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图书馆定义的再思考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49)
美国M·H·哈里斯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西方图书馆史》一书中对“什么是图书馆”作了如下解释:“图书馆的定义应当为:图书馆是一批经过编排,易于使用,并由熟悉这种编排的人员保管,适用于多数人需要的图书文字资料。”(M·H·哈里斯著;吴唏,靳萍译.西方图书馆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1)
美国克劳福德(W·Grawford)和戈曼(M·Gorman)也指出:“图书馆是保存、传播、利用记录在各种媒体上的知识的场所,是为人们获取广而深的知识服务的。”“图书馆还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是图书馆认知发生变化的地方。”(韩国李炳穆.迎接新千年到来的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2001(1))
除了上述图书馆学专著、论文外,我们还选择了一些《百科全书》的图书馆词条,它们也是图书馆定义发展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
前苏联国家科学出版局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5卷的“图书馆”定义如下:“图书馆,乃是对印刷品实行收集,进行专门性的处理和保藏,宣传这些印刷品并将其借给读者的一种教育机构。它也指专供私人使用的藏书处(个人图书馆)而言。在苏联,图书馆就是一种文化机关。”(苏大悔译.图书馆·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苏联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3)
《不列颠大百科全书》第15版指出:“‘图书馆’一词,英语指的是为阅读、研究和参考目的而收集的一批书。”(袁咏秋,李家乔主编.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
《法国大百科全书》1972年版指出:“图书馆是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文献归类收藏起来的场所。‘图书馆’一词的含义只适用于收藏按照阅读需求,按照从事研究、探讨或获取各种情报之便而分类整理的各种文献。”(袁咏秋,李家乔主编.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69)
日本《@①辞苑》解释:图书馆是搜集、保管大量书籍,供公众阅览的设施。(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图书馆学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0)
《美国百科全书》1978年版第17卷指出:“图书馆是使书籍及其前身发挥固有潜力的重要工具。”“图书馆出现以来,经历了许多世纪,一直担负着三项主要职能:收集、保存和提供资料。”(黎肇汉等译.《美国百科全书》词条——图书馆.广东:广东中心图书馆委员会,1982:1)
美国《图书馆学与情报科学词典——英汉汉英对照》指出:“图书馆是藏书楼、藏书室及其他文献资料收藏的地方,并有组织、有系统地提供大众阅读、参考,以及研究学术的地方,它是传播情报知识的工具,同时亦是一个服务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使藏书发挥作用为广大读者服务。”(李蘅编著.美国伊里诺斯州出版,1984:89)
2.2 20世纪100年中国图书馆定义的简介
在中国,自1896年孙家鼎从日本引入“图书馆”这一名词后,不久就有人开始对图书馆定义进行研究,从不同方面分析图书馆是什么,而给图书馆下定义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34年,刘国钧在《图书馆学要旨》一书中说:“图书馆乃是以搜集人类一切思想与活动之记载为目的,用最科学最经济的方法保存它们,以便社会上一切人使用的机关。”
1936年,俞爽迷在其所著的《图书馆学通论》一书中说:“图书馆是收集有益的图书,随着大众的知识欲望,用最经济的时间,自由使用的地方。”
1958年,卢震京在《图书馆学辞典》一书中给图书馆作了如下解释:“图书馆系根据其特定需要,搜集一切或一些人类文化在科学、技术、艺术及文学各方面所创造的精华记载,用科学的经济的方法,整理保存,以便广大人民使用,并进而帮助其接受马列主义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知识的文化中心。”
1960年,黄宗忠等在《关于图书馆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文中认为:“图书馆是通过收集、整理、保管、流通和宣传图书资料,为一定阶级利益和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一个文化教育机关。”(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60(2))
198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一书认为:“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图书情报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0-21)
1981年,顾敏在《图书馆学探讨》一书中提出:“图书馆是一个运输知识的通道,是一个供应知识的单位,是一个分享知识的场所。”(台湾新竹:枫城出版社,1981:277)
1988年,黄宗忠在《图书馆学导论》一书中提出:“图书馆是对信息、知识的物质载体进行收集、加工、整理、积聚、存贮、选择、控制、转化和传递,提供给一
同年,宓浩主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192.html
