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初步评析
料解析题的第一题(第38题)虽然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但立意很深,思路较精,通过考查“指南针在 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引导考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认识,抓住了当前最根本的问题之一——科技是第 一生产力。而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则取决于社会环境。
三、试卷的不足
1.一些选择题的命题不够严谨,规定性、准确性较差。
今年选择题加大了能力考查的力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突破,这个方向是完全应该肯定的。但是,在新 的探索中也难以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个别选择题命题不够严谨,为提高力度,似乎文字游戏多了 些,准确性差了些。
例1(第12题)皖南事变反映出
A.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伎
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反共
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国共产党决裂
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分析:从实测看绝大多数考生和教师都选B项为答案,但命题者定的答案为C项。为何出现分歧?原因可能 有两点:一是命题者在B项中设有“陷井”,就是“开始”二字。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国民政府的政 策重心由抗日转向反共的开始,而1940年初的皖南事变则是这一重心转变的突出表现;循此思路B项应排除,但 多数考生未能充分注意“开始”二字。二是就现行中学教材关于皖南事变提供的信息来看,不足以得出C项是答 案的判断。
例2(第15题)在日本的武装例幕运动中
A.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领导力量
B.中、下级武士积极参加了斗争
C.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通过伏见、鸟羽战役彻底消灭了幕府武装力量
分析:该题题干和选项的关系表述的不够明确,不少考生不知题目要求回答什么。中学教材明确讲到倒幕 派(改革力量)的主体是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但未明确讲到武装倒幕的领导权掌握在谁的 手中。命题者在A项中“领导”置换了“主体”来设下答题“陷井”,要求考生排除A项,这似乎难以达到考查 思维能力的目的。答案为B。
例3(第21题)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
A.按血统关系组成
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的比较能力和对氏族公社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立意颇佳。问题出在对D项的理解 容易出现歧意。D项中的“统治”,如果理解为“阶级统治”,这在原始社会中当然尚未出现,D项应作为干扰 项排除(看来这正是命题者的思维角度);如果理解为“家长式统治”,D项又可视为正确,因此不少考生选了 D项。这显然是涉及从何角度理解“统治”在此之含义而造成的,即使因选了D项而丢分的考生,也很难得出是 因他们的知识缺乏和能力不高而失分的结论。这在要求测量准确的高考中是不应出现的现象。
2.由于选择题能力考查加大力度,由于历史材料大量引入选择题中(第1、22、24、30、32题,共13.5分) ,试卷长度有所增加,考生阅读材料、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时间也大为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考生解答主 观性试题的时间十分紧张,思考时间不足。这应引起命题者的关注。
3.问答题命题的整体水平比去年似乎有些下降,出现一此值得商榷的问题。
例1(第41题)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 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3分)比较秦皇、汉武的 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11分)
分析:该题引用司马光评价汉武帝的两句话,设计了一道秦皇汉武的比较题。但经仔细推敲发现存在不少 问题:第一,引用司马光的话,但有失其原意。司马光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而不是 “导致……汉兴”。第二,汉兴的原因主要不应从汉武帝统治时期去寻找,汉兴的原因主要是汉初六七十年长 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该题答案中也说“西汉建立后,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因此,比较 秦皇、汉武难以“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第三,答案中有的地方语言欠通、论点失之偏颇 。如,“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发大量农民服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类似”。“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怎么会“与秦始皇类似”?这虽然是针对所问作答,但在文理上难通。又如,对秦始皇打匈奴 、修长城的评述就失之偏颇,难以服人,有取命题者所需之嫌。
例2(第43题)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 意义。(10分)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4分)
分析:该题答案第一句话就是“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欠妥。中国抗日战争始于何时?中学教材 明确定为1937年。“1931年开始”只是史学界的一种说法,且未得到公认,似不宜以此为答案。试题中关于“ 主要特点”的答案也有值得推敲之处。试题第二问的答案只讲了主观方面的原因,未能揭示大战爆发的根本原 因,即必然性。总之,此题的设计思路欠精,给人以仓促感。
4.出现了不应有的疏漏
例1、第11题考查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超出了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
例2、第32题题干中说“1945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 ”,有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应为1946年3月 。
注[1]刘péng@①《历史学科的教育与测量》(《历史教学》95年1期)
