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学历史教科书应注意语言的规范


》上册第117页)根据教科书内容, 本意是要说 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是指向儒家传统道德。现在,由于在“儒家”之前加上“反对”,意思就变成新文化运动的 矛头是指向反对儒家传统道德的人或事,所以应删去“反对”。
    5、不合逻辑 这类错误在历史教科书中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种属概念并列使用。例如:
    (1)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都远播到中亚、 罗马和欧洲地区。(《中古》第73页)
    (2)他们已经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能够冶铁和铸造铁工具、 铁农具。(《中古》第154页)例(1)“ 罗马”是属概念,“欧洲地区”是种概念, 种属概念不能并列使用,可在“欧洲”之前加上“其它”。同样, 例(2 )应删去“铁农具”。
    一种是分项对应不当。例如:“都城的人浑然不觉,学者们也怀疑地动仪是否正确。”(《中古》第68页 )学者们“怀疑”的是“是(正确)”,而不是“否(不正确)”,那么,这个“否(不正确)”在前面就没 有对应的词语,这是典型的分项对应不当。可将“是否正确”改为“的正确性”。
    以上就是笔者对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不规范的语言现象的粗略归纳和分析。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归 纳并未穷尽这套教科书中所有的语病,但也足以说明问题。历史教科书不仅是教师传授历史知识、学生学习历 史知识的基本用书,而且也应该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况且这套历史教科书是由具有丰富的编写历史教科书 经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写的,并经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得以在全国使用;在基 本的语言表达方面,它理应无懈可击。须知,在促进语言规范化的进程中,教科书在使用语言方面,对广大读 者特别是中小学生有很重要的示范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如此权威,如此重要的教科书竟充斥着如此多的不规 范语言!这不仅使它本身的权威性、科学性、严肃性大大下降,而且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也是难以估量 的。这也说明,我国语言规范化工作的确任重而道远。
    注释:
    〔1〕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 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1991年6月 6日《人民日报》又发表社论《认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2 〕本文所指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都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中国古代史》,1992年9月第2版 ,1996年4月第4次印刷;《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1992年11月第1版,1996年3月第4次印刷; 《中国近代现 代史》下册,1995年6月第2版,1996年4月第2次印刷

中学历史教科书应注意语言的规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203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历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