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
谈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
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米瑞霞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14-02
新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基础性、社会性、文化性和发展性,其中高中化学课程理念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宽广的选择空间、更深刻的人文内涵、更多样的评价方式、更自立的探究活动、更扎实的教学研究、更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
一、新课程教学更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性1.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在学习活动中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帮助针对性要强,对于学有余力并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在课后继续学习,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学习化学的天赋。
2.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进行教学的基础。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化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引导学生掌握书本中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迁移,能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重视演绎推理的运用以及与横向知识的联系,确保自己的教学能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前面学习的知识能为后一步学习提供基础,使新的教学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之上,并能逐渐有所提高。
3.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二、新课程对教师教学习惯上的挑战
以往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上讲什么、怎样讲,讲的深、广、多、少,对学生的要求严、宽、紧、松等等,主动权始终在教师手里。尽管过去己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但是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传统教学方式的稳定性,除了因为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教出发,容易被教师接受外,还因为教师视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并且教学上存在着明显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够进入程序化的教学中,甚至还可以参照一些现成的教案进行教学这种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已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肯定不够他享用终身。如何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一定数量的必要的学习,不仅学会了这些知识,更重要是从中培养了学习知识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做一个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日标,并寻求和选择达到日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
(2)做一个发现问题的引导者。新课程计划中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3)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当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观察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观察、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一个好的教师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直接事事干涉,热衷于做裁判员。
(4)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的、具有安全感的学习气氛。如果教师仍坚持课堂上一言堂的权威阐述方式施教,会直接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应由权威者变成学生的朋友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三、课程标准更要求使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发展
1.注意化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科学的物质观的同时,也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帮助他们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化学与社会文明进程的联系。例如:讲化石燃料这一节时,使学生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但它们都是不能再生的,而且由于广泛的使用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增强学生的能源危机意识,深刻认识积极开发清洁新能源的重大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结合。
2.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通过化学课程的教学,应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化学,从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化学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为主体,概念的形成和化学原理的掌握都是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而实现的,所以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化学时显得尤其重要。人的思维发展由具体的感知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化学教学应适应并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始,充分利刚观察和实验,展现化学现象,重视表象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应注意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
四、要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它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表达、应用以及其他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这些优良思维品质正是科学素养中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科学的方法,获取化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多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展新的化学情境与已有的冲突,从而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教师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究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总之,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使教师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中学化学教师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中,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才干之所在。 《谈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089.html
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米瑞霞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14-02
新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基础性、社会性、文化性和发展性,其中高中化学课程理念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宽广的选择空间、更深刻的人文内涵、更多样的评价方式、更自立的探究活动、更扎实的教学研究、更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
一、新课程教学更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性1.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在学习活动中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帮助针对性要强,对于学有余力并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在课后继续学习,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学习化学的天赋。
2.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进行教学的基础。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化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引导学生掌握书本中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迁移,能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重视演绎推理的运用以及与横向知识的联系,确保自己的教学能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前面学习的知识能为后一步学习提供基础,使新的教学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之上,并能逐渐有所提高。
3.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二、新课程对教师教学习惯上的挑战
以往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上讲什么、怎样讲,讲的深、广、多、少,对学生的要求严、宽、紧、松等等,主动权始终在教师手里。尽管过去己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但是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传统教学方式的稳定性,除了因为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教出发,容易被教师接受外,还因为教师视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并且教学上存在着明显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够进入程序化的教学中,甚至还可以参照一些现成的教案进行教学这种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已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肯定不够他享用终身。如何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一定数量的必要的学习,不仅学会了这些知识,更重要是从中培养了学习知识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做一个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日标,并寻求和选择达到日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
(2)做一个发现问题的引导者。新课程计划中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3)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当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观察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观察、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一个好的教师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直接事事干涉,热衷于做裁判员。
(4)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的、具有安全感的学习气氛。如果教师仍坚持课堂上一言堂的权威阐述方式施教,会直接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应由权威者变成学生的朋友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三、课程标准更要求使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发展
1.注意化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科学的物质观的同时,也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帮助他们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化学与社会文明进程的联系。例如:讲化石燃料这一节时,使学生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但它们都是不能再生的,而且由于广泛的使用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增强学生的能源危机意识,深刻认识积极开发清洁新能源的重大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结合。
2.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通过化学课程的教学,应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化学,从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化学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为主体,概念的形成和化学原理的掌握都是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而实现的,所以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化学时显得尤其重要。人的思维发展由具体的感知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化学教学应适应并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始,充分利刚观察和实验,展现化学现象,重视表象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应注意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
四、要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它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表达、应用以及其他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这些优良思维品质正是科学素养中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科学的方法,获取化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多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展新的化学情境与已有的冲突,从而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教师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究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总之,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使教师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中学化学教师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中,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才干之所在。 《谈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