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椅一排排向着教养员……
高中阶段基础性和预备性两者的关系如何?谁轻谁重?哪个为先哪个为后?尤其是职普比稳定之后对高中阶段怎么看?过去高中毕业实际是一分为二,一部分升学,或上中专学校,或进入大学学习;相当一部分的高中生毕业之后直接就业了。现在初中之后就一分为二,在高中阶段,要就业的就上中职了,而普通高中主要目的是升学。而在若干年之后,高中毕业生只要想上大学的基本上都能上大学。这种情况下,重新探讨一下高中阶段特别是普通高中基础性和预备性的关系,非常有意义。
五、如何处理发展学生个性和基础教育规范性的关系?
个性与规范性,大家讲得比较多。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怎样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留足空间,给学生充分施展才能的天地,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1909年,有个教育家谈教育时说:“小学校教育之要,当以学生为本位,为教员者无时不当筹思学生之在学校,如何则心志欢乐,如何则道德优美,如何则学业精进,事事必就小学生之心理以推究。”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怎样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学习,怎么样结合孩子的心理研究教育结合的规律。但是当时相当一部分学校不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篇文章专门批评这件事情。当时,多数学校对学生纪律要求十分严格,有的学校制订了详密的讲堂规则、自修室规则、食堂规则、寝室规则、盥所规则、茶水规则、休息规则、会晤规则、阅报处规则、图书器械所规则等。1903年《湖南明德学堂规则》甚至要求学生上课时“两手不得置于桌上,且宜正襟危坐,两足不得伸出,并禁时露倦容”,比古代官私学有过之无不及。100年前这样,现在的孩子不大多也这样?但另一方面的声音一直很强烈,要求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比如1923年,当时北洋政府教育部制订的新学制课程标准就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原则。当时的规定,中学采用分科选科和学科制、学分制,学生可以选课、选科。1924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十届大会议决,“中等学校宜采用弹性升级考试方法以宏造就而励自动教育”。到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还提出来高中要搞选修制。这些原则和要求并不是教育部门突发奇想,而是和教育思想相贯通的。
保护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个性,同时又能恰当地规范,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这对教师和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午中央教科所袁振国所长讲,过去总是把学者和良师划等号,这句话是对的,现在看,学者未必就是良师,学者也未必能成为良师,但良师一定能成为学者。因为作为好的老师他必须对本学科的知识、理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才会成为良师。去年到西班牙去,西班牙教育部中午本来想请一个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同我们见面,这个教育哲学家正好有课不能来,而这个知名的哲学家却是西班牙的一个中学老师。问对方这种现象时,回答说,西班牙有不少这样的学者老师,在国内非常有影响,但让他当大学教授,他不去。他的理念就认为,真正的教育研究就在中小学,真正的教育家应该在中小学执教。这是真正的把教育当事业的一个学者,他肯定也是一个良师。所以说,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理念、追求、个性,这样你教出来的学生才能有自己的个性,你从业的学校才能成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校,这是相辅相成的。
六、如何处理教育传统与教育变革的关系
传统与变革的关系,对教育而言,与其他行业有些不一样。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应该是最尊重历史、传统的一个行业,因为任何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可能从国外直接移植,必须植根于我们自己原有的传统。因此,处理好传统与变革的关系对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现在有两种倾向值得讨论:一种是盲目复古,一味地让孩子们要回到“过去”。比如很多学校把一些《三字经》《弟子规》《神童诗》都拿出来让孩子背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如果孩子整天背诵这些,素质怎么提高?总是教育孩子们作人上人,走向社会分层的最高端,如何追求一种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三字经》《弟子规》《神童传》都有这个东西,这是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值得讨论。还是毛主席老人家说得对,对于传统文化,要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如何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校长老师都应该有清醒地认识,并不是说越复古越好,越回到过去越好。
