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法举隅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法举隅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一、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如此重要,因而语文教学应当重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想,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培养了想象力。
对于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如教学《狼和小羊〉后,重新播放录像,当狼向小羊扑去时,定格,问:“小羊最后给狼吃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尾。指名让学生叙述,教师相机评点、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想象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挥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目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做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培养观察思维能力。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是人们发现问题和作出创造发明的首要环节,也是学生认识外部世界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敏锐、精细的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善于启迪学生仔细的观察日常生活,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抓住特点,善于从平常事务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如学习《雷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我带着一些“小画家”的模型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看这么多的好玩意儿,顿时瞪大了好奇的双眼,想看个究竟。可我先是隐而不露,等到学句的时候,我出示小画家,让他们在一块平地的白沙滩上随意走了几步。同学们通过观察,心中的谜团大开,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小鸡、小狗在雪地上走能留下脚印,人在雪地上走留下的脚印像半个花生壳;有的说小白兔在雪地上跑的脚印像梅花,一串串的很好看;还有的说,小猫、小羊......各种动物的脚印都有不同的花纹.学生七嘴八舌,不仅真正理解了词句的含义,而且拓展了思维。
2、培养质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心理学研究证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积极开发,热情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问,把学生的积极性导入参与教学中来,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如教《记金华的双龙洞〉,引导学生提出“溪流声为什么会时时变着调子”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释疑来搞清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搞清了溪流和双龙洞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山势的变化”与“溪流调子变化”的关系,这样学生在无疑——有疑——释疑——无疑的课堂训练中培养了自己的质疑性思维。
3、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采用发散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的听、被动的回答问题的局面,冲破“标准答案”的樊篱,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向独特性方面发展。如教《称象〉一文时,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方法?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的上船,直到船沉到划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的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火花!教师要结合课文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多问学生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它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培养灵活性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就是培养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当某一方面的思维受阻时,能立即转向另一个方面,经过多次反复转向,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如教《跳水〉一文时,有的学生提出“不用跳水也能救人”,我抓住这一契机,适时引导:“除了跳水外,还有那些方法可以救孩子?”此时学生思维活跃,纷纷发言,列出很多救人方法:从桅杆爬下来,用渔网接住孩子,在甲板上铺一层很厚的棉花等。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方法能行吗?学生通过讨论,争辩后,认为跳水是在当时万分危急情况下唯一的救人方法。这样,通过对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法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