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中新教学方法的尝试
宁都县第四中学 王玮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以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教学基础,并延伸到通信、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技能教学,是知识性与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方法,不能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手法,使之成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课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配合当前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活动课程,信息素养,人本主义,协作学习
2000年国家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强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由此可见,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其任务和目标要包含以下三个内容:
1. 信息处理――了解计算机相关的软硬件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学会使用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工具和软件;掌握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实践技能;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相关知识。
2. 信息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能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爱好和兴趣,与人协作或独立解决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从小树立信息思维意识、创新意识、与人合作意识。
3. 信息规范――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生活的正确信息伦理道德和法规观念,如道德规范、计算机安全、网络道德和规范、知识产权意识、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与做人。
信息技术学科课外活动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它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为了弥补当前中小学实验设备不足,增加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其目的是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愉快合作、体验成功、和谐发展,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进程结构,也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无个人意义,这样的教育成了徒使学生学习没有个人意义的材料,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才会发生。
根据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笔者在本学期的课外活动中,采取了一些新的想法,在这里概括一下,希望能得到各位同行的多多指教。
一、 课外活动小组学习内容的选取
为了更好地激发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考虑到许多学生都希望获得网页制作的能力,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从今年的高一(2004级)新生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挑选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并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能够影响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在自由学习气氛内,保证学有所得,并对学习承担责任的方法,是使用学生合约。合约允许学生在课程规定的范围内,制定目标,计划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并确定最终评价的准则。合约有助于解决师生双方可能存在心里的疑问。为此,在选定人员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商讨,制定了两年的课外活动小组的学习内容,并确定本学期学习平面图形制作的内容,目的是获得制作网页背景的技能,能够独立的从图片库中获取所需要的素材,并能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制作出具有个性特点的网页背景。软件采用PhotoShop 6.0软件,素材采用一点通图片库(高中版)。
根据意义学习的要求,针对教材的内容,首先与学生商量、讨论,确定了每星期六为课外活动学习的时间。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决定将制作一个网页的背景画面作为本学期课外活动要完成的任务,并根据任务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为:选区、图层、通道、滤镜、路径,并确定了本学期各次活动需要解决的教学内容和要完成的作业。
周次 学习内容 使用的工具 要完成的作业
第二周 选区的建立 魔棒 选取一朵白色的花朵
第三周 选区的调整 套索 选取一个动物(熊)
第四周 图层的建立 图层面板 熊前面放一朵花
第五周 图层组 合并图层 将两处图层合并
第六周 图层的混合 图层的混合模式 将两个图层进行混合
第七周 通道 通道面板 分辨出各种颜色的通道的图像
第八周 通道与选区 通道、选区 将沙漠用草地覆盖
第十周 蒙版 蒙版工具 在图片上,使用蒙版进行签名
第十一周 蒙版与选区 蒙版、选区 在绿化的沙漠上,使用蒙版进行修饰
第十二周 滤镜 滤镜菜单 抽出与液化
第十三周 滤镜效果 滤镜菜单 杂色和模糊
第十四周 滤镜效果 滤镜菜单 风格化
第十五周 路径 图层面板 将签名做成路径
第十六周 路径与选区 路径、选区 对某图使用路径,进行特别的加工
第十七周 制作作品 将自己的思路,制作成作品
二、 课外活动小组教学的设计
罗杰斯认为,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有意义的学习是从做中学。促进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是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直接体验到实际问题,使学生直接体会到所要进行的学习对自身的意义。另外,同伴教学也是促进学习的有效的方式,它对双方学生都有好处。被指导者表现出更强的自信、更强的学习动机,同时指导者在自我确信和承担责任的意愿方面有所增强。