美国M·H·哈里斯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西方图书馆史》一书中对“什么是图书馆”作了如下解释:“图书馆的定义应当为:图书馆是一批经过编排,易于使用,并由熟悉这种编排的人员保管,适用于多数人需要的图书文字资料。”(M·H·哈里斯著;吴唏,靳萍译.西方图书馆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1)
美国克劳福德(W·Grawford)和戈曼(M·Gorman)也指出:“图书馆是保存、传播、利用记录在各种媒体上的知识的场所,是为人们获取广而深的知识服务的。”“图书馆还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是图书馆认知发生变化的地方。”(韩国李炳穆.迎接新千年到来的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2001(1))
除了上述图书馆学专著、论文外,我们还选择了一些《百科全书》的图书馆词条,它们也是图书馆定义发展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
前苏联国家科学出版局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5卷的“图书馆”定义如下:“图书馆,乃是对印刷品实行收集,进行专门性的处理和保藏,宣传这些印刷品并将其借给读者的一种教育机构。它也指专供私人使用的藏书处(个人图书馆)而言。在苏联,图书馆就是一种文化机关。”(苏大悔译.图书馆·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苏联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3)
《不列颠大百科全书》第15版指出:“‘图书馆’一词,英语指的是为阅读、研究和参考目的而收集的一批书。”(袁咏秋,李家乔主编.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
《法国大百科全书》1972年版指出:“图书馆是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文献归类收藏起来的场所。‘图书馆’一词的含义只适用于收藏按照阅读需求,按照从事研究、探讨或获取各种情报之便而分类整理的各种文献。”(袁咏秋,李家乔主编.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69)
日本《@①辞苑》解释:图书馆是搜集、保管大量书籍,供公众阅览的设施。(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图书馆学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0)
《美国百科全书》1978年版第17卷指出:“图书馆是使书籍及其前身发挥固有潜力的重要工具。”“图书馆出现以来,经历了许多世纪,一直担负着三项主要职能:收集、保存和提供资料。”(黎肇汉等译.《美国百科全书》词条——图书馆.广东:广东中心图书馆委员会,1982:1)
美国《图书馆学与情报科学词典——英汉汉英对照》指出:“图书馆是藏书楼、藏书室及其他文献资料收藏的地方,并有组织、有系统地提供大众阅读、参考,以及研究学术的地方,它是传播情报知识的工具,同时亦是一个服务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使藏书发挥作用为广大读者服务。”(李蘅编著.美国伊里诺斯州出版,1984:89)
2.2 20世纪100年中国图书馆定义的简介
在中国,自1896年孙家鼎从日本引入“图书馆”这一名词后,不久就有人开始对图书馆定义进行研究,从不同方面分析图书馆是什么,而给图书馆下定义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34年,刘国钧在《图书馆学要旨》一书中说:“图书馆乃是以搜集人类一切思想与活动之记载为目的,用最科学最经济的方法保存它们,以便社会上一切人使用的机关。”
1936年,俞爽迷在其所著的《图书馆学通论》一书中说:“图书馆是收集有益的图书,随着大众的知识欲望,用最经济的时间,自由使用的地方。”
1958年,卢震京在《图书馆学辞典》一书中给图书馆作了如下解释:“图书馆系根据其特定需要,搜集一切或一些人类文化在科学、技术、艺术及文学各方面所创造的精华记载,用科学的经济的方法,整理保存,以便广大人民使用,并进而帮助其接受马列主义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知识的文化中心。”
1960年,黄宗忠等在《关于图书馆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文中认为:“图书馆是通过收集、整理、保管、流通和宣传图书资料,为一定阶级利益和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一个文化教育机关。”(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60(2))
198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一书认为:“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图书情报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0-21)
1981年,顾敏在《图书馆学探讨》一书中提出:“图书馆是一个运输知识的通道,是一个供应知识的单位,是一个分享知识的场所。”(台湾新竹:枫城出版社,1981:277)
1988年,黄宗忠在《图书馆学导论》一书中提出:“图书馆是对信息、知识的物质载体进行收集、加工、整理、积聚、存贮、选择、控制、转化和传递,提供给一
定社会读者使用的信息系统。简言之,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存贮与传递中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121)
同年,宓浩主编
《对图书馆定义的再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