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孩子的心灵看艺术
用孩子的心灵看艺术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 张全举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艺术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被人们接受,追逐……因而艺术教育就像刚出土的文物一样,吸引着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艺术教育被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然而“功利心十足”的家长,“技术至上”的老师,“评价苛刻”的社会,把圣洁的艺术带向了世俗,把天赋神童引向了平庸。作为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我仅以美术教育实践体验浅谈少儿艺术教育中的三大“顽疾”,希望家长,教师,社会能关注少儿艺术教育,能用孩子的心灵看待艺术。
一、“功利心十足”的家长,是玷污孩子心灵,影响孩子成长的罪魁祸首
著名钢琴演奏家托萨告诫:“如果一个满怀功利心的家长站在身后,即使孩子是天赋神童,也难成大师。因为家长把音乐艺术作为追求成功的手段,功利心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中断对艺术的攀登”。儿童学习书画,器乐,舞蹈等,既能培养艺术特长,也有益于修身养性,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灵,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做事的恒心和毅力。但是,家长却把艺术教育当成竞技教育,死盯着获奖,考级,加分,急于求成,用成人的眼光与心灵去看待孩子的书画,琴法,舞技……过多的功利主义,抹煞艺术教育的积极意义,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非常不利。
前些年,我办过一个名为“心灵之花”的少儿美术培训班,带了几十个孩子,有四五岁的幼儿,也有十六七岁的少年。记得中途有一位家长来看五岁的儿子的学习情况,看着儿子“档案夹”内的“作品”,对我大为不满,对儿子大失所望,因为儿子画的“西瓜”像个太阳公公,“桃子”似颗倒立的红心,葫芦里面钻出了一个“葫芦娃”——人不人,鬼不鬼……这样的“鬼画桃符”,家长怎能接受?以至于责怪我教学“失职”,埋愿孩子的“愚笨”。最后,带走了五岁的儿子。其实,在我看来这位孩子是神童,是美术天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表现力,那“西瓜”流畅的线条,“桃子”独特的造型,“葫芦”中有“他自己心中的葫芦娃”……到处流露出创意,到处闪烁着智慧和童心的纯洁!可惜满怀功利心,急于求成的家长用他世俗而模式化的眼光错看了孩子,扼杀了天才。
二、“技术至上”的传统教育模式,挫伤了孩子的心灵,抹煞了孩子的个性
北京师范大学钢琴教育博士生导师周铭孙教授说过:“我国艺术教育的致命缺憾,就是过于强调技术至上,似乎技术练好了就懂了艺术。”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强调“技术至上”。教师就是给学生传授各种艺术门类的技能技巧。例如西画中就是传授素描色彩的理论知识和技法、技巧。(论文范文 fanwen.oyaya.net)如用笔、用线、用色,形体结构的塑造、明暗的表现等。国画中就是传授中国画的笔墨方法,如勾、勒、皴、擦、点、染等技法。让孩子们反复的练习传统化、程式化的技法,掌握住绘画的“技术”。然而单纯的技能学习,过多的专业教学,会使孩子对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降低。机械化的记忆、模仿,让孩子连滚带爬地往高级别蹿,无异于拔苗助长,这样下去,即使使天赋神童也要被毁掉。
艺术本来就是追求个性的,并没有一律的标准。任何艺术最高的境界不是技巧,而是心灵的感悟,对生命的理解,对美的共鸣。我国唐代画家张璨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说明了这一点。业余教育的好坏更不应以专业化的技术为标准,否则很容易削减孩子对艺术的感觉,甚至对它产生畏惧的心理。
对于少儿而言,特别是幼儿,他们从身理到心理都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无论何种艺术,要因人而异,遵循个性发展,同时要注重“童心艺术”倾向,切莫急于求成,用成人的眼光、传统的眼光,甚至功利、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艺术实践。最好从孩子的心灵出发,用少儿特有的眼光,单纯而丰富的心灵去看待艺术。艺术不仅是技术,更重要的通过它去表达一种思想,传递一种情感,给艺术赋予生命,少儿在学习中不能技术至上,而更应该注重艺术本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通过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孩子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发展的潜能。
三、评价苛刻的社会把艺术的天才扼杀在摇篮之中