笔者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潜能,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发展。在进行课外活动教学时,采用分学习小组的办法,由学生自己来承担学习的责任。根据学生的个性、平时训练的情况、责任心和热情,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原则上是采取自愿的方式,每组2~3人,采用同伴教学,互相讨论,互相协作,共同发表作品,共同进步。老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随时准备接受各小组的邀请,作为小组的一员参加小组会议,与小组的成员一起讨论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老师在讨论中只提供解决的线索,不给出现成的答案。上机实验中,采用能者为师,出现问题由组内的指导者,先行对他进行辅导,如果还解决不了,就提交组内的成员进行讨论,并请老师加入组内的讨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要允许学生学习,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就是说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例如,在学习完选区和图层这两个单元后,刘勇同学就交了一个这样的作品,将沙漠的图片放在一个图层上,另外,在草地的图片中,取了很多的小块(选区),放在其它的图层上,再进行图层合并,取名为“沙漠变绿洲”。在当天的讨论时间,我让每个学生都打开刘勇的作品,大家一起来讨论他制作的作品的主题思想,思维的创新性,制作技法,优点和缺点。大家看了作品后,七嘴八舌,讨论气氛热烈,充分肯定了他的创作思想,并且有的同学还专门和刘勇单独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刘勇的作品中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对大家的作品创作上有一定的启发。不过大家都认为刘勇的作品中,如果草地的范围能沿着沙山的走势来覆盖,效果就会更好。这时,教师就加入到讨论中,提出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怎样才能将草地的范围,沿着沙山的边缘,无缝地贴上去呢”,这样就引导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进入了真实的问题情境当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的“锚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知识生长点,使学生有了一个探索学习的起点。这样我就这个问题,提出如果能在沿着沙山的边缘,用取选区的工具,取出相应的选区,并且要能在草地的图片中,使用这个选区来取出草地的范围,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提示学生要使用一种新的工具,就是“通道”,就是说在沙山中选取的选区,要利用“通道”转移到草地这个图层中,再在草地图片中,剪出相应的范围。并使用电子教室的软件,将教师把刘勇的作品的修改过程,演示给大家,在过程中,还解答学生中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产生极大的兴趣。由此就布置了学生们在下次活动前,应该先预习的通道知识的内容,参加活动时要完成的作品要求,提出希望各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抄袭别人的创作思路。
三、 课外活动小组过程的评价
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采用主体取向的评价,重视过程和发展。每次活动的下午最后一节课,要求学生将自己小组的作品存盘,并且大家对各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论。在评论中,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评论过程是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价值多元化,尊重差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 《课外活动中新教学方法的尝试》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430.html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以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教学基础,并延伸到通信、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技能教学,是知识性与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方法,不能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手法,使之成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课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配合当前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活动课程,信息素养,人本主义,协作学习
2000年国家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强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由此可见,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其任务和目标要包含以下三个内容:
1. 信息处理――了解计算机相关的软硬件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学会使用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工具和软件;掌握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实践技能;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相关知识。
2. 信息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能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爱好和兴趣,与人协作或独立解决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从小树立信息思维意识、创新意识、与人合作意识。
3. 信息规范――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生活的正确信息伦理道德和法规观念,如道德规范、计算机安全、网络道德和规范、知识产权意识、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与做人。
信息技术学科课外活动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它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为了弥补当前中小学实验设备不足,增加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其目的是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愉快合作、体验成功、和谐发展,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进程结构,也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无个人意义,这样的教育成了徒使学生学习没有个人意义的材料,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才会发生。
根据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笔者在本学期的课外活动中,采取了一些新的想法,在这里概括一下,希望能得到各位同行的多多指教。
一、 课外活动小组学习内容的选取