还有另一个倾向,越变革越好,把过去甩得越干净越好。尤其在一些经济发达、开放的大都市里面开始盛行。前几天看一篇文章,讲某市高中语文“大换血”,以各种理由把《阿Q正传》换下来,还有一些地方把武侠小说搬到中学语文课本里,这种做法恰当不恰当?给孩子到底要灌输什么?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深思和讨论。这篇文章很多观点我是认同的,比如说,教材编写组的理由是“根据学生的领悟和接受程度,最后放弃了《阿Q正传》等名篇”。文章说“这种说法实在是似是而非。小儿背唐诗,其义也渺渺,是不是都要长大了再学,小时就不用背了呢?看看美国高中生必读书目吧,共21种,只选2部现当代精品,其余19部全是千百年的经典,光古希腊古罗马就占5部,真是太古老太艰深了!而且还有一条规定更绝:书目几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因为他们深知:不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就无法创新,就不能推动历史!”在传统与变革的问题上,我们也应该认真讨论、慎重对待。
七、如何处理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关系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比较浅显易懂,但如何把握好尺度,不偏离本质也很重要。回顾梳理我们的素质教育,虽然在全省范围内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但在各地区、各学校还是进行了很多成功的探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这在下一步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必须认真地加以吸取,尤其是要吸收其本质与精髓。
谈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有些地方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就发生了一些偏差,老师们不是把工夫花在课程、课堂和课本本身,而是对外在的、形式的东西花费工夫太大。有篇文章《怎样看待新课改给“好课”带来的变化》谈到:“好课不能在教学方式的创新面前迷失自己。一些教师花费在设计教学环节和准备教学手段上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研究。” “过于热衷形式的创新导致一些教师疏于研究挖掘课程和教学中那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些课堂出现了华而不实的倾向。”一些被誉为 “好课”的标志是:博采众长、引经据典、融会贯通、大容量、多信息、快节奏,标新立异、自成一家等等。过去我也听过类似的课,语文课上,老师四面八方、古今中外,把能收集到的知识全收集到,比如有篇课文《爬山虎的脚》,那位老师讲得真不错,准备了大量材料。但是他把重点放在哪儿?爬山虎是什么?为什么能爬在墙上?大量的图片演示、学生问答等等,可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位老师却忽略了。语文课就是教给孩子怎么说话、怎么写文章,怎么欣赏文章的美,而不是其他的。把语文课讲成科普课,就有些偏离。现在很多课都讲成这样,语文课成了老师展示“才华”的课,特别一些示范课,成了老师的才艺大比拼。一位老师在讲朱自清的《背影》,别出心裁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每人回家给父亲或母亲照一张背影照片。课上,大家拿出照片,分组交流讨论,然后写一篇作文。这是培养孩子的摄影爱好还是培养孩子写作情怀呢?还有《荷塘月色》,简直成了关于荷花和月色的图片、音乐的欣赏课了,还有分析荷塘、青蛙的,月下荷塘奇妙的意境却被忽略了,被那些展示给冲得七零八落。这些热热闹闹的过于注重形式的东西是否值得大家关注和讨论?。
八、如何处理中国特色和国外经验的关系
基础教育的中国特色和国外经验,这对关系说起来往往有两个观点,并且经常针锋相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好,学校管理规范,中国学生聪明,学习刻苦,基础知识扎实,正如有人评价的,中国学生有“三好”:基本功好、书本知识好、考试成绩好;外国学生有“三强”: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演说能力强。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有问题,创新不足、创新能力弱。对个问题到底怎么看?我想可借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话,对中国教育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引喻失义”。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的关系,实际上有很大互补性,应该互相借鉴,充分开展交流,但借鉴时仍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为教育和技术不一样,技术可以引进,可以是规范化、标准化的,一个茶杯、一个录音机到哪个国家都可以是通用的标准,但教育不行,教育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有自己的培养标准。过分地讲什么国际化、通用化人才,这是不可取的。在这一点上,千万不能迷失了自我,这是教育的民族性,是万万不可放弃的。所以在和国外交流的时候,我们很有体会。比如我们和美国康州的交往,双方彼此都感觉收获很大。到美国,美国称赞我们的基础教育确实做的扎实,我们也确实感觉美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孩子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个性的发挥确实比我们强。在这里,就是一个相互学习,而且是以我为主、吸收他人的做法。当时我和康州教育厅长交谈时就说,咱们合作的基点在哪儿?就在于两国教育制度的不同,教育特色的不同,正因为有差异,才有合作的余地,才有合作的价值。如果都一样,就谈不上要合作了。教育和文化是一样的,是有差异性的,不能简单的以优劣而论。
九、如何处理素质教育与高考改革的关系
