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历史论文 >> 正文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瑜瑕摭谈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以下简称新教材)已于1996年秋季起在全国中学使用。新教材既承袭了新 编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成功经验,又有所创新。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观念新。新教材的编写明显突破了旧版《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的“苏联中心模式 ”,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多年来“左”的思潮的束缚。它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94年修订本)“世界 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 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和发 展的历史”的总体思想。这就改变和修正了旧版《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世界近代现代史的过时定性。新教材 引进了许多新观点,如:我国史学界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性质的分歧;对于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实行的恐 怖政策评论的不同观点;中外史学界对法国大革命下限的争论;关于法国、美国和德国工业革命起止时间的不 同看法;中外史学家对《田中奏折》真伪的疑问以及中外学者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看法等等。新教材对历 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较旧教材更为实事求是,结论也更趋客观合理,如:教材对17、18世纪欧洲大陆主要 封建国家的改革,美国独立战争,工业革命在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方面的影响,美国西进运动,维也纳体系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世界扩张的影响,垄断组织形成,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及其在东欧国家产生的影响,二战后的客观作用,雅尔塔会议上的大国强权政治,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破产 ,苏东剧变等事件的评价,都较为公允。这修正了旧教材只强调时代局限性,却忽视历史进步性;只强调进步 性,而忽略局限性;只强调主观性,又忽视客观性等片面做法。以上种种突破,对形成和塑造学生的唯物史观 ,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历史现象,乃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将大有裨益。
    2.可读性增强。新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教材“纯历史”的面孔,加大了知识性、趣味性等可读性份 量。据笔者统计,新教材共有彩图63幅(上册31幅、下册32幅),插图231幅(上册122幅、下册109 幅),表 格15个(上册5个、下册10个),地图57幅(上册30幅、 下册27幅),文献资料120条(上册75条、下册45条) 。 这些方面较之旧教材均有大幅度的增加,有的方面甚至超过了新编高中三本中国历史教材同一内容的份量。 如按课时计算,新教材平均每课时在使用彩图、插图、地图、文献资料等方面的份量均超过了新编《中国古代 史》(选修本)和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本)教材。详见表一、表二。
    此外,新教材编写体例也与旧教材大相径庭。新教材同新编三本中国历史教材一样,每章均有一段言简意 赅的前言,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便于学生落实每一具体历史事件 在本时空区间内的坐标定位、运行轨迹及其相互关系。它与课本正文宏微结合,学生比较容易发现各国在历史 进程中的个性和共性,有利于他们自觉地从纵横两方面观察历史发展进程,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上册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 件或主体内容,如: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16—18世纪的亚洲、维也纳体系、工业 革命在各国的扩展、第二国际、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崇拜和大清洗运动、“柯立 芝繁荣”、亚洲经济的发展、50—8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以及世界近代现代各阶段的文化等等 。以上改变了旧教材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人为删减一些重要内容、割裂历史的片面做法,这不仅使世界近代 现代史的课本体系趋于完整,也对高中学生了解世界近代现代史全貌,加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历史唯物主 义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都有着重要作用。
    3.能力要求高。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不但知识含量有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含量有 了更高的要求。总体表现为,新教材加强对历史事件背景、影响等的分析和发微,简化了历史发展的过程;删 减了知识含量高、思维含量低的习题,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综合、比较,重在发现历史规律、阶 段性特征,形成创造性思维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大大增加,其质量和数量均超出了旧教材,其目的在于实现新教 材“说明”中“培养能力、提高能力”的宗旨。详见表三。