注[2]国家教委考试命题研究中心《1994年历史科高考评价报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95年1、2期合刊 )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艹下加 《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初步评析(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240.html
三、试卷的不足
1.一些选择题的命题不够严谨,规定性、准确性较差。
今年选择题加大了能力考查的力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突破,这个方向是完全应该肯定的。但是,在新 的探索中也难以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个别选择题命题不够严谨,为提高力度,似乎文字游戏多了 些,准确性差了些。
例1(第12题)皖南事变反映出
A.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伎
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反共
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国共产党决裂
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分析:从实测看绝大多数考生和教师都选B项为答案,但命题者定的答案为C项。为何出现分歧?原因可能 有两点:一是命题者在B项中设有“陷井”,就是“开始”二字。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国民政府的政 策重心由抗日转向反共的开始,而1940年初的皖南事变则是这一重心转变的突出表现;循此思路B项应排除,但 多数考生未能充分注意“开始”二字。二是就现行中学教材关于皖南事变提供的信息来看,不足以得出C项是答 案的判断。
例2(第15题)在日本的武装例幕运动中
A.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领导力量
B.中、下级武士积极参加了斗争
C.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通过伏见、鸟羽战役彻底消灭了幕府武装力量
分析:该题题干和选项的关系表述的不够明确,不少考生不知题目要求回答什么。中学教材明确讲到倒幕 派(改革力量)的主体是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但未明确讲到武装倒幕的领导权掌握在谁的 手中。命题者在A项中“领导”置换了“主体”来设下答题“陷井”,要求考生排除A项,这似乎难以达到考查 思维能力的目的。答案为B。
例3(第21题)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
A.按血统关系组成
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的比较能力和对氏族公社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立意颇佳。问题出在对D项的理解 容易出现歧意。D项中的“统治”,如果理解为“阶级统治”,这在原始社会中当然尚未出现,D项应作为干扰 项排除(看来这正是命题者的思维角度);如果理解为“家长式统治”,D项又可视为正确,因此不少考生选了 D项。这显然是涉及从何角度理解“统治”在此之含义而造成的,即使因选了D项而丢分的考生,也很难得出是 因他们的知识缺乏和能力不高而失分的结论。这在要求测量准确的高考中是不应出现的现象。
2.由于选择题能力考查加大力度,由于历史材料大量引入选择题中(第1、22、24、30、32题,共13.5分) ,试卷长度有所增加,考生阅读材料、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时间也大为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考生解答主 观性试题的时间十分紧张,思考时间不足。这应引起命题者的关注。
3.问答题命题的整体水平比去年似乎有些下降,出现一此值得商榷的问题。
例1(第41题)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 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3分)比较秦皇、汉武的 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11分)
分析:该题引用司马光评价汉武帝的两句话,设计了一道秦皇汉武的比较题。但经仔细推敲发现存在不少 问题:第一,引用司马光的话,但有失其原意。司马光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而不是 “导致……汉兴”。第二,汉兴的原因主要不应从汉武帝统治时期去寻找,汉兴的原因主要是汉初六七十年长 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该题答案中也说“西汉建立后,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因此,比较 秦皇、汉武难以“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第三,答案中有的地方语言欠通、论点失之偏颇 。如,“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发大量农民服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类似”。“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怎么会“与秦始皇类似”?这虽然是针对所问作答,但在文理上难通。又如,对秦始皇打匈奴 、修长城的评述就失之偏颇,难以服人,有取命题者所需之嫌。
例2(第43题)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 意义。(10分)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4分)
分析:该题答案第一句话就是“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欠妥。中国抗日战争始于何时?中学教材 明确定为1937年。“1931年开始”只是史学界的一种说法,且未得到公认,似不宜以此为答案。试题中关于“ 主要特点”的答案也有值得推敲之处。试题第二问的答案只讲了主观方面的原因,未能揭示大战爆发的根本原 因,即必然性。总之,此题的设计思路欠精,给人以仓促感。
4.出现了不应有的疏漏
例1、第11题考查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超出了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
例2、第32题题干中说“1945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 ”,有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应为1946年3月 。
注[1]刘péng@①《历史学科的教育与测量》(《历史教学》95年1期)
注[2]国家教委考试命题研究中心《1994年历史科高考评价报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95年1、2期合刊 )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艹下加 《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初步评析(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