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化蝶或困死茧中
青菜和鱼的命运
在国外,针对生源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拱道理论”,认为学校就像一条拱道,学生就是里面的行人,他们从这头进去,再从那头出来,进去时素质好的,出来时素质也是好的,反之也一样。因此,决定教育最终结果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的素质。这种理论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源决定论”。假如这种理论成立,那么,一所学校能否成为好学校、优质学校的关键因素,首先就是看它是否拥有好的、优质的生源。
在十二中采访时,记者遇到的绝大多数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认可这种理论,许多家长对此也表示认同——虽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在智商和情商上,比别的、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差;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之所以没能进入优质高中学习,主要是因为孩子没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于是,在这里,“习惯决定命运”和“知识改变命运”两种观念唱起了“对台戏”。
祁宏伟是十二中的校长,此前,他曾是焦作市教育局语文教研室的教研员,后来到十二中任副校长,1999年升任校长至今。他是一位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并努力以求其实现的人。事实上,记者和他的相识,就是从向他约一篇谈论以“实施素质教育靠什么”为主题的文章开始的。对“拱道理论”,他同样表示赞同,不仅如此,他还亮出了自己的“青菜非鱼观”——
“我觉得,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必须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不同程度地发展,促使学生不同层次地成长。给你一把青菜,你能把它烧制成一条美味可口的鱼吗?不能。反过来想想,你干嘛一定要把青菜烧制成鱼呢?把青菜做出丰富多彩的花样来,不是更好吗?如果把青菜做成了鱼——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那么,结果肯定是青菜不像青菜,鱼不像鱼,最终既没吃到想吃的鱼,也浪费了本来还可下饭的青菜。对‘鱼’的教育和对‘青菜’的教育自然也是一样的。”
记者:十二中的学生是“鱼”还是“青菜”?
祁宏伟:有“鱼”也有“青菜”,大部分是“青菜”。
记者:对“鱼”怎么教育?
祁宏伟:以升学为主。
记者:“青菜”呢?
祁宏伟:培养合格公民。
从记者和祁宏伟的这段对话中,读者不难感觉到,传统意义上的“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观念,在这里受到了质疑。他向记者明确表示:“这种观念是对教育功能的夸张。孔子说,朽木不可雕,是很有道理的。现在的教育,不恰当地说,陷入了迷信知识而忽视对人的培养的‘狂热’中,因此,应该更进一步地反思和探讨教育的方向与目标。”
然而,祁宏伟的观点并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即便在十二中,他的观点也不是说人人都甘心情愿地接受。一种远比他的影响更为强大的力量征服了绝大多数信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人的心。
在这些人看来,如果方法得当,“青菜”是可以做成“鱼”的,否则,只能说明你“做菜”的功夫不够高明。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把“青菜”做成了“鱼”,其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升学率和升学质量。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一个学校是不是优质学校,一个领导是不是高明领导,一个教师是不是知名教师,一个学生是不是优秀学生,一个家长是不是成功家长的评价。
鉴于这种社会心态,绝大多数薄弱高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将命运孤注一掷地押在了高考升学率和升学质量这个“宝”上。据记者了解,虽然的确有薄弱学校培养出了个别的“精英”学生,也就是说把“青菜”做成了“鱼”,但其付出的代价之大,远远不是一条“鱼”所能补偿的;更令人深为忧虑的是,这些个别“鱼”的“出水”,常常是建立在牺牲绝大多数“青菜”的利益基础上的。
可在人们看来,欣赏“鱼”的舞蹈,才是生活中最重要和最荣耀的事,至于“青菜”的干枯和腐烂,往往很少有人理会。直到有一天,陶醉的人们忽然发现,缺少“青菜”的社会悲剧已接连上演……
一样的茧和不一样的蝶
在任语文教研员时,祁宏伟经常到各个学校听“推门课”,课后,自然要对老师们讲的课进行一番“指导”。此时,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批评老师们讲的课针对性不强,应试的内容和分量不够,不能很好地为考试服务。为此,他写了不少旨在帮助老师们提高应试“作战能力”的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先后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从更大程度上和更广范围内影响了更多人的教育教学思想。
1995年,他任十二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有了把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的机会。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抓高考补习班的升学,要求补习班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拼时间、拼体力、拼精力——“学生一身汗,老师三身汗”(学生学习学出一身汗,老师备课备出一身汗、上课上出一身汗、改作业改出一身汗),号召学生讲“三苦”,即学习刻苦、生活艰苦、心理能承受痛苦。与此同时,诸如“吃得苦上苦,得来真功夫”“读读读,不惜口舌生疮;练练练,哪怕双肘生茧”“我校简陋,惟有育才之心;诸生有志,力叩大学之门”等标语、口号,也上了墙、进了脑。