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的关系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前段时间有个同志去学汽车驾照,跟我说是怎么学的。我一听跟中国的教育很有些相似之处。方向盘打到什么刻度,拐弯拐到什么地方,学这个花了很多工夫,规范地按照考试的要求去学,结果拿到驾照未必能上路。美国考驾照直接拉到马路上,开过去就给驾照,开不过去就不给驾照,直接上路考。这就是观念的不同。回过头来说高考,只要有高考,必然有压力,只要有竞争,必然有压力。有人说高考是素质教育的瓶颈,是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对不对呢?又对又不对。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大家要明确:第一,高考能不能取消?很明确,不可能取消。高考是保障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一个基石。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果没有了高考,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就无从谈起。最近报纸上有关恢复高考30周年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实际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教育基础,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如果没有高考制度的恢复,中国30年的崛起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在其他国家,大学的入学也都有种种的测试、考核、评估的办法,有的国家有统一的高考,有的国家有联考,还有的是申请入学,但是总要通过一定的考核途径入学。
第二,既然高考不能取消,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高考的确是学生压力过重、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对高考的稳步改革调解过重的压力,而不可能通过取消高考来解除这种压力。这些年来,教育理论界有过种种探讨,提出过种种思路。
有人提出,减少考试科目。过去是7门,后来减少到5门,再后来是3+X,但是,考试科目的减少并不能减轻压力和负担。这如同练百米赛跑的人和练七项全能的人,是不是前者比后者更轻松一点呢?不可能吧,只要想拿冠军,练百米跑的和练全能的压力、付出的劳动基本是等量的。这个例子很典型,减少考试科目并不解决问题。
还有人提出,降低高考试题难度。这个有一定道理,应该适当降低,但是这个降低又和必要的区分度联系在一起,和整个高中课程改革联系在一起,一味地降低仍然不能减轻学生的压力,而且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有人举例说,2001年北京降低了高考难度了,结果清华录取线从600分一下升到620分,家长不干了,因为北京是先报志愿后出分数。大概在去年吧,一个地方的分数线一变再变,高考计划试题区分度没做好,出现了问题。
还有人提出,增加考试次数,这个提得比较多。可行不可行呢?安徽等几个地方是这么做的。春夏两次考试,现在看也偃旗息鼓了,这个也不解决问题。
还有人提出,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在高考中占有比较大比重,这倒是一个可以探讨的方向,但有个前提是保证会考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学业水平考试,本身给学生带 《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785.html
高中阶段基础性和预备性两者的关系如何?谁轻谁重?哪个为先哪个为后?尤其是职普比稳定之后对高中阶段怎么看?过去高中毕业实际是一分为二,一部分升学,或上中专学校,或进入大学学习;相当一部分的高中生毕业之后直接就业了。现在初中之后就一分为二,在高中阶段,要就业的就上中职了,而普通高中主要目的是升学。而在若干年之后,高中毕业生只要想上大学的基本上都能上大学。这种情况下,重新探讨一下高中阶段特别是普通高中基础性和预备性的关系,非常有意义。
五、如何处理发展学生个性和基础教育规范性的关系?
个性与规范性,大家讲得比较多。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怎样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留足空间,给学生充分施展才能的天地,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1909年,有个教育家谈教育时说:“小学校教育之要,当以学生为本位,为教员者无时不当筹思学生之在学校,如何则心志欢乐,如何则道德优美,如何则学业精进,事事必就小学生之心理以推究。”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怎样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学习,怎么样结合孩子的心理研究教育结合的规律。但是当时相当一部分学校不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篇文章专门批评这件事情。当时,多数学校对学生纪律要求十分严格,有的学校制订了详密的讲堂规则、自修室规则、食堂规则、寝室规则、盥所规则、茶水规则、休息规则、会晤规则、阅报处规则、图书器械所规则等。1903年《湖南明德学堂规则》甚至要求学生上课时“两手不得置于桌上,且宜正襟危坐,两足不得伸出,并禁时露倦容”,比古代官私学有过之无不及。100年前这样,现在的孩子不大多也这样?但另一方面的声音一直很强烈,要求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比如1923年,当时北洋政府教育部制订的新学制课程标准就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原则。当时的规定,中学采用分科选科和学科制、学分制,学生可以选课、选科。1924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十届大会议决,“中等学校宜采用弹性升级考试方法以宏造就而励自动教育”。到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还提出来高中要搞选修制。这些原则和要求并不是教育部门突发奇想,而是和教育思想相贯通的。
