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
。在考试方法上,要改变着重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着重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要根据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开设创新指导课程,设立创新学分,开放实验室,使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内容之一。在学生发展和能力的评估标准上,树立多层次、多种类的目标建设,加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鼓励机制。
3.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针对不同年级,我院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学到的专业知识较少,所以重点是通过参加科技创新学习月系列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科技创新讲坛、科普宣传等)来培养、激发广大学术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由于有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和能力,同时结合本科德育导师负责制,直接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中去或选择一些要求较高的应用课题,充当科研助手协助教师做些基础性研究工作,应用课题或者本科生科研项目直接作为毕业论文课题,继续深入进行,由于所做课题由浅入深、时间相对较长,对学生能力提高来说很有意义,也容易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成果。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参与全国“挑战杯”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其中,校内竞赛要关注群众性与参与度,照顾到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分专业、分层次举办,形成系列化、届次化,扩大影响力,着力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校外竞赛要关注针对性和成果化。要选择好参赛项目,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组织好参赛队伍,培育一批创新性强的学生科技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引导大学生强化创新意识,敢于迎接挑战和展示才华,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建好一批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建立基地活动长效机制。
基地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习的平台,是激励广大学生刻苦钻研,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单位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我院已经建立了“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等17个国家海洋局系统稳定的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并建立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创新实习活动的长效机制。
首先,抓好基地建设。第一,唱响主旋律。为了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我院与国家海洋局系统分局及中心站双方在海洋监测、海洋管理、海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第二,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科研实践活动,为对方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托和服务。第三,要善于总结提高努力从各项科研实习活动中进行总结,不断提高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积累经验。
其次,建立基地活动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我院为基地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托和服务,在相关研究课题中承担一定的技术咨询和技术依托。二,基地在科技生产和台站观测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实习场所和指导,承担相关项目的海洋观测和试验报告等。三,加强基地海洋科技或学术等方面的经常性交流,举办不同形式的科学研讨会,同时不定期共同举办大型海洋学术论坛。
5.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构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必须首先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要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充分肯定教师的劳动成果。通过师生的科研互动和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时代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要求,着力构建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大学生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思想,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把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具体任务中,努力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义全.本科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实践教学,2009(1)
[2]朱新力.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3)
[3]潘祖和.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4]徐鹏,王丽娟,蒋平,大学生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高等函授学报,2009 (4)
[5]凤启龙.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3)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657.html
3.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针对不同年级,我院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学到的专业知识较少,所以重点是通过参加科技创新学习月系列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科技创新讲坛、科普宣传等)来培养、激发广大学术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由于有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和能力,同时结合本科德育导师负责制,直接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中去或选择一些要求较高的应用课题,充当科研助手协助教师做些基础性研究工作,应用课题或者本科生科研项目直接作为毕业论文课题,继续深入进行,由于所做课题由浅入深、时间相对较长,对学生能力提高来说很有意义,也容易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成果。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参与全国“挑战杯”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其中,校内竞赛要关注群众性与参与度,照顾到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分专业、分层次举办,形成系列化、届次化,扩大影响力,着力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校外竞赛要关注针对性和成果化。要选择好参赛项目,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组织好参赛队伍,培育一批创新性强的学生科技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引导大学生强化创新意识,敢于迎接挑战和展示才华,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建好一批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建立基地活动长效机制。
基地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习的平台,是激励广大学生刻苦钻研,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单位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我院已经建立了“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等17个国家海洋局系统稳定的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并建立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创新实习活动的长效机制。
首先,抓好基地建设。第一,唱响主旋律。为了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我院与国家海洋局系统分局及中心站双方在海洋监测、海洋管理、海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第二,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科研实践活动,为对方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托和服务。第三,要善于总结提高努力从各项科研实习活动中进行总结,不断提高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积累经验。
其次,建立基地活动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我院为基地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托和服务,在相关研究课题中承担一定的技术咨询和技术依托。二,基地在科技生产和台站观测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实习场所和指导,承担相关项目的海洋观测和试验报告等。三,加强基地海洋科技或学术等方面的经常性交流,举办不同形式的科学研讨会,同时不定期共同举办大型海洋学术论坛。
5.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构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必须首先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要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充分肯定教师的劳动成果。通过师生的科研互动和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时代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要求,着力构建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大学生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思想,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把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具体任务中,努力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义全.本科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实践教学,2009(1)
[2]朱新力.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3)
[3]潘祖和.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4]徐鹏,王丽娟,蒋平,大学生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高等函授学报,2009 (4)
[5]凤启龙.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3)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