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历史论文 >> 正文

对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随着历史学科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编纂的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高中阶段的 历史教学,如何跟上这种形势,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笔者就此谈一点拙见, 求教于广大读者。



    一 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特点及现状
    相对于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及大学阶段的历史教育而言,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有其独到的特点,其基本特 征是:(一)教学目标不同。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为高校输送合格的有培养前途的人材,同时也为国家 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劳动技能、一定思想道德素养的合格的劳动者;(二)教育对象不同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思想活跃,很少保守;善于思索,提出质疑;接触多种传媒,信息 较为广泛;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满足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是什么,还要追根溯源,弄清为什么。 (三)教育层次不同。高中阶段的教育,界于初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两个层次之间,肩负着既普及又提高的双重 任务。从传授历史知识的角度说,是初中所学知识的扩展和加深;从培养能力的角度看,是运用历史教材的知 识结构及其蕴含的思维能力要求,开拓和培养较高层次的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四)师资力量不同。 从全国大多数地区来看,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大多大学本科毕业,文化水平较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 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这为搞好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当前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面临着“挑战 和机遇”,关键是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历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全国各省市的情况看,相当多数的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极探索,总结出了许多好的经验, 有力地促进了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但是当前也较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是:仍然没有摆脱传 统教学观念和指导思想的束缚,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教什么,“天然合理 ”;初高中两个阶段的历史教学脱节,初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需要在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花费很 大的功夫和气力进行补课,增加了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难度;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历史理论、历史概念,在 教学中没有予以充分的注意,使之成为教学中极为薄弱的环节;对考试的研究,热衷于收集所谓“信息”,没 有从研究考试入手,研究教学,缺乏相应的对策,造成了历史教学在高考面前苍白无力;从教师的方面说,缺 乏继续教育,较深层次的专业理论知识准备不足,缺少对当今史学研究新成果的消化吸收,知识老化陈旧。
    二 对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
    为了改变历史教学滞后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着重抓好如下五个环节:
    一是狠抓基础,正确处理识记与其他能力的关系。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教与学的优劣,首先取 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 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以鸦片战争为例,如果没 有记住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以及《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就无法 弄清中英这场战争为什么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不发生在30年代或50年代,它对中英两国社会的发展 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满清王朝的失败为什么具有历史的必然。以记忆促进思维,以思维带动记忆,二者是 辩证的统一,均不可偏废。为此,我们要下功夫抓好打基础的工作,特别是从初中、高一、二年级起就要抓紧 、抓扎实,这是教好、学好、考好的第一要素。
    这里附带说几句,中学历史教材的编纂问题。现今的中学历史教材,它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 国外及港台地区教材编写的优点,引入了史料,加入了插图,有宋体字与楷体字之分,改变了过去课本呆板, 缺乏历史真实感,不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弊端,使教材更注重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形式上更生动活泼, 体现了教材编纂的科学性、目标性、目的性、系统性以及心理学、美学的原则。同时,现行教材使教师在教学 活动中能更大地展示才华。只要教师肯下功夫把教材吃透,对其内容做到合理的取舍,就会正确处理好教材中 大小字之别,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对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也能做到得心应手。
    二是把握精髓。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把对立统一法则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毛泽东在《矛盾论 》一文中指出:“把握住这个核心,就把握住了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由 此说开去,在历史教学中也有一个教给学生如何把握某些历史问题的核心和精髓问题。只要把握了这个金钥匙 ,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讲述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这一专题,主要把握住:农民阶级不是先进 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具有狭隘、保守、自私和分散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弱点。这种 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却不能提出高远的社会理想,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代表自己的 利益。诚如列宁所说,在历史上,有过暂时的劳动者专政,却不曾有过巩固的劳动者政权。中国古代单纯的农 民战争,其结局不是被封建统治者所镇压,就是像刘邦、朱元璋领导的斗争那样,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农民 斗争总以英雄史诗开篇,以悲剧而终结,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明朝未年,李自成这位来自被压迫者的真正英 雄,领导的大起义是如此;1851年,农民知识分子洪秀全发动的金田大起义也是如此,尽管他们都得到广 大人民的拥护,规模巨大,波澜壮阔,成就了扫荡封建王朝的宏伟事业。但是,这两支一度所向披靡的队伍, 因为沉沦于对胜利的过分陶醉,骄傲自满,不具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生活腐化,宗派斗争,不再体恤民情 和维护内部团结,终于变得不堪一击而归于溃灭。他们的事业成为一出英雄的悲剧。
    又如,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专题,要着重把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 融合其它少数民族而形成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出现过分裂、割据 、战争和掠杀,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融合团结始终是历史的主流。每一次大的民族融合交流,都曾伴随着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诞生,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贡献。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 文明,特别是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各民族,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匈奴与秦汉的和战》 为例,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只能采取和亲政策,主要是因中原几经战乱,社会经济残破,国力极度空虚 ,社会秩序极不稳定,刚建立的汉王朝面临休养生息、恢复社会秩序的巨大任务。地方“异姓诸王”的存在, 中央集权尚未确立,无力抗拒匈奴的不断侵扰,只好采取消极的防御政策。尽管西汉王朝委曲求全地嫁公主、 赠财物、开放“关市”,甚至以长城为界,也未能乞求到和平安宁,匈奴依然南下,越过长城,攻城屠邑,掳 掠如故。这是为什么?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拥有先进的文化、众多的人口、丰富的物质财富,为生活在漠 北高原、生存物质条件差的匈奴族梦寐以求。游牧民族善射猎,在军事上占有优势,漫长的边界,也为匈奴骑 兵进行大规模的侵扰以有利的条件。汉武帝及其以后对匈奴反击战的胜利,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的重 要作用和意义在于,保卫了汉朝北方和边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保证了西汉的稳定统治,开了北方地方政权接 受中原中央政权领导之先河,促成了塞北和中原的统一;有效地开发边疆地区,使匈奴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迅 速提高,加速其向封建制转化;打通了古丝绸之路,西域50余“国”重又归汉,复设西域都护府,维系中原 王朝同西域各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东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
    再如: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题时,着重把握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嬗变及其衰 亡。教材对此问题,在中央集权制兴起(秦王朝建立)到瓦解(清王朝覆灭)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从不同角 度,用各种事实给以充分说明,做了详尽系统、分阶段的论述。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具 有三个鲜明的基本特征:帝位终身制、世袭制,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地方官吏由中央委派,地方听 从中央政府的政令,受制中央政府;封建官僚凡事奉命行事,只对皇帝或上级个人效忠。由秦始皇创建的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不管后来的封建王朝对其做 了哪些变改(三公九卿制、宰相制、行省制、六部制等),其基本原则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古代历史上 的多少兴革除弊,挽救政治危机的变法与改革,不论其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紧紧围绕加强、巩固封建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这个根本性问题而展开的。
    三是纵

对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197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历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