    4.时代特色鲜明。新教材除了观念新颖、注重学生素质技能培养等时代特色外,还加大了世界当代史的份 量。新教材二战前史和二战后史的课时比例为12∶14,而旧教材却是20∶4, 且新教材当代史的下限已从旧教 材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延伸到90年代中期,时代感尤为突出。世界当代史中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和发展,苏联 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挫折,亚洲经济的发展,苏东剧变和9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等内容,其本意 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加深对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和 紧迫性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挫折,80年代中期一度曾被列入高中教材,后被删 除,此次重新编写入教材,且更为具体详细,使编写者的时代性,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 宏旨更是昭然若揭了。
    新教材的优点和特色是人所共知、有目共睹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发现了新教材存在着一些问题,笔 者权且称其为“瑕疵”,特提出与编者及同仁商榷。
    1.文献资料摘引尚缺乏科学性。据统计,新教材所选撷的120 条文献资料中,详细注明引文出处的仅有38 条,占31.6 %; 简单注释的有32条,占26.7%;只注明某某历史人物云云的达50条之多,占41.7%。这样根 本不利于学生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与当前强化素质教育的主题也相悖离。
    2.对一些史实的叙述欠妥。①上册第60页说“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17世纪30年代陆续发布锁国令,禁 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日本人与海外交往,……这种锁国体制维持了200余年”。 这一叙述容易使人误解 日本锁国体制形成于17世纪30年代。事实上日本锁国体制完成于1641年,日本将平户的荷兰商馆移至出岛,突 破于1853年日美《安政条约》的签订。②上册第70页小字说:“根据维也纳会议的决议,波兰被再次瓜分,俄 国得到了波兰的大部分和芬兰等地,普鲁士的领土进一步扩大”。教材此前并无波兰被瓜分的叙述,直至上册 第98页,教材才有“18世纪以来,俄国不断进行对外侵略扩张,……在西方,攫取了波兰大部分地区和罗马尼 亚部分地区”。两句话出现错位不表,且前一句多少使人感到突然。③上册第112 页对普鲁士“容克”一词的 注释太笼统,应更详细指出“容克”是德语Junker的音译,意为地主之子、小主人或年轻贵族,泛指普鲁士的 贵族骑士阶层,再按课本的表述,最后指出二战后,基本被消灭。④上册第124页小字部分说“日俄战争后, 日本以武力逼迫朝鲜签订条约,……条约签订后,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日本驻朝总监,……”。由于这一叙述 出现在1910年《日朝合并条约》之后,故也易使人误解上述史实发生在1910年, 而实际上是发生在1905 年11 月日朝《乙已保护条约》签订后。
    3.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知识性错误。①上册第20页说“16世纪初期开始,尼德兰处于西班牙王室统治之下” 。事实上,尼德兰从1477年起归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566年才转属西班牙,这是16世纪中期。②上册第65页“ 工业革命期间一些发明”表格中注明“1785年,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 这是典型的知识性错误。 瓦特 发明改良型蒸汽机应该是1784年。表格中的说法也与教材第64页中“特别是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于1785年投 入使用后,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的叙述相悖。③上册第101页说克里米亚战争中,“185 6年初, 俄国战败”。俄国战败的标志是1855年9月黑海舰队的基地塞瓦斯托波尔为英、法、土和撒丁联军所攻 占,1856年3 月签订《巴黎和约》是俄国承认失败的标志。④上册第104页小字部分说“1844年, 塞义德·阿 里·穆罕默德(1820—1850年)自称‘巴布’,……巴布于1845年被捕,1848年起义爆发后不久,统治阶级处 死了巴布”。这里有二处疑点,其一,巴布被捕应是1847年而不是1845年;其二,巴布被处死于1850年,“不 久”的表述是不准确的。⑤上册第119 页注释1 说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1901年改称泛美联盟”。美洲共和国 国家联盟成立于1890年4月, 其常设机构为“美洲共和国商务局”, 后改名为“美洲共和国国际局”。1910年 7月12日—8月30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第四届泛美会议,决定将“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改名为“美洲共 和国联盟”,将“美洲共和国国际局”改名为“泛美联盟”。所以,教材无论是在其组织沿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瑜瑕摭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731.html

  • 上一篇范文: 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下一篇范文: 备课十问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历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