流、合作和流动的国际化过程中,一般学科(即不是针对国际问题的专门性专业)的知识能够更多、更集中、更快地在国家之间得到移植。这里通常是垂直性的知识转移,就是说,知识从一个所专有或水平较高的地方流向一个在此方面知识贫乏的地方。知识的转移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来实现的,如媒体、人员的流动、合作、跨国的培养计划等。
国际性知识与国际性教育:一些知识领域专门针对国际性、远距离的、跨国界的和比较性的问题。比如外国语言研究、区域研究和国际法。在国际化的时代,这些专业当然发展尤为迅速。同时在另外的专业,即不专门指向国际性的专业中,国际化和比较性的能力也得到加强。[9]
跨国界的交流与讨论:教学、学习和研究一般会由于创造性的讨论而提高质量。在与其他人的对话中,不同的看法会相互交锋,从而会增加经验的积累。我们学会相对 《欧洲化 国际化 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