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历史论文 >> 正文

把握好跨度与深度


第二轮专题复习是完全打破教科书原有知识体系而进行的归类复习。宏观上以历史时期或国别为线索总结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此谓之跨度。微观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规律等,此谓之深度。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跨度是指它形成、确立、巩固、强化、灭亡的过程,深度是指用历史的、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及阐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它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可见,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跨度在于认识现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质;跨度重在叙述过程,深度着于探索规律。因此把握好跨度与深度不仅是培养高中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培养高中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本质、探索规律,把握时代特征,形成学科能力的过程。

把握好跨度与深度也是适应高考试题特别是问答题变化的趋势。近几年“大跨度”与“小切口”兼顾已成为高考问答题的一大特色。例如1992年第49题对孙中山、中国共产党斗争探索的考查,既有跨度(1912—1956),也有深度(结果不同的原因)。第50题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考查,跨度表现为1857—1947,深度表现为原因、特点的分析上。1994年对维新思想和启蒙思想的对比,时间跨度100多年,空间跨度相距万里,对原因的探索又有相当的深度。1995年对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考查,也属此类。这一现象恰恰体现了高考在知识考查的同时,加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趋势和方向,因此,只有把握好跨度与深度,才能真正做到以史得论,以论统史,史论结合,也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历史教学的困境。

综上所述,二轮复习把握好跨度与深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把握呢?我的做法是:

运用导学法处理跨度。跨度是深度的基础,没有牢固扎实的基本史实作依托就无从谈深度的处理。为此二轮复习中,复习每一专题我都刻印导学提纲。以时间或国别为线索,提示出该专题的主要内容,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顺提纲来阅读教材,把散见于教科书各部分的内容,填写抄记在提纲上,使之结构完整,脉络清楚,内容充实。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加强了对教材的学习,强化了知识的记忆,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运用导学法比发现成的提纲背一背,或教师逐条逐项讲一讲,效果好得多。

确定能力目标。处理深度就是对基本史实的再认识,深分析,而这一过程的开展必须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作指导。为此我在各专题练习中都确定能力目标。例如在中国古代政治史复习中确立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用于阐释社会形态更替、自然经济与专制集权)、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用于阐释分裂、统一)、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用于分析王朝灭亡)的目标。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中确立了用历史的、阶级的方法分析统治者调整政策的目标。围绕这些目标,我对提纲内容精讲点拨,深化对基本史实的学习。

精选精练题目。除围绕目标精讲点拨以外,我把精选精练问答题作为处理深度的关键。我精心选取那些理论层次高,史实内容丰富,历史概念准确,涉及学科能力因素较为全面,有利于展示思维个性的题目处理深度,作为击中目标的“子弹”。例如在中国古代政治史复习中,为认识分裂与统一,我选了这样一题:

王夫之说:“天下之势,一离一合,一治一乱而已……宋自建隆(太祖年号)息五代之凶危,登民于席。自熙宁(神宗年号)以后,法以败坏,民以不康。”试结合这一时期的史实,分析评论五夫之的历史观。

该题涉及五代十国割据混战,周世宗改革,南方经济发展,宋初结束割据,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亲宋加强中央集权导致的兵多、官多、财匮和王安石变法等史实。通过对这些史实的分析,使学生看到“乱”中有“治”的因素,“治”中也存在“乱”的成份,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人类历史是在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的过程中发展的,后世胜过今世,从而批判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

跨度与深度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指引下,又不断拓深对史实的学习和认识,便是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提高,而这也正是二轮复习的核心所在。为此我首先注意加大练习题的讲评力度。在练习题的讲评中,我总是努力避免就题论题的低层次作法,力求拓展讲评宽度,发掘讲评深度,增加讲评厚度,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讲一道题还要再多作几个假设,更换几个条件,改动几个限定,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对类似题目进行比较区分,还要进一步揭示与教材的联系。以上面的题目为例,认识了分裂与统一、治与乱以后,我又引导学生假如用秦汉、隋唐、明清历史评论,你将怎样组织史实?假如用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来评论,又将怎样作答?最后追问学生通过这众多史实的分析,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毫不费力地得出这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样就把史实与理论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再深入一步。

为了强化复习效果,每专题我都要求学生写出专题小结。通过自己的创造思维,运用富有总结性的语言,对专题涉及的基本史实进行再加工,再认识,使跨度与深度完美结合,有机渗透。例如学习《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民族解放运动》一专题,有位同学写道:

历史充满了辩证法。这些曾作为资本原始积累手段的殖民掠夺,给资产阶级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罪恶。同时它给东方国家和民族的不仅有灾难,也有发展的契机。历史的发展不以殖民者的愿望为转移。觉醒的东方被压迫民族的人民掀起了一次次的斗争,最终摧毁了压在他们头上的几个世纪的沉重枷锁。然而,帝国主义者不甘心自身利益的丧失,仍挥舞强权政治的大棒来干涉世界各国内政,特别是以操纵国际市场,维持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来阻碍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振兴。他们的美梦必将随着第三世界争取国际新秩序斗争的胜利而破灭。因为建立在剥削基础之上的繁荣是永久不了的,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在这段通畅的文字里,充满了哲理,闪烁着思维的火花,显示了学生对教材史实的细致掌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熟练运用和语言功底的扎实、娴熟。我经常在班内“发表”同学们的这些作品,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同学们互相批改,互相传阅,共同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无论是哪轮复习,都必须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只要瞄准高考,更新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把握好跨度与深度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098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历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