“我们这样做,的确培养出了一批大学生,但却抛弃了大多数学生,老师的全部精力以及学校的所有资源都用在了‘尖子生’身上,‘后进生’最多只能靠吃一点‘尖子生’剩下的‘残羹冷炙’维持最基本的营养。”祁宏伟对记者说,“现在想想,这种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错了,可当时我却是认真的。”
对祁宏伟的这番话,记者深有感触。教育的本质是把最大多数的人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使他们首先会做人、能生存。没有了这一点而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借助仿佛能量无穷的教育之手成为“社会精英”,是不现实也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因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极其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它绝对不同于技术相对简单的农业或工业生产——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学校比喻为农场或工厂,把学生比喻为农产品或工业产品。
遗憾的是,据记者了解,现在,绝大多数薄弱高中依然把破茧化蝶的梦一厢情愿地寄托在高考升学率和升学质量上;而那些所谓的优质高中,自然也就常常把高考升学率和升学质量的步步高升作为破茧化蝶的惟一象征。至于“优质”的含义到底应该是什么,“蝶”的标准是什么,并没有谁去认真思考,尤其是那些沉醉于破茧化蝶之梦的人。
其实,除了在个别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种种原因使“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外,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依然崇尚“读书有用论”,即便其中的“有用”,有一些地方、一些人那里,还停留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庸俗价值观上。
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让孩子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进而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便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政府由此顺应民意地做出决策,大力发展优质高中。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相当多的人看来,“优质”是和高升学率划等号的。这样,高中教育就成了精英教育,即“鱼”的教育。
祁宏伟不想困死茧中,他也想破茧化蝶,但他将目光投向了制作“青菜”的盛宴和编排“鱼”的舞蹈上,尽管这个决定在校内外有相当大的争议。
“办好焦作一中,从某种角度上讲,还不如办好十二中,因为后者能提高焦作市市民的素质,而前者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少有人回焦作,真正建设焦作的还是十二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祁宏伟说,“应试教育造成当地建设者的素质太差,甚至形成培养出的大学生越多,当地越穷的怪圈。”
根据这种 《破茧化蝶或困死茧中》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9417.html
在国外,针对生源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拱道理论”,认为学校就像一条拱道,学生就是里面的行人,他们从这头进去,再从那头出来,进去时素质好的,出来时素质也是好的,反之也一样。因此,决定教育最终结果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的素质。这种理论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源决定论”。假如这种理论成立,那么,一所学校能否成为好学校、优质学校的关键因素,首先就是看它是否拥有好的、优质的生源。
在十二中采访时,记者遇到的绝大多数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认可这种理论,许多家长对此也表示认同——虽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在智商和情商上,比别的、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差;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之所以没能进入优质高中学习,主要是因为孩子没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于是,在这里,“习惯决定命运”和“知识改变命运”两种观念唱起了“对台戏”。
祁宏伟是十二中的校长,此前,他曾是焦作市教育局语文教研室的教研员,后来到十二中任副校长,1999年升任校长至今。他是一位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并努力以求其实现的人。事实上,记者和他的相识,就是从向他约一篇谈论以“实施素质教育靠什么”为主题的文章开始的。对“拱道理论”,他同样表示赞同,不仅如此,他还亮出了自己的“青菜非鱼观”——
“我觉得,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必须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不同程度地发展,促使学生不同层次地成长。给你一把青菜,你能把它烧制成一条美味可口的鱼吗?不能。反过来想想,你干嘛一定要把青菜烧制成鱼呢?把青菜做出丰富多彩的花样来,不是更好吗?如果把青菜做成了鱼——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那么,结果肯定是青菜不像青菜,鱼不像鱼,最终既没吃到想吃的鱼,也浪费了本来还可下饭的青菜。对‘鱼’的教育和对‘青菜’的教育自然也是一样的。”
记者:十二中的学生是“鱼”还是“青菜”?
祁宏伟:有“鱼”也有“青菜”,大部分是“青菜”。
记者:对“鱼”怎么教育?
祁宏伟:以升学为主。
记者:“青菜”呢?
