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公平问题
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公平问题
【内容提要】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不公平问题,这主要表现为:重视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忽视班级的个性化功能;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管理者只有树立公平的理念,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 键 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公平
【 正 文】
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班级……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正如埃里克森的个性理论所述,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必须思考他已掌握的信息,包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策略。因此,无论是个性化还是社会化,都是对众多环境信息有意或无意的处理方式。埃里克森认为,如果这一阶段能做好,人们就会获得自我同一性,这对发展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从这一时期起,也是个体开始完全主动地掌握自己的时期[1](P150-153.P164)。班级管理的任务就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社会化并不排斥个性化,统一性并不排斥个体的自由发展,一个真正社会化的人,应该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只有多样化的个性和无数个人的独特性的发展,才能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文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仅是社会化过程,而且也是个性化过程,然而我中国小学过分强调班级管理的工具性、驯服性,重视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忽视班级的个性化功能。这就出现了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这种管理主义则是指把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重要形式的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2](P54)。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加强管理是必要和应该的,但是,把对班级的管理绝对化就不必要了,这对学生个性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对学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管理主义片面强调学生社会化和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方面的要求,在班级活动中,过分强调“听话”和“遵守纪律”,不恰当地突出班主任的权威,甚至把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的权力绝对化。(2)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为它所强调的是一种简单的规范和服从,而不是一种个性和主动,它强调的更多是一种同一性,而不是差异和多样性。而缺乏个性和主动精神,没有一种恰当的求异性思维和活动的取向,是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是,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不能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或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实际上影响了班级活动的教育功能。(3)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为它所强调的是标准化、模式化、整体划一,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失去了一部分发展的机会,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遏制。实质上造成每个学生发展的不公平,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最终造就的是表现服从、内心对抗的“残缺不全”的人。
班主任应关注班级活动中管理主义倾向的消极影响,全方位地考虑班级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功能,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平等的发展。当然,班级需要管理,而决不是放任自流。但不能把具有个性化、生动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绝对化,进而导致管理主义。从公平的角度来说,班级恰恰需要科学管理,班主任应重视学生在班级活动的中心地位。要确立学生是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家庭教养等各自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班级活动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允许犯错误,形成一种真正民主、和谐和宽松的班级气氛,使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蔡元培认为“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3](P578)。蔡元培的“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
群体是由于某些社会原因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并以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人群或共同体。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在每一个班级中,除了每一个学生都参加的班级群体以外,实际上还存在着若干比较正式的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通常包括: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此外,在一个班级中还有为配合开展班集体活动,完成某一方面任务而组织起来的学生小组。如学术类小组,文体娱乐类小组,服务、勤工、实践类小组,这些学生小组也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目的任务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的组织纪律与工作计划,经常开展活动。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地域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是自发性、相容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共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班主任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的不平等现象。正式群体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和领导,非正式群体得不到班主任的重视,甚至产生歧视。
班主任应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它确有活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可以弥补正式群体之不足。每个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之余,都需要过一些非正式的小群体生活。这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而且使班集体生活充满友谊与欢乐。当然,非正式群体也有盲目性、消极性。例如有的过分热衷于小群体活动而不关心班集体,不愿担负班级工作;有的具有排他性,不团结同学;有的则迷恋于吃喝玩乐,甚至制造恶作剧、违法乱纪。不过,只要班主任真诚地关怀和帮助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就可缩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如果班主任不能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只看到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把它视为小圈子、小集团,横加指责,那将人为地迫使它与正式群体对立,严重影响班集体的活动及其发展。班主任要公正、热情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不可偏爱正式群体、非难、歧视和打击非正式群体。班主任要了解、接触不同的学生群体,要善于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发展,使它与正式群体的奋斗目标一致起来。为了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和利益,积极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三、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
由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心理状况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之不科学、不公正的教育评价观推波助澜,所以在班级中部分学生占据优势位置,部分学生处于不利地位。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教育资源不能共享的现象,最终导致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中小学处境不利的学生,主要包括家庭经济贫困生、心理不健康者、“差生”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孤星”。这些学生处于劣势地位,容易被班主任所忽视。班主任不能只看到处境优势的学生,关注处境不利的学生,也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班主任应坚持“无歧视原则”。不管儿童来自何种文化背景,不论贫富、男女、正常残疾,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而不应受到任何歧视或忽视[4](P25)。
班主任对处境不利的学生总体上应坚持“无歧视原则”。但对不同类型的弱势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 《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公平问题》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9620.html
