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转制学校成因分析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转制学校的蓬勃兴起,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有其社会、经济和教育的成因。它是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教育为迎合社会和个体的需求所作出的在办学体制上的改革,这体现了一种历史的必然。
【摘 要 题】决策与管理
【关 键 词】转制学校/民办学校/办学模式
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办学机制——转制学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展十分迅速,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从世界范围看,不少发达国家的办学体制也出现了极其类似的发展状况:部分公立学校在向私营化转化,目前这一趋势正在日益扩大和明显化,为我国办学体制的多样化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和思路。转制学校的出现,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这昭示出社会、民众对教育的需求的变更及由此形成的学校体制改革的新走向。我们必须看到,当前我国转制学校的蓬勃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成因,其中既有因全球社会变迁大格局而导致的教育变革因素,这反映了各国办学体制变化的趋同现象,也有我国不同地区的本土化特征。归纳而言,我们可从如下三个方面作出剖析。
1.社会层面
公立学校系统的创立,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公立学校系统因其能满足工业化社会的需求而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但在后工业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是主体不仅拥有知识、而且能运用知识、创新知识,并具有充分的人格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及其所包含的课程、教学是传统的公立学校系统无法提供的,而私立、民营学校则往往因其办学的自主和灵活而显示出了其特色和优势,也因此受到了民众的青睐。
自90年代以来,世界诸多发达国家出现的、介于原有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的转制型学校就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机制,反映了公立学校系统出现的转制状况。虽然这些学校名称不一,且就其资金来源、资源配备、运作方式、效率高低而言,亦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它们在总体上以其适应社会、适合民众的特征而获得了广阔的教育市场,并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如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①美国的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1991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个通过特许学校法,1992年开办了第一所特许学校。目前,截止1999年8月30日,全美已有36个州通过特许学校法,特许学校总数已达1682所,在校学生逾35万人。1997年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将拨款1亿美元协助建设1100所特许学校。据预测,21世纪来临之际,全美将建成3000所特许学校,2003年将达5000所,在校生150万人,资助总额达30亿美元。
②美国的公立学校私营管理1992年美国明尼苏达州、马里兰州和康涅狄克州等一些地区开始出现公立学校私营管理的尝试,到1996年美国已经有7个州政府允许教育行政部门将公立学校交由私营的教育管理公司管理。实行“公立学校私营管理”的学校,继续获得政府的教育拨款,继续按政府的教育目标办学,但私营管理公司有权对学校的管理结构、师资配备、课程教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和调整。虽然各地的实施效果不一,但是“公立学校私营管理”创设了一种提高公立学校办学质量的崭新方式。
③英国的直接拨款公立学校(Direct-Grant maintained School)英国1988年教育法中确定了直接拨款公立学校的政策,90年代得到推行。1996年大部分原公立中小学改制成为直接拨款公立学校,其主要优势在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90年代起,英国还诞生了公立自治学校,这类学校比直接拨款学校具有更大的优势:可绕过官僚政府的干扰,在基建、教师招聘、教材编制、招生等各方面均享有办学自主权。
④俄罗斯的“非国立学校”1993年叶利钦发布命令,并于6月制定《教育机构私有化法》,后把“私有化”改为“非国有化”,自此俄罗斯的非国有化学校,即私立民办学校蓬勃发展起来。国家发放私有化教育券来建设这些非国有化学校,目前各类“非国立学校”达12大类,如文科中学、实验中学、拜得乌、精英学校、特长学校等,家长择校空间巨大。但这类学校有英才贵族化趋势。
⑤加拿大的特许学校1994年加拿大的Alberta省率先创办特许学校,在此以后,有十二所相继问世。1998年9月成立加拿大特许学校研究和专业发展中心(Canadian Charter School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nter),挂钩于优质教育促进会(Society for Advancement of Excellence in Education),为特许学校的大发展提供政策、法规、设计、研究、实施等诸方面的指导。
⑥新加坡的自主学校1988年,新加坡政府经过两年的筹措,着手改革公立学校体制。他们使部分公立学校私营化,转制为自主学校。政府为其提供校舍、场地等基本建设,并继续给予资助,但允许收费。自主学校除必须参加国家制定的基本科目考试以外,其他如学校管理、教师招聘、课程设置等都全面放开,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我国在90年代后出现的办学体制多样化的改革方向,是同这种世界性教育变革的格局相一致的,顺应了全球社会变革和社会变迁的潮流。而转制学校的涌现,正反映出了新的社会格局对传统办学模式的冲击。这充分表明,在社会变革和知识经济的驱动下,各国教育系统均程度不同地发生了这一带有共性特征的改革趋向,它显示了一种时代的必然。
2.经济层面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推行,我国的经济发展迈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到1993年增长2.07倍,年递增7.76%。这一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促使了199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大进一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推动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这一战略性的决策对其他各领域均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长期以来被视为僵化的教育系统及其办学体制的冲击尤为明显。如何改革传统、呆板、低效的办学体制和模式,使之迅速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摆在政府、广大教育决策者和办学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由于其地处发展势头正猛的环太平洋西岸的区位优势,便构成了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区,获得了率先的高速增长。经济的繁荣带来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对传统的人才培养系统形成挑战,这一挑战主要在两方面:数量和质量。传统划一的公立学校系统,由于资金匮乏和办学体制僵化等原因,根本无法满足社会与民众急剧膨胀的对教育的质与量的要求。这一尖锐的 《当前我国转制学校成因分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251.html
