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历史论文 >> 正文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


一下就可发现,他们中很多人是在照搬某些 训练题的答案。
    我曾做过这样一次检测:先布置学生完成一道练习题:“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异同,说明前者失败 后者成功的主要原因。”后来,我用下面这道题考查学生:
    比较说明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差异,由此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照搬了练习题的答案,出现了我预见到的毛病。
    其实,这两道题的区别是很多的:①前者只要求“比较”,后者除了“比较”,还要“说明”,即不仅要 有观点,还要有史实作论据。②前者既比异又比同,后者只比差异。③前者要说明的是一败一成的原因,后者 只需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④前者要求说明的原因只需抓主要的,且无条件限制,因此可从各种角度寻找 、分析;而后者所要提出的原因则必须根据所列出的差异去进行分析,必须从差异中得出结论,这一点又暗示 出全题必须以比较说明差异为重点。照搬练习题答案的学生由于没有认真审查这道试题的上述限制条件,当然 也就发现不了两者所存在的这么多的区别。
    可以这样说: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考试的题目越是同平时练习过的题目内容比较接近、设问越是有些雷同 ,他们就越容易在审题上发生失误。
    第二,知识残缺。
    认真审题是很重要的,但它解决的毕竟只是个明确题目要求的问题,而要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首要条件 乃在于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因为全面系统而扎扎实实的历史知识才是解答历史问答题的基础。以上述戊戌变 法失败原因的试题为例,如果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时中日两国的社会经济基础、改革政治势力、改革方式和 内容、所处时代特点等等缺乏全面的知和识,那么,即使对试题的要求审查得十分准确,也是答不出或答不好 的。从历年的高考答卷看,因审题不慎而失误的固然不少,而由于知识残缺导致丢分的实际上更多、更严重。
    答题过程中的所谓知识残缺,主要是指下面四种情形:
    1.概念不准确,常常张冠李戴。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本质的、全体的、内在联系的认识的反映。每个历史 概念的内涵都有其特定的内容,一般都包含着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学习历史,必须准确地掌 握课本中的历史概念。但从历年的高考答卷看,概念模糊、张冠李戴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例如1993年的老高 考第42题第一问“什么叫‘榷场’?”许多考生就答得似是而非;1991年新高考第61题要求回答北宋东京的城 市特色及其形成原因,不少考生就把当时仅在四川地区流行的“交子”当作已在全国普遍流通的货币,因而将 “交子大量流通”作为东京商业繁荣的一个原因。这种概念不清、随意穿戴的情况在平时的检测中更是屡见不 鲜。例如将“少数民族内迁”与“北方农民南迁”混为一谈,将“汉武帝”和“汉武光帝”误为一君,将“反 右派斗争”与“反右倾斗争”视同一体,将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国防政府”与1871年2月成立的“梯也尔政府” 当作同一个政府,等等。 出现这种差错的原因,大多数是教师教学时交代不清和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准造成的。 例如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之间的关系,一般教师都有所忽视,因此,对于下面这道 试题,学生就容易答错:
    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何重大意义?清政府为什么要向台湾进军并设置台湾府?
    郑成功率军打败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大功伟业。正 因为如此,他才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但郑成功收复台湾还有一个目的,是将此地建成一个反清基 地,所以他和他的儿子郑经在台湾所建立的郑氏政权,实际上是个反清政权。这个政权在清政府统一了大陆之 后,妨碍了全国的统一,不利于祖国海防的巩固。正因为这样,所以清政府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是巩固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之一。教师如果不讲清这些问题,学生在回答上述试题时,是很容易将“郑成功收 复台湾”误答成“是清政府的一项巩固统一的措施”的。
    2.要点不齐全,忽视隐性联系。
    与其他题型相比,问答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答案容量特别大,包含的知识点相当多,而且知识点之 间纵横联系十分严密。而学生解答问答题的失误正好大量地表现在要点难以齐全上。特别是知识结构中的隐性 联系,更是学生容易疏忽的地方。例如前面所举的“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问题,其中的第三第四 问是:说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对策,并指出由此导致这些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后果。
    由于教材对美国、德国、日本为摆脱危机而采取的对策有明确而详细的叙述,学生都能回答出来,但对当 时极为重要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对策,一般都有所忽略;而这两问的答案丢失了英国,那要点是不完整 的。其实,教材对英国的对策有过叙述,那就是1932年的渥太华会议的决定(在英帝国内实际互惠关税,对外 则一致提高关税),只是教材的叙述没有将英国加强英帝国的市场保护措施同经济危机的影响联系在一起。由 此可见,对于这些学生难于发现的知识结构中的隐性联系教师必须注意指导。从这个角度说,教师对教材知识 结构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又是学生解题答案要点是否齐全的决定性因素。又如: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和20世纪60、70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两个飞速发展时期,请结合史实分析 这两个飞速发展时期的条件和共同特点。
    学生解答此题时,容易出现两个毛病:一是分析第一个飞速发展时期的条件时只看到政治上的和平安定环 境而忽视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二是分析第二个飞速发展的条件时只看到科技革命的作用而忽视世界的基本和 平环境。这两个毛病都可造成答案要点不全。其实,凡是经济出现高速发展的时期,都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 条件:一是政治上的和平安定环境,二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如果教师在平时注意把这些带规律性的知识交 给学生,学生解答此题就会注意抓住这两个方面,对这两个飞速发展时期的显性的、隐性的“条件”进行挖掘 ,并加以归纳、概括。
    3.记忆不牢固,知识严重错位。
    历史知识的一个特点就是机械记忆的东西相当多,而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这反映在问答题的解答中, 就难免不出现记错的情况。部分记忆力较弱的学生,如果平时不注意掌握些牢记知识的技巧和方法,不重视知 识的分类整理,就更容易出现记忆混乱、 知识错位的情况。 以1996年高考第47题为例,这实在是一道中学味 很浓的“大路化”试题,要选用的史实也易于寻找,但高考答卷中仍然有不少知识错位的情况,如将隋朝修建 的赵州桥当作唐文化成就,把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也当作唐朝的对外交往史实,等等。
    4.思路较狭窄,不会迁移知识。
    这里讲的“知识迁移”是指将有关的历史知识从这一知识结构中迁移到另一知识结构中去,与挖掘知识的 隐性联系相比,它是较为容易掌握的技能,因为这种移迁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的变动归类。只要思路灵活一点, 具有一定应变能力,就可以办到。如“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这一知识,在“工农武装割据”这一知识结构中 ,它是创建红色政权的标志;但到了“中国近代革命探索史”这一知识结构中,它又变成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的新起点。请看下面这道试题:
    有人说:“近代中国的探索史实际是向西方的学习史。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向西方学习的胜利。”这种看法 正确吗?试用中国近代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解答此题,必然要回答“中国革命究竟是如何赢得胜利的?”这个问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势必把井冈 山的革命道路“迁移”进来。如果学得死板,思路狭窄,那是很容易忽视这种迁移的。
    1996年高考第48题的答卷表明:许多考生这种迁移知识的能力还相当薄弱。该题一共两问,指向极其明显 :
    简要说明18世纪—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 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
    就题目第一问而言,考生在答卷中对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情况都答得比较完整,但对法国19 世纪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211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历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