西方有位艺术大师曾经说:“艺术是时代的艺术。”也许正是这么一句不太全面的名言,造成了许多艺术天才的夭折。艺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社会性、流派性、甚至政治性。这是古往尚存的现象,何况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但是,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产生了一系列的“苛刻的评价标准”。什么技法、形式、流派、创意……通过一系列的评价后,才会有作品的“好坏”,艺术的“优劣”。于是乎,一些少儿在艺术的大门口被判了“死刑”。虽然他们有大胆的创意,自我的思想,青春的激情,然而社会不认同他们,“苛刻的评价标准”不接纳他们,他们只好乘兴而学,败兴而终,作了一个难产的“死婴”。
六年前,我带了五位初中学生到市上参加“艺术新苗大赛”绘画组比赛。五位同学都是我一手培养的“得力弟子”,然而在初赛的自由画中,我自认为天赋不错的小陈却被淘汰了。我找到评委,看到了小陈的画,画面以儿童国画的形式,夸张讽喻的手法描绘了一位脚踩钞票,伸手向上摘取“乌纱帽”的贪官形象。整个画面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都表现得非常充分。当我询问淘汰的原因,那位评委告诉我,“画面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同时立场太偏见。”我听后,只有难言的隐痛,难道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人生观点吗?难道他就不可以通过绘画的艺术形式表达他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吗?在他们“苛刻的评价标准”面前,小陈只有被淘汰的命运。当其余四位同学在决赛后捧着证书出现在小陈面前的时候,他哭了。受伤的心灵从此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虽然我再三鼓励、开导,他却没有了以前的学习激情,后来竟不再选学美术第二课堂了。不知是小陈的脆弱,还是现实的的残酷。一个未来的天才画家就这样被“评价苛刻”的社会湮没了。
这真实生动的事例给予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用成人化、教条化的“苛刻评价标准”来衡量一个少儿的艺术价值。为什么非要一棍子打死?为什么不用少儿的心灵去看待艺术,去评价艺术呢?孩子们有他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在艺术,特别是美术这一片天空里, 《用孩子的心灵看艺术》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101.html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 张全举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艺术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被人们接受,追逐……因而艺术教育就像刚出土的文物一样,吸引着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艺术教育被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然而“功利心十足”的家长,“技术至上”的老师,“评价苛刻”的社会,把圣洁的艺术带向了世俗,把天赋神童引向了平庸。作为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我仅以美术教育实践体验浅谈少儿艺术教育中的三大“顽疾”,希望家长,教师,社会能关注少儿艺术教育,能用孩子的心灵看待艺术。
一、“功利心十足”的家长,是玷污孩子心灵,影响孩子成长的罪魁祸首
著名钢琴演奏家托萨告诫:“如果一个满怀功利心的家长站在身后,即使孩子是天赋神童,也难成大师。因为家长把音乐艺术作为追求成功的手段,功利心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中断对艺术的攀登”。儿童学习书画,器乐,舞蹈等,既能培养艺术特长,也有益于修身养性,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灵,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做事的恒心和毅力。但是,家长却把艺术教育当成竞技教育,死盯着获奖,考级,加分,急于求成,用成人的眼光与心灵去看待孩子的书画,琴法,舞技……过多的功利主义,抹煞艺术教育的积极意义,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非常不利。
前些年,我办过一个名为“心灵之花”的少儿美术培训班,带了几十个孩子,有四五岁的幼儿,也有十六七岁的少年。记得中途有一位家长来看五岁的儿子的学习情况,看着儿子“档案夹”内的“作品”,对我大为不满,对儿子大失所望,因为儿子画的“西瓜”像个太阳公公,“桃子”似颗倒立的红心,葫芦里面钻出了一个“葫芦娃”——人不人,鬼不鬼……这样的“鬼画桃符”,家长怎能接受?以至于责怪我教学“失职”,埋愿孩子的“愚笨”。最后,带走了五岁的儿子。其实,在我看来这位孩子是神童,是美术天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表现力,那“西瓜”流畅的线条,“桃子”独特的造型,“葫芦”中有“他自己心中的葫芦娃”……到处流露出创意,到处闪烁着智慧和童心的纯洁!可惜满怀功利心,急于求成的家长用他世俗而模式化的眼光错看了孩子,扼杀了天才。
