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国际交换述略
规章制度。
国际交换工作最好由专人负责,并使这一工作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持续性,以解决其交换工作中特有的资料连续性问题。杜绝由于工作交叉、兼职工作或频繁更换人员出现的交换工作的混乱状态。避免给交换对象带来不稳定的负面印象,以保证国际交换工作顺畅进行。
3.经济核算,力求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出版物的国际交换还应本着工作需要第一,利用价值第一的原则,对所支出费用与所交换资料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测算。国际书刊的交换工作说到底是书刊采访工作的重要补充。是丰富馆藏资源的特殊手段。所以,它就有一个补充的合适与否的问题。交换工作应与常规采购渠道形成互补,更多的是要注重交换非商业渠道发行的资料和对口专业的书刊资料。
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在1993年馆藏90余种外文期刊中,交换来的刊物有24种,占26%,减少经费支出2万元。馆藏外文书952种,交换所得外文书500余种,占52%。显然,书刊的国际交换工作总的来说是经济实惠的,因为双方往往在交换之初是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交换关系的。
但仅仅算经济账还不行,如果是馆藏的重点所需,又是内部资料,正常的采购渠道无法购得,那么即使与之交换的资料从数量到价格都在经济上不是很合算,也要保持住交换关系,维护好交换渠道,从工作出发,从需要出发,使图书馆真正做到为课题服务、为业务研究工作服务。
另外,国际交换工作在强调专业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其特有的情感层面的因素。试想:一封请求建立交换关系的信函如果字迹潦草、拼写错误、言词杂乱,或是冷冰冰的公文形式,它能让人有沟通、交流的欲望吗?而一封格式标准、行文规范的信函,在言简意赅的同时热情诚恳,措词得体又不失谦和真诚,效果自然不一样。在交换工作中,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从图书的卷次、刊物期号的连续性,到邮寄书刊的打包、标签、地址的清晰准确,都会给对方带来好感。及时地回复对方的信函,年终给对方寄贺年卡、明信片等也是国际交换工作中应有的礼节和深化感情的方式。
三、目的、效果和利益
1.就经济上而言,国际交换就是以很少的支出,换回较大的收益。在外文原版书刊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际交换的作用就越发明显。由于我国出版物价格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图书价格,交换所得到的书刊资料价格就大大高于所付出的价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相对增加了图书馆的采购经费,节约了外汇支出。
清华大学图书馆通过交换获得国外期刊100余种,其中50种为重点交换期刊,而这50种期刊通过“以换代购”方式,每年节约经费达5万余元。四川大学图书馆与全球13个国家60多个机构建立了固定的交换关系,通过国际交换的期刊已达300多种,共计3万余册。交换来的图书已达1.4万余册。仅1996年一年用一万元的人民币换回价值20余万元的书刊资料。
2.就图书资料工作的收集渠道而言,国际交换工作可以作为主渠道的有效补充。特别是可以通过交换收集到没有公开出版的内部参考资料,利于全面掌握和了解所研究专业的信息和动态。可以获得正常购买渠道无法采购到的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集、学位论文摘要、绝版书、内部交流的会议纪要、学会出版物、学术专著等,同时也是过刊补缺的重要途径。
沈阳金属研究所通过国际交换收到大量的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年度报告、科研数据、专题论文等不公开出版的资料信息。正是通过国际交换,四川大学图书馆收集到了某些学科的前期出版物,如通过与美国阳伯翰大学图书馆的交换补全了《幸福》、《心理学文摘》等期刊五、六十年代的刊次,从而保证了这些刊物的连续性。
3.就本单位和本专业研究的交流而言,有助于扩大所提供资料(或刊物)的知名度,促进专业课题的研究。
4.避免了中间环节,进一步缩短了图书资料的收集周期,为研究人员更快捷地掌握所需信息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工作提供了方便。
据浙江省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专业图书馆)提供的资料,他们通过交换得到刊物及资料的速度比正常的预定刊物提早到馆3~4个月。
5.为图书剔旧工作找到了很好的消化渠道。剔旧工作是图书馆经常要做的工作,但剔旧图书的去向往往又成为各馆颇为头痛的一个问题。虽然所剔均为旧书,但其仍然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就某些专业性研究机构来说,有些馆的剔旧图书正是其他图书馆急需补缺的图书,在国际交换工作的促进下,图书馆所进行的剔旧工作就不仅仅是解决本馆自己的问题那么简单了,往往增添了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在节约交换经费和交换到更多更好的图书的基础上为馆际合作、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可供发展的条件。