为了更好地激发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考虑到许多学生都希望获得网页制作的能力,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从今年的高一(2004级)新生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挑选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并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能够影响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在自由学习气氛内,保证学有所得,并对学习承担责任的方法,是使用学生合约。合约允许学生在课程规定的范围内,制定目标,计划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并确定最终评价的准则。合约有助于解决师生双方可能存在心里的疑问。为此,在选定人员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商讨,制定了两年的课外活动小组的学习内容,并确定本学期学习平面图形制作的内容,目的是获得制作网页背景的技能,能够独立的从图片库中获取所需要的素材,并能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制作出具有个性特点的网页背景。软件采用PhotoShop 6.0软件,素材采用一点通图片库(高中版)。
根据意义学习的要求,针对教材的内容,首先与学生商量、讨论,确定了每星期六为课外活动学习的时间。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决定将制作一个网页的背景画面作为本学期课外活动要完成的任务,并根据任务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为:选区、图层、通道、滤镜、路径,并确定了本学期各次活动需要解决的教学内容和要完成的作业。
周次 学习内容 使用的工具 要完成的作业
第二周 选区的建立 魔棒 选取一朵白色的花朵
第三周 选区的调整 套索 选取一个动物(熊)
第四周 图层的建立 图层面板 熊前面放一朵花
第五周 图层组 合并图层 将两处图层合并
第六周 图层的混合 图层的混合模式 将两个图层进行混合
第七周 通道 通道面板 分辨出各种颜色的通道的图像
第八周 通道与选区 通道、选区 将沙漠用草地覆盖
第十周 蒙版 蒙版工具 在图片上,使用蒙版进行签名
第十一周 蒙版与选区 蒙版、选区 在绿化的沙漠上,使用蒙版进行修饰
第十二周 滤镜 滤镜菜单 抽出与液化
第十三周 滤镜效果 滤镜菜单 杂色和模糊
第十四周 滤镜效果 滤镜菜单 风格化
第十五周 路径 图层面板 将签名做成路径
第十六周 路径与选区 路径、选区 对某图使用路径,进行特别的加工
第十七周 制作作品 将自己的思路,制作成作品
二、 课外活动小组教学的设计
罗杰斯认为,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有意义的学习是从做中学。促进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是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直接体验到实际问题,使学生直接体会到所要进行的学习对自身的意义。另外,同伴教学也是促进学习的有效的方式,它对双方学生都有好处。被指导者表现出更强的自信、更强的学习动机,同时指导者在自我确信和承担责任的意愿方面有所增强。
笔者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潜能,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发展。在进行课外活动教学时,采用分学习小组的办法,由学生自己来承担学习的责任。根据学生的个性、平时训练的情况、责任心和热情,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原则上是采取自愿的方式,每组2~3人,采用同伴教学,互相讨论,互相协作,共同发表作品,共同进步。老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随时准备接受各小组的邀请,作为小组的一员参加小组会议,与小组的成员一起讨论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老师在讨论中只提供解决的线索,不给出现成的答案。上机实验中,采用能者为师,出现问题由组内的指导者,先行对他进行辅导,如果还解决不了,就提交组内的成员进行讨论,并请老师加入组内的讨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要允许学生学习,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就是说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例如,在学习完选区和图层这两个单元后,刘勇同学就交了一个这样的作品,将沙漠的图片放在一个图层上,另外,在草地的图片中,取了很多的小块(选区),放在其它的图层上,再进行图层合并,取名为“沙漠变绿洲”。在当天的讨论时间,我让每个学生都打开刘勇的作品,大家一起来讨论他制作的作品的主题思想,思维的创新性,制作技法,优点和缺点。大家看了作品后,七嘴八舌,讨论气氛热烈,充分肯定了他的创作思想,并且有的同学还专门和刘勇单独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刘勇的作品中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对大家的作品创作上有一定的启发。不过大家都认为刘勇的作品中,如果草地的范围能沿着沙山的走势来覆盖,效果就会更好。这时,教师就加入到讨论中,提出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怎样才能将草地的范围,沿着沙山的边缘,无缝地贴上去呢”,这样就引导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进入了真实的问题情境当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的“锚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知识生长点,使学生有了一个探索学习的起点。这样我就这个问题,提出如果能在沿着沙山的边缘,用取选区的工具,取出相应的选区,并且要能在草地的图片中,使用这个选区来取出草地的范围,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提示学生要使用一种新的工具,就是“通道”,就是说在沙山中选取的选区,要利用“通道”转移到草地这个图层中,再在草地图片中,剪出相应的范围。并使用电子教室的软件,将教师把刘勇的作品的修改过程,演示给大家,在过程中,还解答学生中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产生极大的兴趣。由此就布置了学生们在下次活动前,应该先预习的通道知识的内容,参加活动时要完成的作品要求,提出希望各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抄袭别人的创作思路。
三、 课外活动小组过程的评价
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采用主体取向的评价,重视过程和发展。每次活动的下午最后一节课,要求学生将自己小组的作品存盘,并且大家对各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论。在评论中,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评论过程是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价值多元化,尊重差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 《课外活动中新教学方法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