二、“技术至上”的传统教育模式,挫伤了孩子的心灵,抹煞了孩子的个性
北京师范大学钢琴教育博士生导师周铭孙教授说过:“我国艺术教育的致命缺憾,就是过于强调技术至上,似乎技术练好了就懂了艺术。”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强调“技术至上”。教师就是给学生传授各种艺术门类的技能技巧。例如西画中就是传授素描色彩的理论知识和技法、技巧。(论文范文 fanwen.oyaya.net)如用笔、用线、用色,形体结构的塑造、明暗的表现等。国画中就是传授中国画的笔墨方法,如勾、勒、皴、擦、点、染等技法。让孩子们反复的练习传统化、程式化的技法,掌握住绘画的“技术”。然而单纯的技能学习,过多的专业教学,会使孩子对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降低。机械化的记忆、模仿,让孩子连滚带爬地往高级别蹿,无异于拔苗助长,这样下去,即使使天赋神童也要被毁掉。
艺术本来就是追求个性的,并没有一律的标准。任何艺术最高的境界不是技巧,而是心灵的感悟,对生命的理解,对美的共鸣。我国唐代画家张璨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说明了这一点。业余教育的好坏更不应以专业化的技术为标准,否则很容易削减孩子对艺术的感觉,甚至对它产生畏惧的心理。
对于少儿而言,特别是幼儿,他们从身理到心理都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无论何种艺术,要因人而异,遵循个性发展,同时要注重“童心艺术”倾向,切莫急于求成,用成人的眼光、传统的眼光,甚至功利、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艺术实践。最好从孩子的心灵出发,用少儿特有的眼光,单纯而丰富的心灵去看待艺术。艺术不仅是技术,更重要的通过它去表达一种思想,传递一种情感,给艺术赋予生命,少儿在学习中不能技术至上,而更应该注重艺术本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通过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孩子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发展的潜能。
三、评价苛刻的社会把艺术的天才扼杀在摇篮之中
西方有位艺术大师曾经说:“艺术是时代的艺术。”也许正是这么一句不太全面的名言,造成了许多艺术天才的夭折。艺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社会性、流派性、甚至政治性。这是古往尚存的现象,何况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但是,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产生了一系列的“苛刻的评价标准”。什么技法、形式、流派、创意……通过一系列的评价后,才会有作品的“好坏”,艺术的“优劣”。于是乎,一些少儿在艺术的大门口被判了“死刑”。虽然他们有大胆的创意,自我的思想,青春的激情,然而社会不认同他们,“苛刻的评价标准”不接纳他们,他们只好乘兴而学,败兴而终,作了一个难产的“死婴”。
六年前,我带了五位初中学生到市上参加“艺术新苗大赛”绘画组比赛。五位同学都是我一手培养的“得力弟子”,然而在初赛的自由画中,我自认为天赋不错的小陈却被淘汰了。我找到评委,看到了小陈的画,画面以儿童国画的形式,夸张讽喻的手法描绘了一位脚踩钞票,伸手向上摘取“乌纱帽”的贪官形象。整个画面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都表现得非常充分。当我询问淘汰的原因,那位评委告诉我,“画面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同时立场太偏见。”我听后,只有难言的隐痛,难道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人生观点吗?难道他就不可以通过绘画的艺术形式表达他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吗?在他们“苛刻的评价标准”面前,小陈只有被淘汰的命运。当其余四位同学在决赛后捧着证书出现在小陈面前的时候,他哭了。受伤的心灵从此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虽然我再三鼓励、开导,他却没有了以前的学习激情,后来竟不再选学美术第二课堂了。不知是小陈的脆弱,还是现实的的残酷。一个未来的天才画家就这样被“评价苛刻”的社会湮没了。
这真实生动的事例给予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用成人化、教条化的“苛刻评价标准”来衡量一个少儿的艺术价值。为什么非要一棍子打死?为什么不用少儿的心灵去看待艺术,去评价艺术呢?孩子们有他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在艺术,特别是美术这一片天空里, 《用孩子的心灵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