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研究普通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述评
2、6、7、8、9 等六条能力,考查之全面,可见一斑。而且,自材料解析题渗入问答题后,问答题又增加了考查处理材料方面 的能力。于是有的问答题可以考查九条能力中的七、八个方面。填空题一般只是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 力,上述示例中三道填空题的能力要求仅涉及九条中的1、2两条,说明其考查功能较差,发掘余地极为有限。 于是近年命题时,便以降低地位,减少分值的办法处理。1994年新科目组填空题15分,占全卷的10%,1995年调 至10分,仅占全卷的6.6%,比之1984年填空题占全卷的40%来说,下降幅度之大着实惊人。
再次,高度重视材料的价值,通过多种类型的历史材料题(包括材料解析题、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问答 题等),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历史认识的突出特点是,历史认 识者必须通过史料(包括文献资料和文物古迹等)这一中介去能动地认识客观存在却已逝去的历史对象。因此 依据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经分析思考,形成对历史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这是历史思维区别于其他思 维的根本之处。近年,命题者把握住历史思维的这一基本特征,发展材料解析题,并使之渗入选择题和问答题 ,从而使试题的学科特点鲜明,学科能力考查的强度加大。
此外,注意科际结合,从“大文科”的角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一 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无所不包,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不仅需要 历史知识,还需要语文、政治、地理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还需要运用在其他学科中培养起来的能力。如阅读 历史材料的能力,实际上主要靠语文课培养。近年的历史试题注意了历史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大文科”味道 颇浓,这就大大加强了对考生能力考查的广度。
最后,开始着手改进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以适应能力考查的需要。题活,考生自然要活答,但如果评分 时给予死判,则必然违背命题改革的初衷。所以,1994年的“墨子题”推出了层次评分法,1995年的陈启沅题 推出了多角度评分标准。这种办法实际上是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导向性质,意义不可低估。在一 定程度上,它反映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编制改革的方向。
注重以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是近年历史试题的特点,也是今后历史命题改革的发展趋势。 可以断言,历史命题改革将沿着此方向继续推进下去。
三、对改革的评价与建议
对于18年、尤其是近年的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各方面都有评价。
命题者及主管部门或相关组织有“自我”评价。如国家教委考试命题中心在《1993年高考历史试卷评价报 告》中写道:“1993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题,努力体现《考试说明》所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在形式和内容的和 谐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方面,开始趋于成熟和完美的境地;在发掘试题的考查功能和加强学科能 力考查方面,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基本完成这一古老学科的考试由知识考查为主到知识能力并重的 转变。”[6]对于1994年的试题,高考历史科试卷评价组的看法是:“199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历史科的命 题,依据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坚持“两个有利”原则,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进一 步发掘试题的测试功能,适当地调整试题的结构和考查内容,加大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从而顺应了在高 中毕业会考基础之上的高考的需求,较好地体现选拔性考试的特点。”[7]从上引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 者及主管部门或相关组织对历史命题改革评价颇高。
从公开发表的文章看,试题研究者对近年的命题改革也持肯定态度。如叶尚志、方宝璋认为:“1994年普 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包括参考答案及评分办法)加强了学科专业能力的考查,其方向是对 的。”[8]李军、黄牧航认为:“今年(1994年)全国普通高考的历史试题,进一步体现《考试说明》所提出的 原则和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结合臻于完美和成熟,尤其是在学科能力考查方面,显然作了显著的增强。这既有 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亦将大大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9]对于1995年的试题,有的研究者评价说:“与前 几年试题相比较,1995年历史试题的稳中求变的“变”更具新意,更符合中学历史教学正逐渐提高的学科能力 要求的实际”。[10]与此同时,试题研究者们也对试题的诸多方面提出了批评和改进的建议。
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是如何评价的呢?总的说来,意见尚未统一。一部分教师基本上同意试题研究者上述意 见,但认为国家教委考试命题中心对1993年历史试题的评价偏高。一部分教师对近年历史试题意见较大,他们 认为1994—1995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偏深偏难,改革超前于其他学科,使高考历史平均成绩连续几年低于其他学 科,使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师处境困难。这些看法感情色彩较浓,一般难于公开发表,但流布面却相当广, 也值得注意。
笔者认为,18年来,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运行轨迹是正常的,近年改革的方向是对头的,加快改革步伐和 加大改革力度是必要的可行的。这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论证,而且,初步的实践也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
从理论上看,在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及其体系教学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基本 趋势。历史命题改革以加强学科能力、尤其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为发力点,显然顺应了这一大趋势。又如,历 史认识、历史研究、历史教学与历史考试虽然各有其规律,但在以材料为依据,能动地重构和反省历史,以获 得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因此,近年的历史命题改革把发展材料解析题并使之向其他题型渗 透、迁移,以加强思维能力考查的力度作为重要的思路,也是正确的可行的。
