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德育管理论文 >> 正文

对“改革”进行改革


对“改革”进行改革

两会虽已过去近一个月,但会上代表、委员们提出的目前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闭门造车”、“公正失衡”以及“到基层会走样”等,到现在都还在热议当中。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那么,如何才能斩关夺隘,将改革进行到底呢?在我看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改革’进行改革”,树立新改革观。 
 
    “对‘改革’进行改革”说起来有些拗口,但其实很简单: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改革主要是以提高效率为主要价值取向,比如国企改革,从一开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直到如今的“管理层收购(即所谓MBO)”,着眼点都是如何提高企业的效率;但“新改革观”就不能再这样简单地唯“效率”的马首是瞻,而应该把“公平”作为至少是同等重要的价值取向。 
 
    从操作的层面来看,“新改革观”中最核心原则是“所有的利害相关方都有参与的权利”,因为只有充分的参与才能确保公平的实现,也才能确保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一方能够得到充分补偿。 
 
    去年由郎咸平指责格林柯尔等企业利用产权改革之际侵吞国有资产的事件,之所以能够引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讨论,其最重要的原因,在我看来,倒还不是“国有资产流失”,而是在这种改革模式中,“管理层”几乎是唯一的受益者,而国企内部的绝大多数员工,却要承担改革的成本。包括在“产权改革”完成之后通常会随之而来的下岗失业、工资福利的降低以及安全感的丧失等等。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后果,根本的原因又在于他们基本上被排除在“产权改革”的过程之外,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否决权。 
 
    这不能不让他们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们像改革初期那样无条件地支持改革,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近年来,一些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常常在各种场合要求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为改革这个伟大事业作出牺牲”,这其实很荒谬。因为改革既然是以“理性经济人”作为基本出发点,那么就应该承认当改革涉及到利益再分配时,所有的人都有权主张自己的合理利益。在改革中,不存在某一部分人天然地应该承担改革的成本,而另一部分人天然地就应该享受改革成果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改革的唯一原则,应该是市场经济的公平交易原则,而不是所谓“牺牲奉献”原则。  
 
    毫无疑问,“改革是中国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但改革本身也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动力,才能够承载起推动“中国发展前进”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对‘改革’进行改革”的全部理由。 
 
    改革其实就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从经济学的原则来看,社会中的个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对于改革的支持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支持改革给他的预期收益超过他为支持改革可能付出的预期成本。 
 
    那么,如何才能让民众获得这种预期呢?在我看来,那就是设计改革方案时,必须符合社会公正的价值标准;在落实改革方案时,必须遵循“所有的利害相关方都有参与的权利”的原则。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新改革观”,才能够重新唤起民众对改革的热情,激活改革,迎来改革的“第二个春天”! 

《对“改革”进行改革》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2306.html

  • 上一篇范文: 发 展 危 机
  • 下一篇范文: 以“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名义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德育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