6.推动了图书馆间的合作与交流。书刊资料的交换也是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它为增进国际间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促进图书馆的多方面合作,为发展图书馆事业和活跃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友谊,提供了一个平台。1987年上海图书
四、不足、弊端和问题
1.现状背后的隐忧
我国出版物国际交换的现状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的等价或等量的低层次交换上,没有对所交换书刊资料做进一步的深度挖掘,没有把书刊资料交换工作放到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补充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书刊资料的交换也不设专人和专职,满足于挚要不丢掉这一块工作就行的现状,国家对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工作至今也未有具体的文件、规定和政策出台。
2.重复现象严重
从我国的总体情况看,虽然国内开展国际交换的单位和机构日渐增多,但往往都集中在国外几家大的图书馆或本专业有影响的很少几家研究机构,而对本系统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单位开发尚不深入,交换对象的重复,导致交换的范围和品种实际上并无多少增加。
3.认识上有待统一和加强
从国家图书馆学会到各级信息资源的管理层,对开展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尚有不尽相同的认识。1979年3月,中宣部批准并下发了由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起草的《关于扩大对外图书交换的请示报告》。指定了全国10所省级公共图书馆(即上海、天津、黑龙江、辽宁、四川、陕西、甘肃、湖北、广东、南京馆)进行对外图书交换业务试点。其后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工作也逐渐由试点扩展到各级各系统图书馆。但自1988年起,在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进行每年一次的全国文献统计调查工作中,却均没有把全国高校的国际交换的进展情况进行切实的统计与调查。1994—1995年由国家科委信息司牵头联合其他四个相关图书及科技信息的管理部门共同进行的文献资源调查的文件中,也没有把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作为列入项目。
4.缺乏书刊资料国际交换的理论指导
由于理论研究的缺乏,导致国内各单位的国际交换工作各自为政,无章可循,在认识上也是单纯而简单。实际上,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不单单是一种“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形式,更不是一个“以小换大”的简单经济换算过程,它是一门学问,更是一个行为准则。早在1975年,国际图书馆学会联合会(IFLA)就出版了《出版物国际交换》(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Publication)一书,197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编写的《出版物国际交换手册》(Handbook on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Publication)也已出到了第四版。它们都对国际间的书刊资料交换进行了清晰的理论分析与论证,并提供了统一的实际运作步骤及方法。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我们的书刊资料交换应如何和国际接轨,如何规范化地开展这一工作,并能熟练地依据其特有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深入下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了解,目前国家或图书馆学会尚没有制定出台针对书刊资料交换的规定或运作框架。在此现状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只能自行编写试行《国际书刊交换各种文献资料的著录方法》、《国际书刊交换各种工作卡片的著录方法》,《国际书刊交换各种目录及其组织》等章程,以指导本馆的具体工作。
据统计,我国总体的图书文献利用率只有5%~30%,英美发达国家则达到230%~500%。从文献的国际交换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尚处于低水平层次上运作可以看出,现有的文献交换,还没有使资料的实际利用价值发挥出来。曾有人呼吁加强交换单位的横向联系,拓展交换渠道,增加交换载体的种类,建立稳定、长期、全方位的文献资源交换的保障体系,使交换来的文献能充分产生“效益”。但就现状来看,现有省市的采购中心或各图工委有一点这方面的业务,但 《出版物国际交换述略(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9755.html