从实践上看,历史命题改革的积极作用已在许多方面显示出来了。首先,它改变了高考历史试卷的面貌, 使之显示出鲜明的学科特点,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为素质好、潜能大的考生提供显示才能的舞台,使他人取 得优良的考试成绩,获得深造的机会。而对于那些靠记忆背诵获得一些、甚至是数量可观的历史知识的考生来 说,面对试题却是愁眉苦脸,难以下笔。这就表明,经过改革的高考历史试题更加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 生。其次,通过命题改革,相当充分地暴露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以及错误,促使教材编写 者和研究者深入考虑教材内容更新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中历史教材改革。最后,命题改革还暴露了我国 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宏观上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促进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的发展。从方法看,我国历史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以“注入式”、“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点点滴 滴的历史知识和教材上的现成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历史,应付层出不穷的考试。而这 是与愈来愈注重学科能力考查的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背道而驰的。随着命题改革的深入,历史教师陈旧的教学方 法和学生陈旧的历史学习方法的弊端就暴露无遗了。严峻的事实使人惊醒,中学历史教学界的一批有识之士奋 起呼唤历史教学改革。新一轮的历史教学改革正在酝酿之中。由于新一轮的历史教学改革是在高考历史命题改 革的推动下发端起动的,因而有不同于上一轮改革的特点。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历史教学改革是初中动高中 不动,新一轮改革的走向则不然,高中也会动起来,而且高三会成为龙头,高三文科班历史教学改革将促进整 个高中并带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在看到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多方面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必讳言近期改革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负影响。 比如,试题是活了,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除少数地方外,总的来说还是死的,于是活的题目与死的参考答案 之间的矛盾显得很突出,这就使高中文科班历史教学进退两难。试题活了,考生的答法自然“花样百出”,参 考答案又不能适应这种多样性,评卷者只得“灵活掌握”,评分误差增多,评卷者的信度逞下降趋势就在所难 免了。无论怎么说,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实际上是提高了,学科平均成绩是下降了,在文科各科中居于末 位,使历史教师成为“众矢之的”,所受压力加大,积极性受到影响,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此外,由于历史 高考愈来愈重理论,时间一长,历史教学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出现重理论轻史实,以“论”代 “史”,把中外历史讲成社会发展史,把历史课变成政治理论课呢?一些历史教师有这样的担心,也不是毫无 道理的。
基于上述看法,笔者认为今后应按照已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按已形成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把高考历史 命题改革推进下去。在这一点上,绝不能动摇,更不应回头。与此同时对改革中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必 须高度重视,并设法妥善地加以处理和解决。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 《命题研究普通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述评(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0453.html
再次,高度重视材料的价值,通过多种类型的历史材料题(包括材料解析题、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问答 题等),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历史认识的突出特点是,历史认 识者必须通过史料(包括文献资料和文物古迹等)这一中介去能动地认识客观存在却已逝去的历史对象。因此 依据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经分析思考,形成对历史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这是历史思维区别于其他思 维的根本之处。近年,命题者把握住历史思维的这一基本特征,发展材料解析题,并使之渗入选择题和问答题 ,从而使试题的学科特点鲜明,学科能力考查的强度加大。
此外,注意科际结合,从“大文科”的角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一 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无所不包,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不仅需要 历史知识,还需要语文、政治、地理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还需要运用在其他学科中培养起来的能力。如阅读 历史材料的能力,实际上主要靠语文课培养。近年的历史试题注意了历史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大文科”味道 颇浓,这就大大加强了对考生能力考查的广度。
最后,开始着手改进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以适应能力考查的需要。题活,考生自然要活答,但如果评分 时给予死判,则必然违背命题改革的初衷。所以,1994年的“墨子题”推出了层次评分法,1995年的陈启沅题 推出了多角度评分标准。这种办法实际上是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导向性质,意义不可低估。在一 定程度上,它反映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编制改革的方向。
注重以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是近年历史试题的特点,也是今后历史命题改革的发展趋势。 可以断言,历史命题改革将沿着此方向继续推进下去。
三、对改革的评价与建议
对于18年、尤其是近年的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各方面都有评价。
命题者及主管部门或相关组织有“自我”评价。如国家教委考试命题中心在《1993年高考历史试卷评价报 告》中写道:“1993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题,努力体现《考试说明》所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在形式和内容的和 谐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方面,开始趋于成熟和完美的境地;在发掘试题的考查功能和加强学科能 力考查方面,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基本完成这一古老学科的考试由知识考查为主到知识能力并重的 转变。”[6]对于1994年的试题,高考历史科试卷评价组的看法是:“199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历史科的命 题,依据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坚持“两个有利”原则,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进一 步发掘试题的测试功能,适当地调整试题的结构和考查内容,加大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从而顺应了在高 中毕业会考基础之上的高考的需求,较好地体现选拔性考试的特点。”[7]从上引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 者及主管部门或相关组织对历史命题改革评价颇高。