保护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个性,同时又能恰当地规范,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这对教师和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午中央教科所袁振国所长讲,过去总是把学者和良师划等号,这句话是对的,现在看,学者未必就是良师,学者也未必能成为良师,但良师一定能成为学者。因为作为好的老师他必须对本学科的知识、理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才会成为良师。去年到西班牙去,西班牙教育部中午本来想请一个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同我们见面,这个教育哲学家正好有课不能来,而这个知名的哲学家却是西班牙的一个中学老师。问对方这种现象时,回答说,西班牙有不少这样的学者老师,在国内非常有影响,但让他当大学教授,他不去。他的理念就认为,真正的教育研究就在中小学,真正的教育家应该在中小学执教。这是真正的把教育当事业的一个学者,他肯定也是一个良师。所以说,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理念、追求、个性,这样你教出来的学生才能有自己的个性,你从业的学校才能成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校,这是相辅相成的。
六、如何处理教育传统与教育变革的关系
传统与变革的关系,对教育而言,与其他行业有些不一样。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应该是最尊重历史、传统的一个行业,因为任何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可能从国外直接移植,必须植根于我们自己原有的传统。因此,处理好传统与变革的关系对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现在有两种倾向值得讨论:一种是盲目复古,一味地让孩子们要回到“过去”。比如很多学校把一些《三字经》《弟子规》《神童诗》都拿出来让孩子背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如果孩子整天背诵这些,素质怎么提高?总是教育孩子们作人上人,走向社会分层的最高端,如何追求一种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三字经》《弟子规》《神童传》都有这个东西,这是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值得讨论。还是毛主席老人家说得对,对于传统文化,要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如何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校长老师都应该有清醒地认识,并不是说越复古越好,越回到过去越好。
还有另一个倾向,越变革越好,把过去甩得越干净越好。尤其在一些经济发达、开放的大都市里面开始盛行。前几天看一篇文章,讲某市高中语文“大换血”,以各种理由把《阿Q正传》换下来,还有一些地方把武侠小说搬到中学语文课本里,这种做法恰当不恰当?给孩子到底要灌输什么?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深思和讨论。这篇文章很多观点我是认同的,比如说,教材编写组的理由是“根据学生的领悟和接受程度,最后放弃了《阿Q正传》等名篇”。文章说“这种说法实在是似是而非。小儿背唐诗,其义也渺渺,是不是都要长大了再学,小时就不用背了呢?看看美国高中生必读书目吧,共21种,只选2部现当代精品,其余19部全是千百年的经典,光古希腊古罗马就占5部,真是太古老太艰深了!而且还有一条规定更绝:书目几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因为他们深知:不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就无法创新,就不能推动历史!”在传统与变革的问题上,我们也应该认真讨论、慎重对待。
七、如何处理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关系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比较浅显易懂,但如何把握好尺度,不偏离本质也很重要。回顾梳理我们的素质教育,虽然在全省范围内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但在各地区、各学校还是进行了很多成功的探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这在下一步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必须认真地加以吸取,尤其是要吸收其本质与精髓。
谈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有些地方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就发生了一些偏差,老师们不是把工夫花在课程、课堂和课本本身,而是对外在的、形式的东西花费工夫太大。有篇文章《怎样看待新课改给“好课”带来的变化》谈到:“好课不能在教学方式的创新面前迷失自己。一些教师花费在设计教学环节和准备教学手段上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研究。” “过于热衷形式的创新导致一些教师疏于研究挖掘课程和教学中那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些课堂出现了华而不实的倾向。”一些被誉为 “好课”的标志是:博采众长、引经据典、融会贯通、大容量、多信息、快节奏,标新立异、自成一家等等。过去我也听过类似的课,语文课上,老师四面八方、古今中外,把能收集到的知识全收集到,比如有篇课文《爬山虎的脚》,那位老师讲得真不错,准备了大量材料。但是他把重点放在哪儿?爬山虎是什么?为什么能爬在墙上?大量的图片演示、学生问答等等,可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位老师却忽略了。语文课就是教给孩子怎么说话、怎么写文章,怎么欣赏文章的美,而不是其他的。把语文课讲成科普课,就有些偏离。现在很多课都讲成这样,语文课成了老师展示“才华”的课,特别一些示范课,成了老师的才艺大比拼。一位老师在讲朱自清的《背影》,别出心裁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每人回家给父亲或母亲照一张背影照片。课上,大家拿出照片,分组交流讨论,然后写一篇作文。这是培养孩子的摄影爱好还是培养孩子写作情怀呢?还有《荷塘月色》,简直成了关于荷花和月色的图片、音乐的欣赏课了,还有分析荷塘、青蛙的,月下荷塘奇妙的意境却被忽略了,被那些展示给冲得七零八落。这些热热闹闹的过于注重形式的东西是否值得大家关注和讨论?。