国际交换工作最好由专人负责,并使这一工作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持续性,以解决其交换工作中特有的资料连续性问题。杜绝由于工作交叉、兼职工作或频繁更换人员出现的交换工作的混乱状态。避免给交换对象带来不稳定的负面印象,以保证国际交换工作顺畅进行。
3.经济核算,力求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出版物的国际交换还应本着工作需要第一,利用价值第一的原则,对所支出费用与所交换资料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测算。国际书刊的交换工作说到底是书刊采访工作的重要补充。是丰富馆藏资源的特殊手段。所以,它就有一个补充的合适与否的问题。交换工作应与常规采购渠道形成互补,更多的是要注重交换非商业渠道发行的资料和对口专业的书刊资料。
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在1993年馆藏90余种外文期刊中,交换来的刊物有24种,占26%,减少经费支出2万元。馆藏外文书952种,交换所得外文书500余种,占52%。显然,书刊的国际交换工作总的来说是经济实惠的,因为双方往往在交换之初是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交换关系的。
但仅仅算经济账还不行,如果是馆藏的重点所需,又是内部资料,正常的采购渠道无法购得,那么即使与之交换的资料从数量到价格都在经济上不是很合算,也要保持住交换关系,维护好交换渠道,从工作出发,从需要出发,使图书馆真正做到为课题服务、为业务研究工作服务。
另外,国际交换工作在强调专业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其特有的情感层面的因素。试想:一封请求建立交换关系的信函如果字迹潦草、拼写错误、言词杂乱,或是冷冰冰的公文形式,它能让人有沟通、交流的欲望吗?而一封格式标准、行文规范的信函,在言简意赅的同时热情诚恳,措词得体又不失谦和真诚,效果自然不一样。在交换工作中,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从图书的卷次、刊物期号的连续性,到邮寄书刊的打包、标签、地址的清晰准确,都会给对方带来好感。及时地回复对方的信函,年终给对方寄贺年卡、明信片等也是国际交换工作中应有的礼节和深化感情的方式。
三、目的、效果和利益
1.就经济上而言,国际交换就是以很少的支出,换回较大的收益。在外文原版书刊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际交换的作用就越发明显。由于我国出版物价格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图书价格,交换所得到的书刊资料价格就大大高于所付出的价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相对增加了图书馆的采购经费,节约了外汇支出。
清华大学图书馆通过交换获得国外期刊100余种,其中50种为重点交换期刊,而这50种期刊通过“以换代购”方式,每年节约经费达5万余元。四川大学图书馆与全球13个国家60多个机构建立了固定的交换关系,通过国际交换的期刊已达300多种,共计3万余册。交换来的图书已达1.4万余册。仅1996年一年用一万元的人民币换回价值20余万元的书刊资料。
2.就图书资料工作的收集渠道而言,国际交换工作可以作为主渠道的有效补充。特别是可以通过交换收集到没有公开出版的内部参考资料,利于全面掌握和了解所研究专业的信息和动态。可以获得正常购买渠道无法采购到的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集、学位论文摘要、绝版书、内部交流的会议纪要、学会出版物、学术专著等,同时也是过刊补缺的重要途径。
沈阳金属研究所通过国际交换收到大量的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年度报告、科研数据、专题论文等不公开出版的资料信息。正是通过国际交换,四川大学图书馆收集到了某些学科的前期出版物,如通过与美国阳伯翰大学图书馆的交换补全了《幸福》、《心理学文摘》等期刊五、六十年代的刊次,从而保证了这些刊物的连续性。
3.就本单位和本专业研究的交流而言,有助于扩大所提供资料(或刊物)的知名度,促进专业课题的研究。
4.避免了中间环节,进一步缩短了图书资料的收集周期,为研究人员更快捷地掌握所需信息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工作提供了方便。
据浙江省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专业图书馆)提供的资料,他们通过交换得到刊物及资料的速度比正常的预定刊物提早到馆3~4个月。
5.为图书剔旧工作找到了很好的消化渠道。剔旧工作是图书馆经常要做的工作,但剔旧图书的去向往往又成为各馆颇为头痛的一个问题。虽然所剔均为旧书,但其仍然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就某些专业性研究机构来说,有些馆的剔旧图书正是其他图书馆急需补缺的图书,在国际交换工作的促进下,图书馆所进行的剔旧工作就不仅仅是解决本馆自己的问题那么简单了,往往增添了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在节约交换经费和交换到更多更好的图书的基础上为馆际合作、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可供发展的条件。
6.推动了图书馆间的合作与交流。书刊资料的交换也是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它为增进国际间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促进图书馆的多方面合作,为发展图书馆事业和活跃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友谊,提供了一个平台。1987年上海图书
