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政府关于教育发展情况的自查汇报
工程,评选出乡级名师150名,县级名师和骨干教师40名。首次组织1774名教师参加了业务过关考试,激发了广大教师加强自身建设的积极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累计培训教师1600余名,使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更加靠近新课改。引导教师走读书、科研成才之路,开展了“20111”工程德育论文评比活动,选评出优秀德育论文185篇。教师评优课活动扎实推进,获省市级优秀奖一等奖5名,二等奖和三等奖25名。认真抓好师德师风,通过培训、考评,初中教师达标率为92.2%,高中教师达标率为89%。目前,通过进修,拥有大专以上合格学历的达95%以上。在岗教师实行全员培训,继续教育率达100%。在职教师中获得县级以上教学标兵、优秀教师等荣誉的达300多人次,获得省级以上教育科学优秀论文奖的达200余人。
㈧**中学异地扩建工程进展顺利
**中学异地扩建是县委、县政府调整我县教育发展结构性矛盾,解决上高中难的重要战略举措,被列入石家庄市20件实事之一。工程在建过程中,县委、县政府迎难而上,统筹协调,科学决策,创新思路,以冠名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目前,工程已发生工作量1100多万元,一期工程四栋教学楼内外装修接近尾声。学生宿舍楼已经完成楼层基础工程,餐厅与投资商达成建设协议,学校围墙基本完工。
二、我县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回顾近几年的实践,我们经历了一个不断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不断完善思路、调整部署,不断改革创新、开拓前进的过程。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县情的认识,加深了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既经受了时代的考验和磨炼,也积累了进一步前进的经验。
㈠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为教育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委、县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以为小康社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责任感,始终将教育工作作为贯穿全县一切工作的主线,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全面坚持教育工作优先发展。
⑴统一认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从我县的发展来看,表面上缺的是项目、资金和技术,透过现象看本质,实质上缺的是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县委、县政府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人才意识,在积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外地人才的同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了坚持“四个优先”,即在研究制定发展和年度计划时,把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在制定年度经费预算时,优先保证教育事业的需要;在具体开展工作时,优先安排部署教育工作;在落实干部职工工资时,优先保证教师工资。
⑵顺应形势,科学规划教育事业发展
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顺应教育发展形势,先后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闲置校产管理的通知》、《**县人民政府2000-2005年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决定》、《关于对全县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进行专项整治的方案》等文件、决定,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⑶明确责任,增强各级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实行定点包干责任制,县、乡、村责任明确。县四大班子领导定点到乡,包乡负责;各部门包校、包项目,乡(镇)干部定点到校;把教育工作纳入对各部门、各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强了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实施教育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了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教育部门是直接责任人,各部门是协同责任人的责任机制。县政府还设立了教育督导室,由教育局局长兼任主任,全面开展督政督学工作。
㈡千方百计加大投入,拓展渠道,努力铸造教育发展的坚强后盾
**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基础薄弱。费改税后,农村教育附加费被取消。为了不影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委、县政府积极谋划,以政策扶持为基础,对内深挖潜力整合资源,对外广筹资金改善办学,保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投入。
⑴恪尽职守,确保实现“三个增长”
县委、县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全面落实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责任和经费保障责任。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县坚持再紧不能紧教育的原则,每年年初财政支出预算优先考虑教育经费的支出,基本达到了“三个增长”的要求。2002年县本级安排教育经费2742万元,2003年安排3184万元,2004年安排3269万元。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比例逐年上升,2003年与2002年相比,增幅分别为11.2%和30.3%。教师工资于2001年1月统一收回县财政,真正实现了县级政府统一管理,县级财政统一筹集,县域内统一工资项目、统一工资标准、统一发放时间,确保了教师工资按时、按各项增资政策足额发放。
⑵强化内功,大力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我县农村中小学办学规模孝效益低、配置不合理,严重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县委、县政府充分认 《**县人民政府关于教育发展情况的自查汇报(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9606.html
㈧**中学异地扩建工程进展顺利
**中学异地扩建是县委、县政府调整我县教育发展结构性矛盾,解决上高中难的重要战略举措,被列入石家庄市20件实事之一。工程在建过程中,县委、县政府迎难而上,统筹协调,科学决策,创新思路,以冠名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目前,工程已发生工作量1100多万元,一期工程四栋教学楼内外装修接近尾声。学生宿舍楼已经完成楼层基础工程,餐厅与投资商达成建设协议,学校围墙基本完工。
二、我县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回顾近几年的实践,我们经历了一个不断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不断完善思路、调整部署,不断改革创新、开拓前进的过程。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县情的认识,加深了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既经受了时代的考验和磨炼,也积累了进一步前进的经验。
㈠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为教育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委、县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以为小康社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责任感,始终将教育工作作为贯穿全县一切工作的主线,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全面坚持教育工作优先发展。
⑴统一认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从我县的发展来看,表面上缺的是项目、资金和技术,透过现象看本质,实质上缺的是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县委、县政府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人才意识,在积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外地人才的同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了坚持“四个优先”,即在研究制定发展和年度计划时,把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在制定年度经费预算时,优先保证教育事业的需要;在具体开展工作时,优先安排部署教育工作;在落实干部职工工资时,优先保证教师工资。
⑵顺应形势,科学规划教育事业发展
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顺应教育发展形势,先后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闲置校产管理的通知》、《**县人民政府2000-2005年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决定》、《关于对全县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进行专项整治的方案》等文件、决定,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⑶明确责任,增强各级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实行定点包干责任制,县、乡、村责任明确。县四大班子领导定点到乡,包乡负责;各部门包校、包项目,乡(镇)干部定点到校;把教育工作纳入对各部门、各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强了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实施教育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了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教育部门是直接责任人,各部门是协同责任人的责任机制。县政府还设立了教育督导室,由教育局局长兼任主任,全面开展督政督学工作。
㈡千方百计加大投入,拓展渠道,努力铸造教育发展的坚强后盾
**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基础薄弱。费改税后,农村教育附加费被取消。为了不影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委、县政府积极谋划,以政策扶持为基础,对内深挖潜力整合资源,对外广筹资金改善办学,保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投入。
⑴恪尽职守,确保实现“三个增长”
县委、县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全面落实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责任和经费保障责任。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县坚持再紧不能紧教育的原则,每年年初财政支出预算优先考虑教育经费的支出,基本达到了“三个增长”的要求。2002年县本级安排教育经费2742万元,2003年安排3184万元,2004年安排3269万元。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比例逐年上升,2003年与2002年相比,增幅分别为11.2%和30.3%。教师工资于2001年1月统一收回县财政,真正实现了县级政府统一管理,县级财政统一筹集,县域内统一工资项目、统一工资标准、统一发放时间,确保了教师工资按时、按各项增资政策足额发放。
⑵强化内功,大力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我县农村中小学办学规模孝效益低、配置不合理,严重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县委、县政府充分认 《**县人民政府关于教育发展情况的自查汇报(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