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辩证关系
最近,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时,有些同志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既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应该怎样理解和处理这两者的关系?
下面,我就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谈一些看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21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多极化、多元化冲突的时代。我们要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要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我们就必须花大力气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已是全党全民的共识。
教育怎样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教育理论家普遍认为,我们培养的跨世纪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人才;二是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人才;三是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人才。
这就是说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为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
为此,基础教育应遵循中小学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中小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阵地。宏观到素质教育的原则,微观到课堂教学的要求,都要靠学校去操作、去落实。实施素质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对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既要以本地区的历史与现状为基础和出发点,同时也要进行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外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本地区、本学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研究工作中,要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角度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素质教育问题。例如,在办学方向上,中小学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培养的要求上,应使学生有基本的政治思想观点、基本的道判断能力、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生存的基本能力等。学校的管理上,既要维护中小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健全新的管理制度。
在队伍建设上,要注意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一是要完善培养培训机制,提高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使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朝着更健康的方向迈进。县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应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规律制订素质教育的子目标及其具体实施措施,使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并具有特色。
教育督导评估是促进中小学教育摆脱应试教育影响走向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
对中小学校进行督导评估,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即导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原则、激励性原则等。督导评估要避免主观性、随意性。今后,我们在督导评估方面应做细致的工作,扎实而有成效地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人才。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人才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需要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科学、医务、理论、文化、新闻、法律、外事、军事和党政工作人才,而且更需要数以亿计的工业、农牧业、商业筹备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劳动者。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人才打基础的教育。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中小学学生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发育状况、认识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才能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有的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能迅速准确地解答习题;有的学生喜欢文学,具有文艺创作的能力;有的学生在文化活动方面有特长,文体比赛能拿上名次;有的学生热心集体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才干等。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矗同时,教育者还必须高度注意学生的个性特长,并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应有的发展。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社会要前进,就必须首先着眼于人的发展。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不仅反映了现代人类对自身的本质力量、价值及前途的认识和关注,也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在各个实践领域中的主体力量的提高而导致的人类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一种反思。“天生我材必有用”,人都是有个性特长的。成功的教育必然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强化其特长,发展其特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的素质是先天的享赋与后天教育训练的“合金”,有着丰富的内涵。中小学教育作为培养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基础阶段,应着力转变以往把基础教育作为选拔教育的观念,而应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中小学教育应遵循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特点,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即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又有特长,或者叫“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这正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最大特点。这完全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共性和个性的客观规律的。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因此,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的特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同时,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个性特长发展的基础,就学生个人来讲,个性特长的发展才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所在。因为,没有个性特长的发展,其余面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也包含着个性特长的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时也应该是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将学生内在的潜能挖掘出来,并为他们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的基础上,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将来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谈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辩证关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8961.html
下面,我就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谈一些看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21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多极化、多元化冲突的时代。我们要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要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我们就必须花大力气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已是全党全民的共识。
教育怎样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教育理论家普遍认为,我们培养的跨世纪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人才;二是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人才;三是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人才。
这就是说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为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
为此,基础教育应遵循中小学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中小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阵地。宏观到素质教育的原则,微观到课堂教学的要求,都要靠学校去操作、去落实。实施素质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对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既要以本地区的历史与现状为基础和出发点,同时也要进行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外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本地区、本学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研究工作中,要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角度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素质教育问题。例如,在办学方向上,中小学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培养的要求上,应使学生有基本的政治思想观点、基本的道判断能力、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生存的基本能力等。学校的管理上,既要维护中小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健全新的管理制度。
在队伍建设上,要注意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一是要完善培养培训机制,提高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使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朝着更健康的方向迈进。县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应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规律制订素质教育的子目标及其具体实施措施,使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并具有特色。
教育督导评估是促进中小学教育摆脱应试教育影响走向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
对中小学校进行督导评估,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即导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原则、激励性原则等。督导评估要避免主观性、随意性。今后,我们在督导评估方面应做细致的工作,扎实而有成效地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人才。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人才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需要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科学、医务、理论、文化、新闻、法律、外事、军事和党政工作人才,而且更需要数以亿计的工业、农牧业、商业筹备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劳动者。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人才打基础的教育。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中小学学生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发育状况、认识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才能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有的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能迅速准确地解答习题;有的学生喜欢文学,具有文艺创作的能力;有的学生在文化活动方面有特长,文体比赛能拿上名次;有的学生热心集体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才干等。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矗同时,教育者还必须高度注意学生的个性特长,并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应有的发展。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社会要前进,就必须首先着眼于人的发展。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不仅反映了现代人类对自身的本质力量、价值及前途的认识和关注,也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在各个实践领域中的主体力量的提高而导致的人类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一种反思。“天生我材必有用”,人都是有个性特长的。成功的教育必然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强化其特长,发展其特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的素质是先天的享赋与后天教育训练的“合金”,有着丰富的内涵。中小学教育作为培养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基础阶段,应着力转变以往把基础教育作为选拔教育的观念,而应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中小学教育应遵循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特点,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即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又有特长,或者叫“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这正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最大特点。这完全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共性和个性的客观规律的。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因此,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的特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同时,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个性特长发展的基础,就学生个人来讲,个性特长的发展才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所在。因为,没有个性特长的发展,其余面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也包含着个性特长的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时也应该是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将学生内在的潜能挖掘出来,并为他们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的基础上,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将来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谈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