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历史论文 >> 正文

注重史实 突出综合 强调创新


——评1999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及学生答卷
    适应于21世纪社会和高校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配合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启动,1999 历史高考试题在保持近几年来历史高考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历史学科主体知识与历史学科能力相结合的考 查方向,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对试卷结构作了调整,体现了注重史实、突出综合能力、强调创新意识、加强 学科联系和强化文字功能等特点。这对今后高考改革和中学历史教学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试卷评析
    纵观1999历史高考试题,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和特点。
    1.试卷内容调整 题型设计简约 试卷内容和题型的调整,是高考命题改革的重要表现。1999历史高考试 题,在试卷结构和题型设置方面有了较大变化。
    表一 1998年和1999年试题题型结构、内容结构之比较 题型 年度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合计
    分值 比例 分值 比例 分值 比例 比例 题量 单选 1998年 12 8% 21 14% 18 12% 34% 34
    1999年 16 10.7% 32 21% 26 17.3% 49.3% 37 多选 1998年 9 6% 15 10% 6 4% 20% 10
    1999年 0 0 0 0 0 0 0 0 材料 1998年 0 0 24 16% 12 8% 24% 3
    1999年 11 7.3% 13 8.7% 12 8% 24% 3 问答 1998年 17 11% 0 0 16 10.7% 22% 2
    1999年 13 8.7% 14 9.3% 13 8.7% 26.7% 3 合计 1998年 38 25% 60 40% 42 34.7% 100% 49
    1999年 40 26.7% 59 39.3% 51 34% 100% 43
    1999历史高考试题,在内容和题型结构上的特点是:第一,基本符合今年《考试说明》的规定,在题量和 分值比例上对中古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作了微调,中古史高出规定比例2.5分, 这从命题的随机 性来说是允许的。
    第二,适度调整了客观主观题的比重。将1998年的81 分、 占全卷54%的客观题降为74分、约占49%;将 69分的主观题扩大为76分;同时提升了问答题的分值,由33分增为40分。这种变化,符合国家教委关于推进素 质教育和加强综合能力及应用能力的要求。
    第三,题型设置大大简约。在命题研究和命题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根据题型设置应充分体现简约的原 则,今年又取消了师生普遍厌倦而思维含量过低,区分度和难度不易控制的多项选择题。整个试卷由单选、材 料解析、问答三种题型构成,这是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历史高考最简约的试卷。试卷简明、利落、长度适中,命 题专家所企盼的“题型与题目内容完美结合”的理想目标基本达到了。这也为能力考查和思维扩展提供了更广 阔的时间和空间。
    此外,在知识考查覆盖率和政治、经济、文化比例方面也略有调整。以章计算,1999年覆盖率是59%,比 1998下降了2%。 政治史的比重也略有增加,文化史比重有了明显降低。这些微调,符合1999《考试说明》关 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
    2.依托教材 突出史实 在考查内容方面,今年的试题体现了对教材的依托,突出了对史实的考查。题目 不偏不怪,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情景设计,人为提高理解难度等现象。大量的题目是考查知识的准确记忆,仅 从选择题来看,这方面的题目达14道。其他题型中,也适当加大了史实考查的含量,通过直接、间接或隐含等 考查方式,从质和量方面,强化了对史实的考查。试题的这一变化,对于廓清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迷惘,纠正高 考复习忽视史实、过分强化虚假能力等做法是必要的。应该看到,在能力研究和探索中,我们已取得了很大成 效。但在知识和能力关系上,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一定误区和偏误。例如,有的题目设计与高中 教学的要求严重脱节,失却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有的题目过分强调理论认识和理论概括,史实含量低,人 为割裂了能力与知识的有机关系;还有的过分强调情景的重新设计,由命题者的一家之言取代了公认的定论, 使之成为近似文字游戏之作。在高考复习中,大搞题海战术,冷落了教材;形成了教学中竭力拔高的现象,客 观上强化了应试倾向。对这些弊端,命题专家已开始有了清醒的认识,刘péng@①在有关文章中曾作过专 门阐述。高考试题评价报告也曾提出,史实的考查“永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这些并未引起应 有的重视。1999高考的这方面的变化,不啻是向我们敲起了警钟,提醒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应注重教材和史实 的掌握,摆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真正做到二者的并重。
    3.加大思维力度 强化创新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向教育提出的人才要求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 有创新和革新意识。有无创新能力,是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正如江泽民所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年的试题,在这方面加大了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 。很多题目都从激发考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需要立意、命题,题目的要求和设问灵活,有利于考生发散性思维的 激发,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分值最大的“洋务运动题”,改变了以往问答题的解答思路,提出了基本肯 定或基本否定两种回答思路,并明确提出“本题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一种说法,或有别的看法 ,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得分。”此题鼓励考生大胆思维、创新,在创新思想和独立思考的培养方面迈出了新 的步伐,也大大推进了题目的开放性。
    4.加大综合 注意渗透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格外迫切。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提出了中学教育 要加强综合性、互用性内容的要求。在保送生考试中,直接开始了综合能力的测试。今年的历史试题,在这方 面也作出了探索和努力,加强了学科内部和学科间联系的考查。在题目的设计中,注意知识、能力、理论、思 维诸要素的立体考查;另外,更加注重了历史与地理、政治、语文等相关学科的关联、渗透和迁移。其中,特 别加强了历史地理的考查,选择题中的2、3、32题都是直接考查空间概念的。问答题的“德国题”,以德国版 图和控制区域的三幅地图作为题干和切入点,不仅使题目设计新颖,更体现了历史的时空观。以上内容,突出 了历史空间概念的教学,体现了历史与地理学科的联系和渗透,说明了新形势下大文科的综合性。今年试题的 这一特点,既是知识经济时代学科间交叉渗透转换的反映,也是历史、地理、政治相关学科知识结构、思维方 式、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测试方面相互呼应的体现。就大文科来说,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意识,这 三个维度构成了社会科学的基本结构。相关学科间既有兼容性,又有关联性,将来的高考对此将有充分反映, 1999历史命题对此已作出了新的尝试,这对今后的综合能力测试和3+综合测试将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5.贴近教学实际 大幅度降低难度 试题的难度既是评价试卷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广大师生关注的焦点 。从近几年的历史高考看,命题专家对此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经验型的命题方式和缺乏科学 测试手段的现实,使难度成为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
    表二 1995—1999年高考历史试题难度比较表 年份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注) 难度 0.46 0.57 0.55 0.52 0.64 平均分 69.00 85.47 81.85 77.55 96.5 注:其中1999年为山东省抽样统计
    表三 1996—1999年高考历史分类难度表 年份 单选 多选 填空 材料处理 问答题
    1 2 3 小计 1 2 3 小计 1996 0.74 0.44 0.59 0.60 0.56 0.68 0.61 0.52 0.29 0.41 1997 0.64 0.37 0.54 0.64 0.60 0.69 0.64 0.50 0.45 0.48 1998 0.60 0.30 0.63 0.64 0.72 0.66 0.46 0.39 0.43 199

注重史实 突出综合 强调创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034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历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