【摘 要 题】决策与管理
【关 键 词】转制学校/民办学校/办学模式
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办学机制——转制学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展十分迅速,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从世界范围看,不少发达国家的办学体制也出现了极其类似的发展状况:部分公立学校在向私营化转化,目前这一趋势正在日益扩大和明显化,为我国办学体制的多样化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和思路。转制学校的出现,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这昭示出社会、民众对教育的需求的变更及由此形成的学校体制改革的新走向。我们必须看到,当前我国转制学校的蓬勃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成因,其中既有因全球社会变迁大格局而导致的教育变革因素,这反映了各国办学体制变化的趋同现象,也有我国不同地区的本土化特征。归纳而言,我们可从如下三个方面作出剖析。
1.社会层面
公立学校系统的创立,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公立学校系统因其能满足工业化社会的需求而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但在后工业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是主体不仅拥有知识、而且能运用知识、创新知识,并具有充分的人格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及其所包含的课程、教学是传统的公立学校系统无法提供的,而私立、民营学校则往往因其办学的自主和灵活而显示出了其特色和优势,也因此受到了民众的青睐。
自90年代以来,世界诸多发达国家出现的、介于原有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的转制型学校就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机制,反映了公立学校系统出现的转制状况。虽然这些学校名称不一,且就其资金来源、资源配备、运作方式、效率高低而言,亦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它们在总体上以其适应社会、适合民众的特征而获得了广阔的教育市场,并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如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①美国的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1991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个通过特许学校法,1992年开办了第一所特许学校。目前,截止1999年8月30日,全美已有36个州通过特许学校法,特许学校总数已达1682所,在校学生逾35万人。1997年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将拨款1亿美元协助建设1100所特许学校。据预测,21世纪来临之际,全美将建成3000所特许学校,2003年将达5000所,在校生150万人,资助总额达30亿美元。
②美国的公立学校私营管理1992年美国明尼苏达州、马里兰州和康涅狄克州等一些地区开始出现公立学校私营管理的尝试,到1996年美国已经有7个州政府允许教育行政部门将公立学校交由私营的教育管理公司管理。实行“公立学校私营管理”的学校,继续获得政府的教育拨款,继续按政府的教育目标办学,但私营管理公司有权对学校的管理结构、师资配备、课程教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和调整。虽然各地的实施效果不一,但是“公立学校私营管理”创设了一种提高公立学校办学质量的崭新方式。
③英国的直接拨款公立学校(Direct-Grant maintained School)英国1988年教育法中确定了直接拨款公立学校的政策,90年代得到推行。1996年大部分原公立中小学改制成为直接拨款公立学校,其主要优势在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90年代起,英国还诞生了公立自治学校,这类学校比直接拨款学校具有更大的优势:可绕过官僚政府的干扰,在基建、教师招聘、教材编制、招生等各方面均享有办学自主权。
④俄罗斯的“非国立学校”1993年叶利钦发布命令,并于6月制定《教育机构私有化法》,后把“私有化”改为“非国有化”,自此俄罗斯的非国有化学校,即私立民办学校蓬勃发展起来。国家发放私有化教育券来建设这些非国有化学校,目前各类“非国立学校”达12大类,如文科中学、实验中学、拜得乌、精英学校、特长学校等,家长择校空间巨大。但这类学校有英才贵族化趋势。
⑤加拿大的特许学校1994年加拿大的Alberta省率先创办特许学校,在此以后,有十二所相继问世。1998年9月成立加拿大特许学校研究和专业发展中心(Canadian Charter School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nter),挂钩于优质教育促进会(Society for Advancement of Excellence in Education),为特许学校的大发展提供政策、法规、设计、研究、实施等诸方面的指导。
⑥新加坡的自主学校1988年,新加坡政府经过两年的筹措,着手改革公立学校体制。他们使部分公立学校私营化,转制为自主学校。政府为其提供校舍、场地等基本建设,并继续给予资助,但允许收费。自主学校除必须参加国家制定的基本科目考试以外,其他如学校管理、教师招聘、课程设置等都全面放开,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我国在90年代后出现的办学体制多样化的改革方向,是同这种世界性教育变革的格局相一致的,顺应了全球社会变革和社会变迁的潮流。而转制学校的涌现,正反映出了新的社会格局对传统办学模式的冲击。这充分表明,在社会变革和知识经济的驱动下,各国教育系统均程度不同地发生了这一带有共性特征的改革趋向,它显示了一种时代的必然。
2.经济层面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推行,我国的经济发展迈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到1993年增长2.07倍,年递增7.76%。这一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促使了199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大进一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推动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这一战略性的决策对其他各领域均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长期以来被视为僵化的教育系统及其办学体制的冲击尤为明显。如何改革传统、呆板、低效的办学体制和模式,使之迅速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摆在政府、广大教育决策者和办学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由于其地处发展势头正猛的环太平洋西岸的区位优势,便构成了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区,获得了率先的高速增长。经济的繁荣带来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对传统的人才培养系统形成挑战,这一挑战主要在两方面:数量和质量。传统划一的公立学校系统,由于资金匮乏和办学体制僵化等原因,根本无法满足社会与民众急剧膨胀的对教育的质与量的要求。这一尖锐的 《当前我国转制学校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