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班幼儿习惯的培养
浅议小班幼儿习惯的培养
作者/刘明萍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三至六岁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习惯一旦养成,要再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而且,还会养成今后粗心大意的毛病。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小班幼儿习惯的培养也就成了良好班级形成的关键和基础。现在就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
一、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
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做到因人而异,从而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等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平时有好多家长问:“我的孩子吃饭怎么样?今天吃什么?孩子把今天的饭菜全吃完了没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但目前有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班55名幼儿,听家长介绍大部分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为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甚至打骂等,更别提良好习惯的培养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在开学时的调查观察中,多数幼儿根本不知道一口饭一口菜和餐时保持“四净”,且餐后要整理的常规,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我们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二、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
现在生活条件一般都比较好,家长们对孩子吃的方面更是毫不吝啬,但幼儿的偏食现象却是非常普遍的,有的家长更是束手无策,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如何纠正幼儿偏食的不良习惯呢?我是这样做的:
1.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自己不喜欢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
2.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或一口不吃。对待这样的幼儿,在饭前,先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对偏食、剩饭的幼儿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三、让幼儿习惯餐前洗手
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我按照生活卫生习惯领域目标中的洗手方法进行组织,让幼儿知道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这样,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四、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
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放,把玩具随手一丢。为了让孩子有初步的责任感,也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我们首先从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入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我们将整理习惯的培养融入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1.让幼儿感受环境整洁带给人的愉悦情绪
让孩子自己动手塑造清爽整洁的活动室。
2.建立规则,养成好习惯
有了整洁有序的环境,就需要保持,而这是最困难的。教师如果经常说教,就会导致孩子反感或者盲从。我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如吃完饭,引导孩子讨论怎样保持整洁,孩子们讨论出吃完要把桌子扫干净,把碗摆放整齐。
3.信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会做许多事情,但许多大人对孩子总是不放心,事事亲为,处处小心谨慎,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翅膀下。其实,只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干。如每天入园时,让孩子帮忙搬桌椅,放学时,鼓励孩子帮忙整理活动室。信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创造一切条件,只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相信他们都能做好。信任孩子,让孩子自己整理,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更能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五、培养幼儿课堂上的良好习惯。
幼儿的天性好动,常常是上课不到几分钟,他们就坐不住了:有的把腿放在小椅子上垫着坐;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低下头玩自己身上的东西;有的去弄别人;反正刚刚入园的孩子总是有许多不同的花样。虽然教师怎样设计有吸引力的活动是关键,但是培养幼儿课堂上的良好习惯也很重要。我们知道孩子会盲目的模仿别人,不管对错,因此,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是不错的选择。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 《浅议小班幼儿习惯的培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257.html
作者/刘明萍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三至六岁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习惯一旦养成,要再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而且,还会养成今后粗心大意的毛病。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小班幼儿习惯的培养也就成了良好班级形成的关键和基础。现在就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
一、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
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做到因人而异,从而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等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平时有好多家长问:“我的孩子吃饭怎么样?今天吃什么?孩子把今天的饭菜全吃完了没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但目前有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班55名幼儿,听家长介绍大部分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为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甚至打骂等,更别提良好习惯的培养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在开学时的调查观察中,多数幼儿根本不知道一口饭一口菜和餐时保持“四净”,且餐后要整理的常规,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我们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二、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
现在生活条件一般都比较好,家长们对孩子吃的方面更是毫不吝啬,但幼儿的偏食现象却是非常普遍的,有的家长更是束手无策,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如何纠正幼儿偏食的不良习惯呢?我是这样做的:
1.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自己不喜欢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
2.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或一口不吃。对待这样的幼儿,在饭前,先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对偏食、剩饭的幼儿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三、让幼儿习惯餐前洗手
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我按照生活卫生习惯领域目标中的洗手方法进行组织,让幼儿知道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这样,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四、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
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放,把玩具随手一丢。为了让孩子有初步的责任感,也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我们首先从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入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我们将整理习惯的培养融入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1.让幼儿感受环境整洁带给人的愉悦情绪
让孩子自己动手塑造清爽整洁的活动室。
2.建立规则,养成好习惯
有了整洁有序的环境,就需要保持,而这是最困难的。教师如果经常说教,就会导致孩子反感或者盲从。我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如吃完饭,引导孩子讨论怎样保持整洁,孩子们讨论出吃完要把桌子扫干净,把碗摆放整齐。
3.信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会做许多事情,但许多大人对孩子总是不放心,事事亲为,处处小心谨慎,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翅膀下。其实,只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干。如每天入园时,让孩子帮忙搬桌椅,放学时,鼓励孩子帮忙整理活动室。信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创造一切条件,只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相信他们都能做好。信任孩子,让孩子自己整理,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更能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五、培养幼儿课堂上的良好习惯。
幼儿的天性好动,常常是上课不到几分钟,他们就坐不住了:有的把腿放在小椅子上垫着坐;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低下头玩自己身上的东西;有的去弄别人;反正刚刚入园的孩子总是有许多不同的花样。虽然教师怎样设计有吸引力的活动是关键,但是培养幼儿课堂上的良好习惯也很重要。我们知道孩子会盲目的模仿别人,不管对错,因此,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是不错的选择。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 《浅议小班幼儿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