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 走德育创新之路
以施洋烈士命名的市级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学校??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施洋)中心学校,近几年来,紧紧抓住德育这条鲜活的“生命线”,走出了一条“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以人为本办学之路,充分挖掘利用人文资源,做到四个结合,拓展德育工作新思路,续写德育新篇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挖掘人文资源,构建德育网络 宝丰镇(施洋)中心学校原名“宝丰小学”,创办于1935年,为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充分挖掘利用人文资源,不断丰富德育教育的新内容,拓宽德育发展空间,我校于1997年秋筹资17万元,兴建“施洋烈士纪念馆”,99年夏施洋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正式挂牌,学校也正式更名为“施洋小学”。现更名为宝丰镇(施洋)中心学校。馆前立施洋铜像一尊,馆内施洋“聚脂复活”半身像一尊,收藏施洋烈士生前办公用三人坐滕椅一把,“湖北省工团联合会”会旗一面,京汉铁路各站分布图一幅。施洋烈士事迹历史图片分“家世、求学时代、律师生活、救国运动、凛然捐躯、身殉名存”六个部分,共有图片133幅,仿烈士《狱中七日记》诗一首和毛泽东、朱德题词各一幅,整理收集德育教育活动影集30本、图片1800余幅,德育教育书籍1500余册。 光荣的革命传统滋润着我校的教育事业,在挖掘人文资源的同时,我校着力构建了德育网络,建立了一支以党支部为核心,政教处为龙头,年级组为基本单位,班主任为骨干,少先队 、学生密切配合的德育工作队伍,聘请了县、镇人大代表、优秀学生家长为德育工作评议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制作家长信息反馈表,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德育教育问题。同时,学校还和校园周边的一些单位及个体户签订了德育责任协议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学校不再是“孤军奋战”,避免了德育工作的单一性,拓宽了德育工作的途径,为开展丰富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建成之后,每年都要举办德育教育报告会6次、法制教育讲座4次、清明扫墓1次、烈士墓前宣誓1次、“烈士在我心中”等专题演出4次。截止目前已累计接待各类人士参观人次达10万人次,原副省长王少阶、省教育厅长路钢等领导先后8次深入我校视察工作,对我校充分利用人文教育资源对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利用人文资源,抓好“四个”结合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单靠热情和干劲是做不好的。对学生的教育,要研究方式方法。于是我们组织教师在总结、交流德育工作先进经验的同时,把好的工作方法付诸实践,把“如何开展德育实践创新”,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子课题进行研讨。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人文资源,具体做到了“四个”结合 : 一是将德育创新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学习相结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面对新形式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抓住有利条件,从娃娃抓起,让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道德,在下一代身上得到继承和发扬。针对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独生子女普通存在在家依赖父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王子生活,在集体中更多表现出来的是自私性……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社会经济发展秩序。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坚持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规的同时,在内容上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为阵地,渗透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学习与实践;在形式上,以施洋烈士纪念馆为阵地,宣讲烈士的崇高道德思想和正义精神;在方法上,我们通过讲**故事、组织观看革命故事影片、自编自演小节目、亲自参与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把学会合作、乐于助人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之中,积极引导他们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充满爱心,与他人相容,善于合作,团结友爱。2003年12月,该镇水田小学校长汤建设突发重病,急需手术治疗,因手术费用太高,汤校长只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呻吟,学校师生知道这一情况后,少先大队部立即倡导开展捐赠活动。中心学校校长刘自然带头捐款200元,教师和学生共捐款12215.2元。全体师生还为特困生捐衣426件,为扶贫联系点捐化肥2吨、捐现金1328元。学校还将园林路作为德育教育一条街,组织师生清扫路面,为两旁的150棵香樟树挂牌养护,学生在愉快的劳动中不仅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更享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还磨炼了意志,陶冶了情操,真正让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学会了做人。 二是将德育创新与文明校园创建相结合。针对儿童特点,竹山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在3??18岁的少年儿童中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主阵地就在校园。我们一手抓德育创新实践活动,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将德育创新与文明校园的创建紧密结合。学校每学期都 要开展“十佳教师”、“十星级班集体”、“十星级学生”的评选活动, 每月都 要开展一次丰富多采、内容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每周都要举办一次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人生观、法制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每日以值周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为主地检查一次学生的仪表、行为规范,促使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培养其人文气质和科学精神。分层次、分步骤地引导学生由低向高、脚踏实地地从基本道德规范向较高的道德追求迈进。学校师生自编50多首德育创新教育“三字经”、儿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题为“争做环保小标兵”的常规儿歌是: 小学生,要记清,从小就要讲卫生。 清早起,出房门,对着镜子看全身: 内外衣服理得体,头梳整齐脸洗净。 刷牙天天要坚持,口气清新无牙病。 出门之前再留步,千万莫忘戴领巾。 平日里,要四勤:勤洗头、勤洗澡, 勤剪指甲衣洗净,每月理发显精神。 走进教室先开窗,通风换气身体棒。 再看地面和桌凳,洒水 《以学生发展为本 走德育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