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德育管理论文 >> 正文

试探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之路


衡机制的建立过程。他表示,在这个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中存在着一个三角关系:上边是政府,下面一边是资本,一边是劳动者。如果把这个关系调整好,这个社会就趋于和谐。 
 
    他认为,目前在政府与资本的关系上,政府对资本管得不够,这样政府与资本弄不好就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政府经营城市,就是利用自己的权力作为资本,跟开发商结合起来经营城市,他们的对立面是被令拆迁的居民、被征地的农民等弱势群体。这样就构成一种利益共同体,而这样的力量非常强大。 
 
    任何资本都是唯利是图的,都会想一切办法影响政府,无论是灰色的“公关”、冠冕堂皇的呼吁,还是通过游说,以得到政府支持。这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但政府跟资本的关系要调整,如果政府不能在某些涉及资本和劳动者的问题上主持公道,就没有公道了。”朱相远说。 
 
    对政府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朱相远认为,目前二者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很少沟通的。甚至有人认为,二者之间只有在上访时才有沟通。政府与劳动者之间没有主动沟通的方式,政府与老百姓互动不起来,群众利益没有表达的渠道。在这一点上,政府应该形成制度化的机制。 
 
    而在劳动者与资本之间,随着我国非公经济的增加,已经出现新的劳资关系。朱相远指出,通过近来一连串的矿难可以发现,有的地方赔偿一个死难的矿工,比买一匹马还便宜,这种劳资关系非常不正常。我们要建立劳资关系调整机制。朱相远忧虑地表示,“如果没有这种机制,即使将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升格为正部级,那也难发挥多大作用”。 
 
人大代表与和谐社会 
 
    两会在北京召开,万众瞩目。和谐社会成为两会的热门话题,更是令全国人民充满期待。那么,代表人民群众商讨国家大事的人大代表是怎样的构成,他们的理念又如何?这也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人的因素。 
 
    刚刚参加了两会的朱相远告诉《环球》杂志记者,目前中国的人大代表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但是,目前人大代表中有70%以上是政府官员,带“长”字的是人大的强势群体,所以,人大会议有时像三级干部会,因为代表大多数是省、市、县级的领导干部。不过全国人大常委有规定,当常委不能担任政府职务。 
 
    有人提出,政府官员不应该当人大代表,但党委书记可以,人大会上的“长”字最好要少些,免得人大讨论会变成工作汇报会。有一次朱总理就打断了汇报的官员,说“让农民代表多说点”。 
 
    从经济地位看,全国人大代表基本上是中等收入水平,年收入大多约10万元。中国的亿万、千万富翁大概有上百万人,年收入在10万左右的有八九千万。今年参加全国人大会的某位工人代表,听说年收入就达10万元,而农民代表多数是乡镇企业家,更有钱。 
 
    朱相远指出,其实人大代表有钱没钱并不重要,只要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忘本,就不成什么问题。人大代表中的共产党员只要能保持先进性,就能代表多数人民利益。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所在 
 
    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的动荡和颠覆告诉我们,不和谐是动荡的根源,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目前,发生在拉美的事实告诉我们,不搞进一步的改革,建立新的体制,目前的样子持续下去将有可能重蹈拉美的覆辙。但朱相远认为,我们要强调,中国与拉美不一样,拉美国家是被动的,而我们是看到问题主动采取改革行动的。这是因为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我们要把信心建立在党的“执政为民”的理念上。任何负责任的党员都不会偏离这个轨道。 
 
    朱相远说,从目前看形势还是很乐观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变,仍在坚持自己的信念。看任何一个党派,都要看重他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正确的,如果不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那就会出现动荡。“党只要想做,再大的困难也会被克服,最终一定可以做好。而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方向,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坐标,这就是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信心所在”。 
 
    更何况,初级阶段也是社会主义,也要遵循这28个字:“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虽然执行起来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大方向不会变。 
 
    目前有那么一些人,想过那种腐朽生活,说到贪污受贿灰色收入这些事,总是说谁不这样?好像天下乌鸦一般黑。朱相远分析这种人的心理说,“这是为他们自己谋私利寻找借口和理由,为他们干坏事壮胆。我们决不能受他们的影响,把社会想像成一团漆黑,那样就会造成整个社会丧失信心,反而上了这些人的当。包括媒体,只有建立起自己的信心,才能鼓励人们走向光明。信心源于责任,责任源于信念。”&nbs

《试探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之路(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2263.html

  • 上一篇范文: 发 展 危 机
  • 下一篇范文: 以“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名义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德育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