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 正文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宁都三中   吴德斌
  [内容摘要]  本文探讨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从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教学   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些都不是知识性的东西,没有通过学生与教师的高质量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没有教师的悉心指导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无法培养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它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具有文化性、应用性、发展性等特点。初中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既是他们的学习对象,又是学习工具;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新软件层出不穷,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指导,启发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而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
    随着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全面铺开,教师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的是教师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在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中担任主角。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的获取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当互联网作为第四大传播媒体与人们的生活日益贴近时,这种变化已经清晰可见。学生获取知识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教师讲授与辅导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已经不能依靠知识的优势来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教师如果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必须要转换角色,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学习和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其次,就是要用新的标准评判学生的创新倾向、创新能力应该成为首要标准。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总是对学生要求多、批评多,而肯定少、表扬少。且在较少的表扬中,常用的字眼是"聪明"、"基础好"、"学习努力"等等,极少对创新思想和行为加以赞扬。由于这种批评和肯定是教学过程中和师生交流中常见的现象,因而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学生聪敏、好学、成绩好,但却缺乏创造力,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与我们长期以来固有的评价模式有关。
过去,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我们一贯采用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要求来完成任务,没有自主的权利,一旦学生脱离了原有的框框,教师就认为学生不听话,爱出风头。因此学生的很多创意就被扼杀在萌芽之中,他们的创新能力不高是可想而知了。
现在, 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那些单纯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信息技术老师已远远不适应也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了,要想跟上步伐,那就得转换角色,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要真正体现在“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归纳起来,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竞争”者。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中心来进行。理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上机实习过程中更是如此。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水平的提高更离不开学生主体的努力练习。只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各项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仅要被动地接收知识,而且要主动积极动脑思考。要使学生意识到:独立的、主动的有自己特色的思考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它不仅表现在结果的新异上,而是表现在形成思想意识的基础以及过程的特殊上。在实习中,一个新的方法,一个新的思路,一个不同的见解和认识,就可以看作是创新。教师要及时地加以肯定,使学生在创新的思维活动中获得"高峰体验",从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精神报偿。如在计算机辅助绘图教学实习中,学生在刚学习用删除指令删除图元的时候,往往提出这样的问题:"只删除图元的一部分,怎样操作?"这时没有讲授分解和中断指令,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这时就不能生硬地对学生说:"现在还没有学到这里,以后再说。"而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启发、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掌握解决新的问题方法和应具备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到有所收获,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这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人的最高享受是从理念深处得到的。"而这些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有所收获。
 三、运用信息技术自身优势,激发求知欲望。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夸美纽斯认为,激发学习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以直接兴趣为主。小学生喜欢看童话、动画、科幻和战争方面的电影电视,因为这种活动本身能吸引他们,这就是直接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适当改变教法,使之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开始讲一个应用软件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将教师事先通过应用软件完成的、或是从其他媒体上收集来的作品展示给每一位学生,如讲Word时,可以展示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或是一张编排合理的小报;讲Excel时,展示一张带图表的学生成绩统计操作,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每进行一步操作都会遇到新的问题,此时,教师要亲切、耐心指导,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大胆地让学生去试验,并提供可行的处理办法,使学生在不断的操作实践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方法,在Word软件的学习中,学生们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最终不但能全部掌握《纲要》所要求的内容,而且对学生来说,在他们掌握使用Word应用方法的同时,体验到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意识进一步加强,信息素养得以逐步提高。
  2、激励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成为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囿于思维定势,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作为教师,要善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出格”和“瞎想”,鼓励学生自信地“想”和“说”。而且,哪怕学生的想法只是错误的“瞎想”,教师也要倍加爱护,因此“想”的过程比“结果”要珍贵多。例如,在教学中年级画图时,练习中有很多同学都遇到“工具”使用“不顺心”的事,有的学生就问:“老师,为什么圆是扁的,不圆?”“是不是计算机出毛病了?”于是我与他一起“上阵”。哎?怎么到了老师手里就是圆?于是,一个小诀窍shift+工具这个平时不作要求的小技巧就这样被“挖”了出来。又如,在教高年级“查找文件”这一课时,当做练习时,有的同学突发“奇想”要把所有的图画及声音来个大集合。他是怎样想呢?
每次只能查找一种文件的方法已掌握了,但是老师又没教可不可以查两类或多类文件?他便从查找一类文件的方法入手,先采取列举,把各个要查扩展名一一输入对话框中,虽然失败仍然列举,并在每个类别之间加上间隔符号,我们学会了!其中老师给学生的鼓励,启发学生去思考,指导学生去思考、发现,从而解决问题。这里,如果离开老师的信任和鼓励,学生就会失去自信,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3、相互交流。针对同学们共同存在问题,老师引导同学们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这种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既可以帮助发现问题的同学认清问题、找出原因,又提醒了其他暂时未发现问题的同学,如果碰到同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加深了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别人发现而自己未意识到的问题很自然地想上机再试一试,这样,不仅把学生的味口调上来,还能让学生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所学内容、查漏补缺,从而将新知识内容成为已有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4、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
    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总体说来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5、以用带学、以用促学,达到学以致用。
    学习了的信息技术要加以应用,不但要在本学科上用,而且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用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220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信息技术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