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一种超越
(南京师范大学 鲁洁)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 路。现在大家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时代的特征。但是也还有不少人,他们 不追求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静。”
—一爱因斯坦
* * *
超越:德育之本质
教育是指向未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具有超越现实的本性。但是,道德教育之超 越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在人的面前存在着两种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它是由现存的一切事物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 。另一个是可能世界,它以事物可能存在的状态呈现于人的精神、思想之中。这个可能世界是人对世界的一种 把握方式,也是人对现实的一种理解。它所把握和理解的是现实发展的趋向、可能与前景。正因为在人的精神 和思想中存在着这个可能世界,才使人能够成为唯一的、得以超越现实存在的动物。对人来说,现实世界是可 以改变的,人的活动就是要以他所拟设的可能世界去取代现实世界。正是在这种现实和可能的矛盾运动中,人 类才得以驰骋于历史创造的无限空间,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前进与发展,而人的生活才赋有它的意义,这个意 义就是每个人要为实现它所选择的可能世界去努力、奋斗。
道德,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把握。道德所反映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不是人 们现实行为的写照,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去加以审视,用应是、理想的标 准来对它作出善、恶的评价,并以此来引导人的行为。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 的道德活动,不断推动人类向至善方向前进,也使每个个体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升华。
道德这一特性也必然规定了道德教育的超越的本质。道德教育的要旨不在于使受教者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 的行为是怎样的,而在使他们掌握:人们的行为可能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道德的理想是什么?人何以接 近这种理想?道德教育如果离开了这一要旨,它就不能成其为道德教育。它只可能成为某种社会学、经济学等 等学科的教学与传授。
人们常说:“道德教育要适应社会”,“道德教育要接近生活”。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今天,人 们又提出道德教育的改革就是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应当承认,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一种精神活动, 它是要受物质的、现实的生活的制约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讲得十分清楚,精神生活并不能够脱离现实的 物质生活,它必须现实化。但是,精神活动的现实化并非是这种活动的最后归宿,它所指向却是对现实的超越 。德育的现实化,或是说,从现实出发,适应于现实,它只是要为它所面对的可能世界、所选择的理想,确定 一个范围,道德教育就在这个可能范围内拟设、选择其目标,并把个人与社会推向这个目标。为此,道德教育 的现实化,并不是把现实作为不可逾越的对象,不是把道德教育的作用只看成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复制 与重现,这种现实的出发点只能是对现实的改造与推进。具体说,它是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 与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
没有这种对现实的超越,道德教育只能趋向于消亡。
物质主义:时代的顽症
人类历史的发展曾经有过道德的失落和道德教育的荒废。人们曾因迷惘、沉醉于现实世界而进入不了道德 的可能世界。在当代,这种情况显得尤为突出。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由于工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越来越沉溺于这个现实的物质世界,变成了他自己所创造的物质的奴 隶,陷入了物质主义的泥坑。在改革开放的我国,这种物质主义也颇有席卷一切之势。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现 在大家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当代的物质主义有以下种种表现:
科技至上: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它的各种功能也得到极大的发挥。借助于科技, 人们日益广泛深入地认识自然,改造、利用自然,从而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满足人的许多欲望。在这 样的辉煌成就面前,人们很容易会认为科学技术能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产生科技至上的思想。这种舍弃了许 多人文价值的追求,导致道德荒芜,道德教育被科技教育所淹没。但时隔不久,人们却又惊恐地看到,造福于 人类的科学技术却也可以用以残害人类,两次大战以及各种冷战充分暴露了这点。1995年52位获得诺贝 尔奖金的科学家,发表了著名的《迈瑙宣言》。他们说:“我们相信科学是通向人类幸福之路。但是,我们怀 着惊恐的心情看到:也正是这个科学在向人类提供自杀的手段。”此外,科技的发展,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 所形成的各种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物种灭绝,也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自然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对于人 类自身来说,科学技术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统治力量,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抑下,也在物欲的冲击下,变成只 讲物欲,不求精神;只顾现实,不讲将来;只按技术合理性行为,不要批判性和创造性,不求对终极价值的追 索和生存意义的反思。面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出现的各种问题,20世纪科学家、哲学家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是: 科技对于人类究竟是有功还是有过?科技飞速发展究竟是使人类社会日趋光明,还是走向没落与毁灭?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正在起步,对我们来说,科技的发展决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从一个科技意识不强的国 家与民族的现实出发,还必须大力宣扬科学技术的功能,弘扬科学的精神,这些也应当成为我国德育的一个重 要方面的内容。但是,西方科技至上的恶果却也值得我们引以为戒。那种把科技教育作为教育与现代化发展唯 一的连接点,道德与其他人文教育的地位难于落到实处,一手硬(智商)一手软(德育)的“偏教”现象,不 是也正在我国泛起吗?