馆与美国旧金山图书馆签订了每年互换5000册书刊及音像资料的交换协议,以此为基础,双方又进一步商定,互建一个友谊图书馆,作为两个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项目之一。1987年6月15日,旧金山各大报刊报道了上海图书馆在旧金山的开馆仪式,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江泽民专程前往旧金山出席仪式,剪彩并致词。
四、不足、弊端和问题
1.现状背后的隐忧
我国出版物国际交换的现状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的等价或等量的低层次交换上,没有对所交换书刊资料做进一步的深度挖掘,没有把书刊资料交换工作放到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补充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书刊资料的交换也不设专人和专职,满足于挚要不丢掉这一块工作就行的现状,国家对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工作至今也未有具体的文件、规定和政策出台。
2.重复现象严重
从我国的总体情况看,虽然国内开展国际交换的单位和机构日渐增多,但往往都集中在国外几家大的图书馆或本专业有影响的很少几家研究机构,而对本系统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单位开发尚不深入,交换对象的重复,导致交换的范围和品种实际上并无多少增加。
3.认识上有待统一和加强
从国家图书馆学会到各级信息资源的管理层,对开展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尚有不尽相同的认识。1979年3月,中宣部批准并下发了由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起草的《关于扩大对外图书交换的请示报告》。指定了全国10所省级公共图书馆(即上海、天津、黑龙江、辽宁、四川、陕西、甘肃、湖北、广东、南京馆)进行对外图书交换业务试点。其后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工作也逐渐由试点扩展到各级各系统图书馆。但自1988年起,在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进行每年一次的全国文献统计调查工作中,却均没有把全国高校的国际交换的进展情况进行切实的统计与调查。1994—1995年由国家科委信息司牵头联合其他四个相关图书及科技信息的管理部门共同进行的文献资源调查的文件中,也没有把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作为列入项目。
4.缺乏书刊资料国际交换的理论指导
由于理论研究的缺乏,导致国内各单位的国际交换工作各自为政,无章可循,在认识上也是单纯而简单。实际上,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不单单是一种“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形式,更不是一个“以小换大”的简单经济换算过程,它是一门学问,更是一个行为准则。早在1975年,国际图书馆学会联合会(IFLA)就出版了《出版物国际交换》(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Publication)一书,197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编写的《出版物国际交换手册》(Handbook on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Publication)也已出到了第四版。它们都对国际间的书刊资料交换进行了清晰的理论分析与论证,并提供了统一的实际运作步骤及方法。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我们的书刊资料交换应如何和国际接轨,如何规范化地开展这一工作,并能熟练地依据其特有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深入下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了解,目前国家或图书馆学会尚没有制定出台针对书刊资料交换的规定或运作框架。在此现状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只能自行编写试行《国际书刊交换各种文献资料的著录方法》、《国际书刊交换各种工作卡片的著录方法》,《国际书刊交换各种目录及其组织》等章程,以指导本馆的具体工作。
据统计,我国总体的图书文献利用率只有5%~30%,英美发达国家则达到230%~500%。从文献的国际交换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尚处于低水平层次上运作可以看出,现有的文献交换,还没有使资料的实际利用价值发挥出来。曾有人呼吁加强交换单位的横向联系,拓展交换渠道,增加交换载体的种类,建立稳定、长期、全方位的文献资源交换的保障体系,使交换来的文献能充分产生“效益”。但就现状来看,现有省市的采购中心或各图工委有一点这方面的业务,但 《出版物国际交换述略(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