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作者/王忠
摘 要: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科学思想方法。地理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材料,它对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起着积极的作用。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的教育,也是中学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地理教学;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关系
一、多种地理现象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
多种多样的地理事物,千变万化的地理现象,它们都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地表有宽广低平、起伏和缓的平原;有峰峦叠嶂、坡陡谷幽的山地;有沙丘连绵、砾石堆积的荒漠、戈壁;有低洼、冷湿积水的沼泽……地表形态各种各样。地球上有些地方终年炎热多雨,四季花开不断。有些地方气候严寒、烈风暴雨,一片银装素
裹……各地气象万千。世界上有些地区人口稠密,城镇众多,厂房林立,交通繁忙、经济发达;有些地区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有些地方良田万顷,沃野千里,农业发达……各地经济发展有异同。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各地不同的区域特征无不说明各种事物和现象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
二、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
世界上没有一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静止的,各种地理现象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地球的自转、公转,火山喷发、地震、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山体的上升、岩石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固结成岩;潮起潮落,河川径流。森林的采伐和更新,矿藏开发,荒原成良田,天堑变通途。
地球在运动,地壳在演变,气候在变化,河流在变迁,社会在变革,经济在发展,地球环境在变化,人类在改变着地球环境。
三、地理对象的空间性和时间性是运动着的地理事物的存在形式
地球运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的。在空间上地球处于特定的公转轨道位置上,有一定的日地距离;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公转自转周期,从而形成了年和日的概念。地理坐标——经纬网的确定,地球表面方位——东西南北的确定,时区的划分,地方和区时的确定,五带和四季的划分,都是以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为前提的。
四、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各地地理现象不是彼此孤立的。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地理环境系统。地形影响气候、河流和动植物,影响人类的活动。而不同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外力,对地形又有着不同的塑造作用。地理学科要求通过分析综合地理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地理区域特征及其成因。唯物辩证法把因果关系看作是普遍的、合乎规律的联系形式之一。
五、对立统一是地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内外力的对立统一,推动着地形的发展变化。内力使地球表面形态趋向高低不平,而外力使陆地表面形态趋于平坦,这两种作用同时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面貌。从全局看,长远看,内力是促使地形变化的主导因素,但是在局部地区,在一定阶段,外力也可以处于支配地位。
华北平原地壳的不断下降,黄河、海河等河流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堆积,产生明显的补偿作用,巫山一带地壳的间歇性抬升,长江强烈下切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冷暖气团的交锋、气流的升降、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大陆自然带分布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经济部门之间和经济地区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无不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对立统一的。对立面的矛盾是地理事物发展的源泉,地理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阐明地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六、正确阐明人地关系
人和地理环境是相互联系的,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观,是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受地理环境制约,又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黄土高坡高原的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西北荒漠地区得到控制,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开始在内地出现,石油的开发,矿藏的开采,铁路四通八达……人类活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自然环境。自然界几乎以同样的规模和程度反作用于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方面,违背自然规律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阐明人地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环境观、资源观,是地理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地理教学中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对于培养正确的地理思维和世界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0261.html
作者/王忠
摘 要: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科学思想方法。地理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材料,它对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起着积极的作用。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的教育,也是中学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地理教学;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关系
一、多种地理现象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
多种多样的地理事物,千变万化的地理现象,它们都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地表有宽广低平、起伏和缓的平原;有峰峦叠嶂、坡陡谷幽的山地;有沙丘连绵、砾石堆积的荒漠、戈壁;有低洼、冷湿积水的沼泽……地表形态各种各样。地球上有些地方终年炎热多雨,四季花开不断。有些地方气候严寒、烈风暴雨,一片银装素
裹……各地气象万千。世界上有些地区人口稠密,城镇众多,厂房林立,交通繁忙、经济发达;有些地区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有些地方良田万顷,沃野千里,农业发达……各地经济发展有异同。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各地不同的区域特征无不说明各种事物和现象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
二、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
世界上没有一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静止的,各种地理现象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地球的自转、公转,火山喷发、地震、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山体的上升、岩石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固结成岩;潮起潮落,河川径流。森林的采伐和更新,矿藏开发,荒原成良田,天堑变通途。
地球在运动,地壳在演变,气候在变化,河流在变迁,社会在变革,经济在发展,地球环境在变化,人类在改变着地球环境。
三、地理对象的空间性和时间性是运动着的地理事物的存在形式
地球运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的。在空间上地球处于特定的公转轨道位置上,有一定的日地距离;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公转自转周期,从而形成了年和日的概念。地理坐标——经纬网的确定,地球表面方位——东西南北的确定,时区的划分,地方和区时的确定,五带和四季的划分,都是以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为前提的。
四、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各地地理现象不是彼此孤立的。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地理环境系统。地形影响气候、河流和动植物,影响人类的活动。而不同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外力,对地形又有着不同的塑造作用。地理学科要求通过分析综合地理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地理区域特征及其成因。唯物辩证法把因果关系看作是普遍的、合乎规律的联系形式之一。
五、对立统一是地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内外力的对立统一,推动着地形的发展变化。内力使地球表面形态趋向高低不平,而外力使陆地表面形态趋于平坦,这两种作用同时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面貌。从全局看,长远看,内力是促使地形变化的主导因素,但是在局部地区,在一定阶段,外力也可以处于支配地位。
华北平原地壳的不断下降,黄河、海河等河流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堆积,产生明显的补偿作用,巫山一带地壳的间歇性抬升,长江强烈下切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冷暖气团的交锋、气流的升降、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大陆自然带分布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经济部门之间和经济地区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无不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对立统一的。对立面的矛盾是地理事物发展的源泉,地理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阐明地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六、正确阐明人地关系
人和地理环境是相互联系的,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观,是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受地理环境制约,又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黄土高坡高原的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西北荒漠地区得到控制,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开始在内地出现,石油的开发,矿藏的开采,铁路四通八达……人类活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自然环境。自然界几乎以同样的规模和程度反作用于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方面,违背自然规律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阐明人地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环境观、资源观,是地理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地理教学中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对于培养正确的地理思维和世界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