经济至上:人作为生理的存在,他是物质的,他脱离不了物质生活,也只有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才可能 有人的精神生活。为此,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等等的经济活动不能不在人的一切生活中居于首要 位置。同时,经济活动又具有它自身的规律和法则。经济活动及其运行的法则也必然要对社会的其它活动产生 其规定和制约的作用。西方社会几百年来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当前我国也正在进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 换,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和收入的分配机制,具有其固有的法则,比如,它是通过交换而实现的,是受价值 规律支配的等等。这种市场法则也会对社会其它领域产生影响。
由于经济活动本身所处的位置,也由于当代西方社会的长足发展,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经济至上的观念, 那就是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与唯一目标。认为经济增长会自然而然带来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 如政治上民主,价值观念的更新,教育的发达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等等。这种以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标的社会 发展模式,也曾盛行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但其结果却未尽人意。由于忽视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不只是社会 不可能从总体上得以发展,就连经济也无法持续发展。经济单方面的突进,又使社会正常发展受到干扰,社会 只能在偏执中运行,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自身也成了单向的“经济人”、“经济动物”。
这种经济至上观还表现于:本属于经济领域中的市场法则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泛化与僭越。人既成为经 济人、经济动物,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则就几乎成为人与社会在一切活动中运作的通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 指出的:“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 了”。“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自力挣得的自由。”这 种情况产生于百余年前的西方,同样也呈现在今天的中国,正如有的作者所指出的那样,“随着市场的不断扩 大,文化的商品化,市场关系(即带有市场特征的各种人际关系)大有吞噬一切的趋势,许多原来处于市场以 外的领域也受到侵蚀,人类所具有许多有价值的交往形式被贬低,造成道德的沦丧”[1]。当今,“商品人 格”实际上已经开始蔓延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人格特征了。在政治领域中的权、钱交易,在医护领域中红包与 生命的交换,社会舆论领域中的有偿新闻,乃至在最基本的人的生存领域中,有的人实行的也竟然是市场的那 套准则。如据报载,1993年7月2 《道德教育:一种超越》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673.html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 路。现在大家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时代的特征。但是也还有不少人,他们 不追求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静。”
—一爱因斯坦
* * *
超越:德育之本质
教育是指向未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具有超越现实的本性。但是,道德教育之超 越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在人的面前存在着两种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它是由现存的一切事物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 。另一个是可能世界,它以事物可能存在的状态呈现于人的精神、思想之中。这个可能世界是人对世界的一种 把握方式,也是人对现实的一种理解。它所把握和理解的是现实发展的趋向、可能与前景。正因为在人的精神 和思想中存在着这个可能世界,才使人能够成为唯一的、得以超越现实存在的动物。对人来说,现实世界是可 以改变的,人的活动就是要以他所拟设的可能世界去取代现实世界。正是在这种现实和可能的矛盾运动中,人 类才得以驰骋于历史创造的无限空间,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前进与发展,而人的生活才赋有它的意义,这个意 义就是每个人要为实现它所选择的可能世界去努力、奋斗。
道德,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把握。道德所反映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不是人 们现实行为的写照,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去加以审视,用应是、理想的标 准来对它作出善、恶的评价,并以此来引导人的行为。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 的道德活动,不断推动人类向至善方向前进,也使每个个体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升华。
道德这一特性也必然规定了道德教育的超越的本质。道德教育的要旨不在于使受教者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 的行为是怎样的,而在使他们掌握:人们的行为可能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道德的理想是什么?人何以接 近这种理想?道德教育如果离开了这一要旨,它就不能成其为道德教育。它只可能成为某种社会学、经济学等 等学科的教学与传授。
人们常说:“道德教育要适应社会”,“道德教育要接近生活”。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今天,人 们又提出道德教育的改革就是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应当承认,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一种精神活动, 它是要受物质的、现实的生活的制约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讲得十分清楚,精神生活并不能够脱离现实的 物质生活,它必须现实化。但是,精神活动的现实化并非是这种活动的最后归宿,它所指向却是对现实的超越 。德育的现实化,或是说,从现实出发,适应于现实,它只是要为它所面对的可能世界、所选择的理想,确定 一个范围,道德教育就在这个可能范围内拟设、选择其目标,并把个人与社会推向这个目标。为此,道德教育 的现实化,并不是把现实作为不可逾越的对象,不是把道德教育的作用只看成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复制 与重现,这种现实的出发点只能是对现实的改造与推进。具体说,它是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 与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
