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正文

国外教育社会学的新发展


次,立场理论还挑战着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女性主义活跃在文学、法律、大众文化、自然和社会科学话语中,女性主义挑战着这些学科的“科学集体无意识”,既包括研究过程本身——生产学术的模式,也包括研究的主题——研究者的悖论——寻找研究者的主观性。[20]哈丁1986年指出,社会学研究如同“手工劳作”,而非现代科学研究中盛行的工业化与科层化的模式。女性主义从最根本上挑战着男性研究中的“上帝之眼”。[21]
  在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反省上,莫蕾(L.Morley)1996年发表了《与父权制协商:女性研究的挑战》,指出许多研究都是所谓“强奸研究”(Rape Research)。女性在参与父权化的研究中被视为可以被任意剥削、任意闯入的客观对象,研究者为了自己的专业声誉与职业发展可以任意闯入女性的生活之中,却从不反省这样的研究过程对参与者有什么伤害。[22]女性主义在对父权化的研究批判中,呈现出多元的认识论,她们还试图用协作的、参与的、合作的新型研究风格来替代男性化的研究风格——个体主义、竞争主义与主客对立的研究风格。赖塞尔称其为“女性主义人种志研究”,她们致力于让沉默的、受压迫的人发出声音来。相应,也有声音用苏格拉底的对话法或精神助产士(催生婆)来寄托对女性主义人种志研究的期许,每一次询问既是话语,更是新的实践。[23]
  值得重视的是,立场理论并非一个整合的理论,在强调研究者立场这一策略下,各种立场的研究者之间也充满分歧与冲突。譬如,主流的女性主义与同性恋、有色人种主义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然而,女性主义的普遍性的政治诉求,女性所共享的诸多经验超越了种族与阶级性、年龄与文化背景,因而,迥异的女性经验被笼统地归类于“女性经验”的框架之中,将女性研究者视为一个共同的“阶级”或享有一个“背景”。
  再次,立场理论的实践还有效地挑战着教育社会学中的传统并重塑着教育社会学的未来。教育社会学中盛行着西方中心主义,欧洲尤其是来自昂格鲁·萨克逊森的哲学传统、内容与目的,确定着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教育社会学主流声音多来自法国、德国、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经济上的优势帮助它们攫取智识上的霸权。艾恩奇(Lynch)以爱尔兰为个案探讨高等教育中的平等问题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小国家要开启自己的理论传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多么艰难![24]
  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文化市场的开放并非无条件的,政治与经济的殖民者常常也成为文化上的殖民者。社会学是一种具体社会历史情境中的话语,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又多么不同!近20年来,全球民主化日益高涨,官方的社会学对本土——具体情境中的社会思想的符号暴力受到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女性主义理论与研究——她们(他们)之后的立场理论的挑战,让研究者——具体的、真实的、丰富的人回到研究中。研究过程也罢,理论假设也罢,都要体现人的情感、人的思想。多元化、本土化、个人化体现在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之中,教育社会学呈现出戴维斯(Davies)所谓的“做社会学”(Doing sociology)的迥异风格。[25]结构化的、外现的sociology——其中的学科界限、学科戒律逐渐淡化,重要的是doing之发出者——人的意志、doing之过程——个人化的风格、doing之结果——融入本土生活,“这一个”教育社会学而非“那一个”——美国的或英国的教育社会学。不同地域的教育社会学纷纷出现风格迥异、思路同构的“本土化”倾向——即鲍尔所言:教育社会学的流变是一系列能动的、本土化的建设。[26]
  立场理论中所凸现出的个体性、多样性与差异性,既是大理论、大叙事的终结,又是新的开始,后现代理论在教育研究中蔚然兴起。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总结:20年前,教育社会学用新马克思主义所酷爱的再制、权力等概念与结构功能主义做周旋;20年后,立场、身份与差异——教育社会学中日渐盛行的后现代话语,用不争之争的策略走出了后实证主义的阴影。教育社会学从“新”走到“后”,人——具体生活中的人终于回到了学科之中。
【参考文献】
  [1][2][4][5][6] J.Ball.Sociology of Education:Major Themes[M].New York:RoutledgeFalmer,2000.px,pxxxiv,pxxxv.
  [3] 欧文·斯通.梵高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7] M.Young.Knowledge and Control[M].London:CollierMacMillan,1971;The Curriculum of the Future[A].Institute of Education,1999.
  [8] Michael M.Apple.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6;Education and Power[M].New York:Routledge,2nd edition,1995;Ideology and Curriculum[M].New York:Routledge,2nd edition,1990.
  [9] M.Young.The Curriculum of the Future[A].Institute of Education,1999.
  [10] Paulo Freire.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M].New York:Continuum,1970;Pedagogy of Hope[M].New York:Continuum,1994;Pedagogue of Liberation[M].Malabar,FL:Kreiger Press,1994;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Giroux,Henry A.·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M].Critical studies in education series.Granby,Mass,.:Bergin & Garvey,1988.
  Giroux,Henry A.,and Peter McLaren.Between borders: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studies[M].New York;London:Routledge,1994.
  [11] Bowles,S.and H.Gintis.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6.
  [12] Blumer,H.·Symbolic 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 and Method[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9.
  [13][17][21][23][25][26] J.Ball:Sociology of Education:Major Themes[M].New York:RoutledgeFalmer,2000.pxxxviii,pxxxix.
  [14] E.Margolis and M.Romero.'The Department is Very Male,Very White,Very Old,and Very Conservative':The Function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Graduate Sociology Departments[M].J.Ball:Sociology of Education:Major Themes.IV.
  [15] [法]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
  [16] S.J.Ball.Management as Moral Techology:A Luddite Analysis [M].中译参见刘健芝.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8] Harding,S.·Whose Science?Whose Knoweledge?[M].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1991.
  [19][22] L.Morley.Interrogating Patriarchy:The Challenges of Feminist Research[M].J.Ball.Sociology of Education[M].236-258.
  [20] Peshkin,A.·In search of Subjectivity-one's own[J].Education Researcher,1988,17(7):17-2

国外教育社会学的新发展(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970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教学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