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规格不同模式:高中毕业会考的改革走向
0年第2期;《会考实施促进了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发展》,《会考》2000年第3期。)中所指出的:“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的潜力的主体性的发挥。每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和得到发展,不仅需要基础性的知识和一般能力,更需要有对环境变化的判断能力;在多种可能性面前的选择能力;把握时机,敢于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决策能力;积极适应环境变化、主动改造环境和不断超越自身局限性的意识发展和决策能力。”她接着写道:“教育需要进行理想新人的设计。新人形象中与以往培养目标相比,有三方面突出的区别:其一,认知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有善于捕捉、组织和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善于对自己各种需要、能力、思维品质与策略、态度和行为等进行反思的能力;根据反思的结果自觉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立体、动态、多元统一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体悟人生与生命的内省思维能力;其二,道德面貌方面。要求学生在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崇高神圣感,成为既有理想和抱负,又能处理好个人与群众关系,愿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贡献的未来新人。其三,精神面貌方面。要求学生自信、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有承受挫折、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热爱生命,能在改变和完善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这是一种新的素质风。它显然不是片面的知识灌输,而是“基础学力”的一种概括表述,新的素质观亦即新的基础学力观、新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探讨高中教育的共性,那么,不断趋近这些目标就是一种带有共性的规格。通过有效的引导和管理,通过文化课的考试考查,以促进高中教育主要是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等,将逐步形成这些素质,保证高中毕业水平的规格方向。
普通高中表达其相同规格的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外语(英、日、俄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文艺、体育、综合社会实践,5至10年内还要增加信息技术课。(注:《光明日报》,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新的高中必修课、选修课课程体系,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湖北教育厅《关于调整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改进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意见》[鄂教基(2000)014号]中指出:要加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学科的教学,突出其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会考设置考试内容必须注重必修课一定水平的考核与检测,因为这是保证高中毕业生达到相应规格的有效保证。
高中毕业会考的同一规格中形成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指出:“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他还指出:教育“一方面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又要面向广大农村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培养大量急需的各种中级、初级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注: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2000年2月1日。)高中阶段教育中还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不只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传统教育观念往往把人才等同于全才,把“全面发展”曲解成“全科平均发展”,要求学生样样学,样样精。现代教育观念认为,人才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层次性。正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所指出的:“从新世纪开始,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培养一大批急需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专业人才”。《建议》还指出:“必须从战略高度,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培养和造就一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各级各类领导人才队伍。”
《建议》是综观世界潮流,立足中国国情,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指导全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我们从中可以理解,未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代人共同在一个时空中团结拼搏而开创的。同时,具有多种经济成分的国度需要不同的人才去适应不同的需要,在奉献和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和服从祖国统一。它需要牺牲一些人的利益甚至局部利益去实现“跨跃式”发展,根据中国现在国力,高中课程设置在“社会需求”、“个人发展”和“学科体系”三个价值取向中。“社会需求”在教育中比较突出是应当的甚至是必然选择。在与高中毕业会考模式密切相关的课程结构设计中,中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学科结构”,宏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学科群”。一般认为,影响学科构成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各门学科相辅相成学科群;二是教育目标,对于学科或学科群来说是作为一种赋予价值比重因素在起作用的,前者是恒定性因素,后者是可变性的因素。课程史表明,课程目标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课程目标变了,学科构成也就随之变化。国外学者认为可以构成由四种学科群组成的课程结构。这就是:基础学科群(语文、数学);实质学科群(社会、理科);表述学科群(音乐、美术);技术学科群(体育、技术、家政)。它们彼此具有等价性。”(注:钟启泉:《试论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的教育学模型》,《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学科作为一个时代的社会产物,它的种类、组织、内容,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科经历了不断分化、综合的过程,这说明学科构成的不惟一性。仅就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而言,多种模式会考对应多种高等专业教育已成为必要,每年的高校招生,对艺术类、体育类、外国语小语种的招生考试就有相当分量的专业课测试或面试,这只是对必不可少、不同模式的门类的一种补充测试,还有一些专业门类隐含的专业性和不同知识构成的需要被我们长期忽略,使我们常常说的“用不同尺度去丈量不同人才”的愿望长期成为空想。必修课也不是对每个人特别是每个对应于未来各地各类需要群体都是每个学科一个标准。事实上,同一标准各学科的教学的达到率也是迥异,这并不妨碍各种人群中日后都产生拔尖人才和卓有奉献的劳动者。卢梭曾经用“农夫那样劳动、哲人那样思考”的人来表达他所追求的教育理想。他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出生到1岁的“感觉时期”,至12岁左右的“了解自然与事物的时期”,至15岁左右的“理性觉醒时期”。这意味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含图像经验和文字信息)抑或理论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卢梭划分的三个时期说明人的发展的不同年龄段都是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理论思维三者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而我国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毕业这一“了解自然与事物的时期”却存在很大的缺陷。我们分析我国传统的课程所提供的经验成分,处于两端的直接经验与理论思维都是欠缺的,仅仅突出了图像和文字信息,如电教、图像、教科书、报刊杂志等,直接经验与理性思维在经验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却微乎其微。这样,造成间接经验膨胀、直接经验萎缩、理论思维贫弱的弊端。这种教育方式造成的偏颇的经验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去太远。不同的高中毕业会考模式对整体上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将产生多大的效果,必然产生理论和实践的积极意义。