没有这种对现实的超越,道德教育只能趋向于消亡。
物质主义:时代的顽症
人类历史的发展曾经有过道德的失落和道德教育的荒废。人们曾因迷惘、沉醉于现实世界而进入不了道德 的可能世界。在当代,这种情况显得尤为突出。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由于工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越来越沉溺于这个现实的物质世界,变成了他自己所创造的物质的奴 隶,陷入了物质主义的泥坑。在改革开放的我国,这种物质主义也颇有席卷一切之势。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现 在大家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当代的物质主义有以下种种表现:
科技至上: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它的各种功能也得到极大的发挥。借助于科技, 人们日益广泛深入地认识自然,改造、利用自然,从而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满足人的许多欲望。在这 样的辉煌成就面前,人们很容易会认为科学技术能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产生科技至上的思想。这种舍弃了许 多人文价值的追求,导致道德荒芜,道德教育被科技教育所淹没。但时隔不久,人们却又惊恐地看到,造福于 人类的科学技术却也可以用以残害人类,两次大战以及各种冷战充分暴露了这点。1995年52位获得诺贝 尔奖金的科学家,发表了著名的《迈瑙宣言》。他们说:“我们相信科学是通向人类幸福之路。但是,我们怀 着惊恐的心情看到:也正是这个科学在向人类提供自杀的手段。”此外,科技的发展,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 所形成的各种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物种灭绝,也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自然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对于人 类自身来说,科学技术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统治力量,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抑下,也在物欲的冲击下,变成只 讲物欲,不求精神;只顾现实,不讲将来;只按技术合理性行为,不要批判性和创造性,不求对终极价值的追 索和生存意义的反思。面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出现的各种问题,20世纪科学家、哲学家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是: 科技对于人类究竟是有功还是有过?科技飞速发展究竟是使人类社会日趋光明,还是走向没落与毁灭?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正在起步,对我们来说,科技的发展决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从一个科技意识不强的国 家与民族的现实出发,还必须大力宣扬科学技术的功能,弘扬科学的精神,这些也应当成为我国德育的一个重 要方面的内容。但是,西方科技至上的恶果却也值得我们引以为戒。那种把科技教育作为教育与现代化发展唯 一的连接点,道德与其他人文教育的地位难于落到实处,一手硬(智商)一手软(德育)的“偏教”现象,不 是也正在我国泛起吗?
经济至上:人作为生理的存在,他是物质的,他脱离不了物质生活,也只有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才可能 有人的精神生活。为此,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等等的经济活动不能不在人的一切生活中居于首要 位置。同时,经济活动又具有它自身的规律和法则。经济活动及其运行的法则也必然要对社会的其它活动产生 其规定和制约的作用。西方社会几百年来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当前我国也正在进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 换,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和收入的分配机制,具有其固有的法则,比如,它是通过交换而实现的,是受价值 规律支配的等等。这种市场法则也会对社会其它领域产生影响。
由于经济活动本身所处的位置,也由于当代西方社会的长足发展,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经济至上的观念, 那就是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与唯一目标。认为经济增长会自然而然带来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 如政治上民主,价值观念的更新,教育的发达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等等。这种以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标的社会 发展模式,也曾盛行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但其结果却未尽人意。由于忽视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不只是社会 不可能从总体上得以发展,就连经济也无法持续发展。经济单方面的突进,又使社会正常发展受到干扰,社会 只能在偏执中运行,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自身也成了单向的“经济人”、“经济动物”。
这种经济至上观还表现于:本属于经济领域中的市场法则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泛化与僭越。人既成为经 济人、经济动物,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则就几乎成为人与社会在一切活动中运作的通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 指出的:“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 了”。“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自力挣得的自由。”这 种情况产生于百余年前的西方,同样也呈现在今天的中国,正如有的作者所指出的那样,“随着市场的不断扩 大,文化的商品化,市场关系(即带有市场特征的各种人际关系)大有吞噬一切的趋势,许多原来处于市场以 外的领域也受到侵蚀,人类所具有许多有价值的交往形式被贬低,造成道德的沦丧”[1]。当今,“商品人 格”实际上已经开始蔓延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人格特征了。在政治领域中的权、钱交易,在医护领域中红包与 生命的交换,社会舆论领域中的有偿新闻,乃至在最基本的人的生存领域中,有的人实行的也竟然是市场的那 套准则。如据报载,1993年7月2 《道德教育:一种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