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
社会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了解人类与 环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我国社会历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具有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同时 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科学方法论教育。”这对历史意识的培养极有好处。另外,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十分重要。历史教育与历史学研究不同,有些内容,作为史学研究来说是必要的,或者是允许的,因为它有助 于历史学的发展,但是作为历史教育的内容却并不重要,或未必合适。为使中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历史意识, 教材内容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与作用。
第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学校历史教学肩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即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和能力 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地位与关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知识是基础, 如果对历史一无所知,如前面所引的那些对“南京大屠杀”全然不知的日本高中生,怎能具有检讨过去、正视 现实、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呢?但是,学习历史,决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 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 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7〕正如前苏联的学生说的 :“我们头一次思考到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历史,既是往事,又是当代的现实,是政治的。我们学会了思 考。”〔8〕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今年上半年,上海各中学开 展了一次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板报评比竞赛活动,特等奖获得者嵩山中学,从 初预班(小学六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确定主题,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设计与布置版 面,自己充当讲解,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历史意识。
第三,深入开展专题调查和研究。既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在历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入开展调查 与研究应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遗憾的是,在历史教育刊物或历史教育读物中,关于历史考试方面的极多(不是 不要,但不少是重复劳动),而对其他方面的研究却极少。特别是对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目标、变应试教育为素 质教育方面,还需大力提倡和花更大力气。开展中学生历史意识的调查,对于改进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育质 量是极有帮助的。例如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问题,日本石山久男先生对88名高中生的调查中,有关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信息(知识)来源是多渠道的,从电视中获得的72人(82%),教师处获得的65人(74%),母亲处获 得的57人(65%),电影中获得的56人(64%)。上海某区对初中136名学生的调查也表明,从影视中获得历史 知识的人数比课堂教学要多10多个百分点。了解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及原有的基础,对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将 带来极大好处,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从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 和发展的研究,英国同行们已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实验,积累资料,从而作出科学 分析。他们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将给我们以启示,推动关于学生历史意识培养问题的研究工作的进行。
最近,在一出谴责南京大屠杀的朗诵剧中,结尾时这样说道:让悲剧不再发生,让历史不再重演,这是今 天对昨天的承诺,这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纪念。这也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中的历史意识的反映。在纪念中国抗日 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努力培植学生的历史意识,使下一 代成为面向未来、放眼世界的新人。
〔1〕胡昌智《历史知识与社会变迁》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25页。
〔2〕〔3〕参见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4页。
〔4 〕徐雪霞《光复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变迁及意识形态分析》南一书局1988年版,第138页。
〔5〕黄俊杰《以历史智慧拓展生命的境界》,载《清华历史教学》1994年6月号。
〔6〕[日]石山久男《十五年战争教学经验选》(日文版)第14 —17页。
〔7〕王仲孚《历史科教学在公民教育中的运用》,载《公民教育之问题与对策》第635页。
〔8 〕塔齐雅·波里卡尔(苏)《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老师为了谁〉》,《外国中小学教育》1985年第 1期 《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9716.html
第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学校历史教学肩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即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和能力 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地位与关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知识是基础, 如果对历史一无所知,如前面所引的那些对“南京大屠杀”全然不知的日本高中生,怎能具有检讨过去、正视 现实、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呢?但是,学习历史,决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 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 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7〕正如前苏联的学生说的 :“我们头一次思考到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历史,既是往事,又是当代的现实,是政治的。我们学会了思 考。”〔8〕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今年上半年,上海各中学开 展了一次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板报评比竞赛活动,特等奖获得者嵩山中学,从 初预班(小学六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确定主题,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设计与布置版 面,自己充当讲解,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历史意识。
第三,深入开展专题调查和研究。既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在历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入开展调查 与研究应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遗憾的是,在历史教育刊物或历史教育读物中,关于历史考试方面的极多(不是 不要,但不少是重复劳动),而对其他方面的研究却极少。特别是对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目标、变应试教育为素 质教育方面,还需大力提倡和花更大力气。开展中学生历史意识的调查,对于改进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育质 量是极有帮助的。例如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问题,日本石山久男先生对88名高中生的调查中,有关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信息(知识)来源是多渠道的,从电视中获得的72人(82%),教师处获得的65人(74%),母亲处获 得的57人(65%),电影中获得的56人(64%)。上海某区对初中136名学生的调查也表明,从影视中获得历史 知识的人数比课堂教学要多10多个百分点。了解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及原有的基础,对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将 带来极大好处,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从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 和发展的研究,英国同行们已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实验,积累资料,从而作出科学 分析。他们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将给我们以启示,推动关于学生历史意识培养问题的研究工作的进行。
最近,在一出谴责南京大屠杀的朗诵剧中,结尾时这样说道:让悲剧不再发生,让历史不再重演,这是今 天对昨天的承诺,这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纪念。这也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中的历史意识的反映。在纪念中国抗日 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努力培植学生的历史意识,使下一 代成为面向未来、放眼世界的新人。
〔1〕胡昌智《历史知识与社会变迁》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25页。
〔2〕〔3〕参见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4页。
〔4 〕徐雪霞《光复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变迁及意识形态分析》南一书局1988年版,第138页。
〔5〕黄俊杰《以历史智慧拓展生命的境界》,载《清华历史教学》1994年6月号。
〔6〕[日]石山久男《十五年战争教学经验选》(日文版)第14 —17页。
〔7〕王仲孚《历史科教学在公民教育中的运用》,载《公民教育之问题与对策》第635页。
〔8 〕塔齐雅·波里卡尔(苏)《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老师为了谁〉》,《外国中小学教育》1985年第 1期 《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