八、如何处理中国特色和国外经验的关系
基础教育的中国特色和国外经验,这对关系说起来往往有两个观点,并且经常针锋相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好,学校管理规范,中国学生聪明,学习刻苦,基础知识扎实,正如有人评价的,中国学生有“三好”:基本功好、书本知识好、考试成绩好;外国学生有“三强”: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演说能力强。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有问题,创新不足、创新能力弱。对个问题到底怎么看?我想可借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话,对中国教育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引喻失义”。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的关系,实际上有很大互补性,应该互相借鉴,充分开展交流,但借鉴时仍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为教育和技术不一样,技术可以引进,可以是规范化、标准化的,一个茶杯、一个录音机到哪个国家都可以是通用的标准,但教育不行,教育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有自己的培养标准。过分地讲什么国际化、通用化人才,这是不可取的。在这一点上,千万不能迷失了自我,这是教育的民族性,是万万不可放弃的。所以在和国外交流的时候,我们很有体会。比如我们和美国康州的交往,双方彼此都感觉收获很大。到美国,美国称赞我们的基础教育确实做的扎实,我们也确实感觉美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孩子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个性的发挥确实比我们强。在这里,就是一个相互学习,而且是以我为主、吸收他人的做法。当时我和康州教育厅长交谈时就说,咱们合作的基点在哪儿?就在于两国教育制度的不同,教育特色的不同,正因为有差异,才有合作的余地,才有合作的价值。如果都一样,就谈不上要合作了。教育和文化是一样的,是有差异性的,不能简单的以优劣而论。
九、如何处理素质教育与高考改革的关系
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的关系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前段时间有个同志去学汽车驾照,跟我说是怎么学的。我一听跟中国的教育很有些相似之处。方向盘打到什么刻度,拐弯拐到什么地方,学这个花了很多工夫,规范地按照考试的要求去学,结果拿到驾照未必能上路。美国考驾照直接拉到马路上,开过去就给驾照,开不过去就不给驾照,直接上路考。这就是观念的不同。回过头来说高考,只要有高考,必然有压力,只要有竞争,必然有压力。有人说高考是素质教育的瓶颈,是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对不对呢?又对又不对。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大家要明确:第一,高考能不能取消?很明确,不可能取消。高考是保障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一个基石。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果没有了高考,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就无从谈起。最近报纸上有关恢复高考30周年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实际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教育基础,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如果没有高考制度的恢复,中国30年的崛起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在其他国家,大学的入学也都有种种的测试、考核、评估的办法,有的国家有统一的高考,有的国家有联考,还有的是申请入学,但是总要通过一定的考核途径入学。
第二,既然高考不能取消,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高考的确是学生压力过重、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对高考的稳步改革调解过重的压力,而不可能通过取消高考来解除这种压力。这些年来,教育理论界有过种种探讨,提出过种种思路。
有人提出,减少考试科目。过去是7门,后来减少到5门,再后来是3+X,但是,考试科目的减少并不能减轻压力和负担。这如同练百米赛跑的人和练七项全能的人,是不是前者比后者更轻松一点呢?不可能吧,只要想拿冠军,练百米跑的和练全能的压力、付出的劳动基本是等量的。这个例子很典型,减少考试科目并不解决问题。
还有人提出,降低高考试题难度。这个有一定道理,应该适当降低,但是这个降低又和必要的区分度联系在一起,和整个高中课程改革联系在一起,一味地降低仍然不能减轻学生的压力,而且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有人举例说,2001年北京降低了高考难度了,结果清华录取线从600分一下升到620分,家长不干了,因为北京是先报志愿后出分数。大概在去年吧,一个地方的分数线一变再变,高考计划试题区分度没做好,出现了问题。
还有人提出,增加考试次数,这个提得比较多。可行不可行呢?安徽等几个地方是这么做的。春夏两次考试,现在看也偃旗息鼓了,这个也不解决问题。
还有人提出,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在高考中占有比较大比重,这倒是一个可以探讨的方向,但有个前提是保证会考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学业水平考试,本身给学生带 《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