【内容提要】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不公平问题,这主要表现为:重视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忽视班级的个性化功能;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管理者只有树立公平的理念,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 键 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公平
【 正 文】
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班级……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正如埃里克森的个性理论所述,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必须思考他已掌握的信息,包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策略。因此,无论是个性化还是社会化,都是对众多环境信息有意或无意的处理方式。埃里克森认为,如果这一阶段能做好,人们就会获得自我同一性,这对发展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从这一时期起,也是个体开始完全主动地掌握自己的时期[1](P150-153.P164)。班级管理的任务就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社会化并不排斥个性化,统一性并不排斥个体的自由发展,一个真正社会化的人,应该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只有多样化的个性和无数个人的独特性的发展,才能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文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仅是社会化过程,而且也是个性化过程,然而我中国小学过分强调班级管理的工具性、驯服性,重视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忽视班级的个性化功能。这就出现了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这种管理主义则是指把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重要形式的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2](P54)。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加强管理是必要和应该的,但是,把对班级的管理绝对化就不必要了,这对学生个性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对学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管理主义片面强调学生社会化和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方面的要求,在班级活动中,过分强调“听话”和“遵守纪律”,不恰当地突出班主任的权威,甚至把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的权力绝对化。(2)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为它所强调的是一种简单的规范和服从,而不是一种个性和主动,它强调的更多是一种同一性,而不是差异和多样性。而缺乏个性和主动精神,没有一种恰当的求异性思维和活动的取向,是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是,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不能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或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实际上影响了班级活动的教育功能。(3)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为它所强调的是标准化、模式化、整体划一,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失去了一部分发展的机会,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遏制。实质上造成每个学生发展的不公平,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最终造就的是表现服从、内心对抗的“残缺不全”的人。
班主任应关注班级活动中管理主义倾向的消极影响,全方位地考虑班级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功能,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平等的发展。当然,班级需要管理,而决不是放任自流。但不能把具有个性化、生动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绝对化,进而导致管理主义。从公平的角度来说,班级恰恰需要科学管理,班主任应重视学生在班级活动的中心地位。要确立学生是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家庭教养等各自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班级活动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允许犯错误,形成一种真正民主、和谐和宽松的班级气氛,使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蔡元培认为“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3](P578)。蔡元培的“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
群体是由于某些社会原因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并以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人群或共同体。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在每一个班级中,除了每一个学生都参加的班级群体以外,实际上还存在着若干比较正式的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通常包括: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此外,在一个班级中还有为配合开展班集体活动,完成某一方面任务而组织起来的学生小组。如学术类小组,文体娱乐类小组,服务、勤工、实践类小组,这些学生小组也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目的任务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的组织纪律与工作计划,经常开展活动。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地域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是自发性、相容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共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班主任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的不平等现象。正式群体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和领导,非正式群体得不到班主任的重视,甚至产生歧视。
班主任应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它确有活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可以弥补正式群体之不足。每个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之余,都需要过一些非正式的小群体生活。这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而且使班集体生活充满友谊与欢乐。当然,非正式群体也有盲目性、消极性。例如有的过分热衷于小群体活动而不关心班集体,不愿担负班级工作;有的具有排他性,不团结同学;有的则迷恋于吃喝玩乐,甚至制造恶作剧、违法乱纪。不过,只要班主任真诚地关怀和帮助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就可缩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如果班主任不能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只看到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把它视为小圈子、小集团,横加指责,那将人为地迫使它与正式群体对立,严重影响班集体的活动及其发展。班主任要公正、热情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不可偏爱正式群体、非难、歧视和打击非正式群体。班主任要了解、接触不同的学生群体,要善于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发展,使它与正式群体的奋斗目标一致起来。为了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和利益,积极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三、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
由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心理状况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之不科学、不公正的教育评价观推波助澜,所以在班级中部分学生占据优势位置,部分学生处于不利地位。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教育资源不能共享的现象,最终导致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中小学处境不利的学生,主要包括家庭经济贫困生、心理不健康者、“差生”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孤星”。这些学生处于劣势地位,容易被班主任所忽视。班主任不能只看到处境优势的学生,关注处境不利的学生,也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班主任应坚持“无歧视原则”。不管儿童来自何种文化背景,不论贫富、男女、正常残疾,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而不应受到任何歧视或忽视[4](P25)。
班主任对处境不利的学生总体上应坚持“无歧视原则”。但对不同类型的弱势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 《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公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