从公开发表的文章看,试题研究者对近年的命题改革也持肯定态度。如叶尚志、方宝璋认为:“1994年普 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包括参考答案及评分办法)加强了学科专业能力的考查,其方向是对 的。”[8]李军、黄牧航认为:“今年(1994年)全国普通高考的历史试题,进一步体现《考试说明》所提出的 原则和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结合臻于完美和成熟,尤其是在学科能力考查方面,显然作了显著的增强。这既有 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亦将大大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9]对于1995年的试题,有的研究者评价说:“与前 几年试题相比较,1995年历史试题的稳中求变的“变”更具新意,更符合中学历史教学正逐渐提高的学科能力 要求的实际”。[10]与此同时,试题研究者们也对试题的诸多方面提出了批评和改进的建议。
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是如何评价的呢?总的说来,意见尚未统一。一部分教师基本上同意试题研究者上述意 见,但认为国家教委考试命题中心对1993年历史试题的评价偏高。一部分教师对近年历史试题意见较大,他们 认为1994—1995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偏深偏难,改革超前于其他学科,使高考历史平均成绩连续几年低于其他学 科,使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师处境困难。这些看法感情色彩较浓,一般难于公开发表,但流布面却相当广, 也值得注意。
笔者认为,18年来,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运行轨迹是正常的,近年改革的方向是对头的,加快改革步伐和 加大改革力度是必要的可行的。这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论证,而且,初步的实践也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
从理论上看,在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及其体系教学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基本 趋势。历史命题改革以加强学科能力、尤其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为发力点,显然顺应了这一大趋势。又如,历 史认识、历史研究、历史教学与历史考试虽然各有其规律,但在以材料为依据,能动地重构和反省历史,以获 得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因此,近年的历史命题改革把发展材料解析题并使之向其他题型渗 透、迁移,以加强思维能力考查的力度作为重要的思路,也是正确的可行的。
从实践上看,历史命题改革的积极作用已在许多方面显示出来了。首先,它改变了高考历史试卷的面貌, 使之显示出鲜明的学科特点,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为素质好、潜能大的考生提供显示才能的舞台,使他人取 得优良的考试成绩,获得深造的机会。而对于那些靠记忆背诵获得一些、甚至是数量可观的历史知识的考生来 说,面对试题却是愁眉苦脸,难以下笔。这就表明,经过改革的高考历史试题更加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 生。其次,通过命题改革,相当充分地暴露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以及错误,促使教材编写 者和研究者深入考虑教材内容更新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中历史教材改革。最后,命题改革还暴露了我国 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宏观上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促进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的发展。从方法看,我国历史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以“注入式”、“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点点滴 滴的历史知识和教材上的现成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历史,应付层出不穷的考试。而这 是与愈来愈注重学科能力考查的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背道而驰的。随着命题改革的深入,历史教师陈旧的教学方 法和学生陈旧的历史学习方法的弊端就暴露无遗了。严峻的事实使人惊醒,中学历史教学界的一批有识之士奋 起呼唤历史教学改革。新一轮的历史教学改革正在酝酿之中。由于新一轮的历史教学改革是在高考历史命题改 革的推动下发端起动的,因而有不同于上一轮改革的特点。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历史教学改革是初中动高中 不动,新一轮改革的走向则不然,高中也会动起来,而且高三会成为龙头,高三文科班历史教学改革将促进整 个高中并带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在看到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多方面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必讳言近期改革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负影响。 比如,试题是活了,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除少数地方外,总的来说还是死的,于是活的题目与死的参考答案 之间的矛盾显得很突出,这就使高中文科班历史教学进退两难。试题活了,考生的答法自然“花样百出”,参 考答案又不能适应这种多样性,评卷者只得“灵活掌握”,评分误差增多,评卷者的信度逞下降趋势就在所难 免了。无论怎么说,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实际上是提高了,学科平均成绩是下降了,在文科各科中居于末 位,使历史教师成为“众矢之的”,所受压力加大,积极性受到影响,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此外,由于历史 高考愈来愈重理论,时间一长,历史教学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出现重理论轻史实,以“论”代 “史”,把中外历史讲成社会发展史,把历史课变成政治理论课呢?一些历史教师有这样的担心,也不是毫无 道理的。
基于上述看法,笔者认为今后应按照已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按已形成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把高考历史 命题改革推进下去。在这一点上,绝不能动摇,更不应回头。与此同时对改革中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必 须高度重视,并设法妥善地加以处理和解决。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 《命题研究普通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述评(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