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历史论文 >> 正文

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初步评析


新的斗争纲领,后者是为资本主义前途而斗争
    C.前者的领导力量多为农民领袖或王公贵族,后者多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或地主
    D.前者反对的侵略势力是殖民主义,后者反对的是帝国主义
    分析:该题具有相当大的时空跨度,考查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旨在考查考生比较历史事件异同的能力。 这是今年12道多选题中唯一一道4个选择全正确的试题。
    例3(第24题)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 ,那满洲人不来阴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 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 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A.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B.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C.认为推翻清朝的反对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D.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在读懂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分析材料的内涵和价值的能力 。此题题意明确,题干中“当时”二字用的十分严谨(提醒考生注意材料的时间界定),选项的拟定也颇具匠 心,表现了很高的命题技巧和水平。干扰项A迷惑性很强,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这 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孙中山当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问题,因此也不能正确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只有认识 到这一点,A项才能排除。答案为BCD。
    2.材料解析题的命题出现新思路
    1995年试卷中的三道材料解析题的命题坚持了论从史出的原则,较好地体现了材料解析题重在考查材料辨 析能力的特征,特别是其中第39题体现了命题者新的思路,代表了材料解析题新的模式。
    39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 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 ,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 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 ,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魅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乃改创缫丝小机,以便小资本家 经营,功用则与大机无异,而小机之利尤普。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群相仿效。 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二: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 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 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1874年《捷报》卷12
    回答:
    ①根据以上两个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不得摘抄材料原句)(7分)
    ②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3分)
    分析:该题比较典型、全面地体现了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材料处理”能力的三条要求(第 3、4、5条)。第一,它体现了材料解析题的材料性,取材比较质朴、随意,人工雕琢较少。命题者重视考查考 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生解题时首先碰到的是能否读懂材料,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和基础。第二,该题 的第①问重在考查考生能否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要求考生针对材料的提问概括提炼出“材 料说了什么”;其第②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进一步认识“材料说明了 什么”引出应有的结论。这道题的重心放在了第①问(7分),后3分“拔高”。第三,该题第②问答案的设计 很有新意,它从两种不同的认识角度,计设了两类答案,使一向封闭式的答案具有了一些开放性,这种新的探 索很有意义。
    3.合理调整试题难度
    在不降低能力考查力度的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适中的难度,是今年命题者刻意追求的目标之一。94年 试卷中主观题过难,特别是问答题的理论思维要求“拔得过高”(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学教学实际),今年相 应作了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客观题增加些难度,主观题难度降一些。从95年试卷来看,选择题的难度有了明显 的提高,问答题的难度确有降低。今年的三道问答题,第41题是比较题,选了紧相连接的两个朝代(秦、汉) 作比较(去年是中外对比),后两道题(第42、第43题)是论述题,但总的来说是归纳性的。题目内在的知识 含量大,要求归纳、概括的东西比较多,“拔高”的东西少一点。下面我们以第42题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4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2分)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 、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12分)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2分)
    分析:这是一道“大跨度、高概括”的论述题,它立意深,角度新,旨在考查考生史论结合阐释历史问题 的能力。该题以“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为切入口,由浅入深,设计三问。首先,要求 回答“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其次,回答“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 最后,要求从理论高度引申出一些应有的认识。解答此题时,审明题意和搞清解题思路极为重要。第一问貌以 简单,只给2分,但却正是此题审题时关键之所在。审题时不仅要注意“建国以来”这一时间界定,并且特别要 注意“变革或调整”的含意。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自然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如土地改革、合作 化),经营形式、分配方式发生变化(如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只要审明题意,答准第一问的四个步骤,就抓准了思路,再往下答就不难了。第二问考查归纳、概括和评析 能力,要求史论结合,在阐释中渗透立场与观点(主要是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观点),这一问是该题 的重心所在。第三问是“拔高”,但要求适中,只要答好前两问,第三问的答案自可水到渠成似的引出来。总 之,这是今年广为师生称道的一道好试题。
    4.试题的时代感和教育功能进一步增强
    首先,加强了共和国史的考查。有关专家认为:“国史一定要出题”。近几年来,加强对中国当代史(共 和国史)的考查已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今年把人教社编的《中国近代现代史》纳入考试范围,而这一新编教 材讲述共和国史的比重大为增加,这也必然使今年对共和国史的考查进一步加强。
    表4:1995年与1994年考查共和国史之比较
    (附图 {图})
    其次,命题中不回避热点问题,而是通过对热点问题的考查更好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例如,今年是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命题者对此并不回避,而是从中外历史结合 (以世界史为主,把中国史的有关问题放到世界舞台的大背景中去)的角度,设计出一道问答题(第43题)。 该题考查了30年代发生在亚洲(中国)、非洲(埃塞俄比亚)、欧洲(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要求考 生分别指出其“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并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试 题突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个主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引导考生从历史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育。又如,材

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初步评析(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24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历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