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断想
[作者] 林清峰
[内容]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作文题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对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数的实例证明。想象是青少年极为可贵的品质。此次全国高考作文,从发挥想象力的角度讲,思维空间无限广阔,符合青少年善于幻想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发展青少年的创造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辛格曾说过:“可以预料,经常处于幻想状态的人至少在观念中具有相当强烈的探索倾向,也可以在编造逸话奇闻的故事方面具有创造力。”
中央电视台1999年7月14日在“新闻30分”中报道说, 英国已决定在大学专设幻想学士学位,重点培养和造就在想象力方面的专门人才。
今年的高考试题与之不是不谋而合吗?
什么是想象呢?创造性人才的素质智力核心是创造思维的
发展,创造思维离不开想象思维,想像是人生理机制中最宝贵的素质,想象是以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是一种形象思维。根据心理学给想象所下的定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能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智力,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
如果没有想象,世界将会怎样?
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在其形式上它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再造想象,它可以把文字、图画、音乐等材料通过形象思维再现出来;另一种是创造想象,它要求人们展开思维的翅膀,创造性地独立驰聘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飞向智慧的乐园。
今年的高考作文,考生既可以再造想象,更可以创造想象,而国家考试中心更注重考生的创造想象,对那些颇具奇思妙想价值的文章可鼓励加1—5分。
因此,考生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不只是客观事物的复制,常常带有不同程度的独创性,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突破。因此,“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
今年高考作文的成功之作多在于其独创性的突破。
想象应具有概括性。表现为能够恰切地把握词义并能运用词语再现客观事物或创造出新的形象来。唯此,才能摆脱具体事物的羁绊,使想象飞腾起来,在想象的过程中达到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具有概括性的想象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掌握客观世界,并通过分析组合新的形象。
想象的逻辑性。想象是跳跃的,又是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展开、深化的。我们不能把想象看成是杂乱无章、缺乏内在联系,想到哪儿是哪儿;想象可能沿着各种方向展开,有纵向的由古及今,从现在到未来;有横向的由此及彼,因类相连。要按照一定的路子迅速想开去,适时地收回来,撒得开,收得拢,保持思路的前后一致。如果想象缺乏连贯性,就会导致思路混乱,形象支离破碎。想象的逻辑性,从本质上看是指能把握形象的联系、转换、分解、组合的规律,并能创造出新的精神实体本质。
想象的合理性。一是指想象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二是要展示想象的层次性。即想象的内容光怪陆离,或异或幻,但寻其脉络,仍是符合生活逻辑的。
想象力大体表现为这样一些特质:善延伸,对一件事只要知其始,便能想其终;会迁移,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种连动性甚至可带有大幅度的跨越和扩散性;能虚构,不拘泥于已知事物,能巧于构思,提出新设想;易触发,迅速与潜意识的储存沟通,产生灵感,点燃想象的火花。
江泽民主席最近在接见中科院部分院士时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们语文任重道远。
《“想象”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