祁宏伟:培养合格公民。
从记者和祁宏伟的这段对话中,读者不难感觉到,传统意义上的“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观念,在这里受到了质疑。他向记者明确表示:“这种观念是对教育功能的夸张。孔子说,朽木不可雕,是很有道理的。现在的教育,不恰当地说,陷入了迷信知识而忽视对人的培养的‘狂热’中,因此,应该更进一步地反思和探讨教育的方向与目标。”
然而,祁宏伟的观点并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即便在十二中,他的观点也不是说人人都甘心情愿地接受。一种远比他的影响更为强大的力量征服了绝大多数信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人的心。
在这些人看来,如果方法得当,“青菜”是可以做成“鱼”的,否则,只能说明你“做菜”的功夫不够高明。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把“青菜”做成了“鱼”,其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升学率和升学质量。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一个学校是不是优质学校,一个领导是不是高明领导,一个教师是不是知名教师,一个学生是不是优秀学生,一个家长是不是成功家长的评价。
鉴于这种社会心态,绝大多数薄弱高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将命运孤注一掷地押在了高考升学率和升学质量这个“宝”上。据记者了解,虽然的确有薄弱学校培养出了个别的“精英”学生,也就是说把“青菜”做成了“鱼”,但其付出的代价之大,远远不是一条“鱼”所能补偿的;更令人深为忧虑的是,这些个别“鱼”的“出水”,常常是建立在牺牲绝大多数“青菜”的利益基础上的。
可在人们看来,欣赏“鱼”的舞蹈,才是生活中最重要和最荣耀的事,至于“青菜”的干枯和腐烂,往往很少有人理会。直到有一天,陶醉的人们忽然发现,缺少“青菜”的社会悲剧已接连上演……
一样的茧和不一样的蝶
在任语文教研员时,祁宏伟经常到各个学校听“推门课”,课后,自然要对老师们讲的课进行一番“指导”。此时,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批评老师们讲的课针对性不强,应试的内容和分量不够,不能很好地为考试服务。为此,他写了不少旨在帮助老师们提高应试“作战能力”的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先后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从更大程度上和更广范围内影响了更多人的教育教学思想。
1995年,他任十二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有了把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的机会。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抓高考补习班的升学,要求补习班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拼时间、拼体力、拼精力——“学生一身汗,老师三身汗”(学生学习学出一身汗,老师备课备出一身汗、上课上出一身汗、改作业改出一身汗),号召学生讲“三苦”,即学习刻苦、生活艰苦、心理能承受痛苦。与此同时,诸如“吃得苦上苦,得来真功夫”“读读读,不惜口舌生疮;练练练,哪怕双肘生茧”“我校简陋,惟有育才之心;诸生有志,力叩大学之门”等标语、口号,也上了墙、进了脑。
“我们这样做,的确培养出了一批大学生,但却抛弃了大多数学生,老师的全部精力以及学校的所有资源都用在了‘尖子生’身上,‘后进生’最多只能靠吃一点‘尖子生’剩下的‘残羹冷炙’维持最基本的营养。”祁宏伟对记者说,“现在想想,这种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错了,可当时我却是认真的。”
对祁宏伟的这番话,记者深有感触。教育的本质是把最大多数的人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使他们首先会做人、能生存。没有了这一点而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借助仿佛能量无穷的教育之手成为“社会精英”,是不现实也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因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极其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它绝对不同于技术相对简单的农业或工业生产——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学校比喻为农场或工厂,把学生比喻为农产品或工业产品。
遗憾的是,据记者了解,现在,绝大多数薄弱高中依然把破茧化蝶的梦一厢情愿地寄托在高考升学率和升学质量上;而那些所谓的优质高中,自然也就常常把高考升学率和升学质量的步步高升作为破茧化蝶的惟一象征。至于“优质”的含义到底应该是什么,“蝶”的标准是什么,并没有谁去认真思考,尤其是那些沉醉于破茧化蝶之梦的人。
其实,除了在个别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种种原因使“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外,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依然崇尚“读书有用论”,即便其中的“有用”,有一些地方、一些人那里,还停留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庸俗价值观上。
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让孩子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进而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便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政府由此顺应民意地做出决策,大力发展优质高中。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相当多的人看来,“优质”是和高升学率划等号的。这样,高中教育就成了精英教育,即“鱼”的教育。
祁宏伟不想困死茧中,他也想破茧化蝶,但他将目光投向了制作“青菜”的盛宴和编排“鱼”的舞蹈上,尽管这个决定在校内外有相当大的争议。
“办好焦作一中,从某种角度上讲,还不如办好十二中,因为后者能提高焦作市市民的素质,而前者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少有人回焦作,真正建设焦作的还是十二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祁宏伟说,“应试教育造成当地建设者的素质太差,甚至形成培养出的大学生越多,当地越穷的怪圈。”
根据这种 《破茧化蝶或困死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