基础学科 《同规格不同模式:高中毕业会考的改革走向(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0443.html
普通高中表达其相同规格的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外语(英、日、俄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文艺、体育、综合社会实践,5至10年内还要增加信息技术课。(注:《光明日报》,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新的高中必修课、选修课课程体系,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湖北教育厅《关于调整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改进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意见》[鄂教基(2000)014号]中指出:要加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学科的教学,突出其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会考设置考试内容必须注重必修课一定水平的考核与检测,因为这是保证高中毕业生达到相应规格的有效保证。
高中毕业会考的同一规格中形成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指出:“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他还指出:教育“一方面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又要面向广大农村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培养大量急需的各种中级、初级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注: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2000年2月1日。)高中阶段教育中还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不只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传统教育观念往往把人才等同于全才,把“全面发展”曲解成“全科平均发展”,要求学生样样学,样样精。现代教育观念认为,人才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层次性。正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所指出的:“从新世纪开始,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培养一大批急需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专业人才”。《建议》还指出:“必须从战略高度,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培养和造就一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各级各类领导人才队伍。”
《建议》是综观世界潮流,立足中国国情,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指导全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我们从中可以理解,未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代人共同在一个时空中团结拼搏而开创的。同时,具有多种经济成分的国度需要不同的人才去适应不同的需要,在奉献和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和服从祖国统一。它需要牺牲一些人的利益甚至局部利益去实现“跨跃式”发展,根据中国现在国力,高中课程设置在“社会需求”、“个人发展”和“学科体系”三个价值取向中。“社会需求”在教育中比较突出是应当的甚至是必然选择。在与高中毕业会考模式密切相关的课程结构设计中,中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学科结构”,宏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学科群”。一般认为,影响学科构成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各门学科相辅相成学科群;二是教育目标,对于学科或学科群来说是作为一种赋予价值比重因素在起作用的,前者是恒定性因素,后者是可变性的因素。课程史表明,课程目标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课程目标变了,学科构成也就随之变化。国外学者认为可以构成由四种学科群组成的课程结构。这就是:基础学科群(语文、数学);实质学科群(社会、理科);表述学科群(音乐、美术);技术学科群(体育、技术、家政)。它们彼此具有等价性。”(注:钟启泉:《试论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的教育学模型》,《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学科作为一个时代的社会产物,它的种类、组织、内容,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科经历了不断分化、综合的过程,这说明学科构成的不惟一性。仅就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而言,多种模式会考对应多种高等专业教育已成为必要,每年的高校招生,对艺术类、体育类、外国语小语种的招生考试就有相当分量的专业课测试或面试,这只是对必不可少、不同模式的门类的一种补充测试,还有一些专业门类隐含的专业性和不同知识构成的需要被我们长期忽略,使我们常常说的“用不同尺度去丈量不同人才”的愿望长期成为空想。必修课也不是对每个人特别是每个对应于未来各地各类需要群体都是每个学科一个标准。事实上,同一标准各学科的教学的达到率也是迥异,这并不妨碍各种人群中日后都产生拔尖人才和卓有奉献的劳动者。卢梭曾经用“农夫那样劳动、哲人那样思考”的人来表达他所追求的教育理想。他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出生到1岁的“感觉时期”,至12岁左右的“了解自然与事物的时期”,至15岁左右的“理性觉醒时期”。这意味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含图像经验和文字信息)抑或理论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卢梭划分的三个时期说明人的发展的不同年龄段都是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理论思维三者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而我国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毕业这一“了解自然与事物的时期”却存在很大的缺陷。我们分析我国传统的课程所提供的经验成分,处于两端的直接经验与理论思维都是欠缺的,仅仅突出了图像和文字信息,如电教、图像、教科书、报刊杂志等,直接经验与理性思维在经验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却微乎其微。这样,造成间接经验膨胀、直接经验萎缩、理论思维贫弱的弊端。这种教育方式造成的偏颇的经验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去太远。不同的高中毕业会考模式对整体上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将产生多大的效果,必然产生理论和实践的积极意义。
基础学科 《同规格不同模式:高中毕业会考的改革走向(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