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特点和功能
体系结构、图书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等问题则不涉及。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图书馆学就不能摆脱纯技术研究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社会对图书馆学的偏见也就不能被消除。可以说没有基础研究作支撑的所谓应用研究是不存在的,它充其量只能是一种“花瓶式”的研究,有时虽可产生一时的轰动效应,却只是昙花一现。因此,要想使图书馆学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既重视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又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2.2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培育图书馆学创新人才的园地和沃土
图书馆学的繁荣和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学研究人才队伍。特别是从事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不仅要求图书馆学研究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敢为人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因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目标就是为了拓展新知识,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创造新的科学方法。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图书馆学研究创新人才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图书馆学研究创新人才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保证,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则是锻炼、培养图书馆学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者大都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科学的严谨的研究态度。善于提出新问题,勇于开拓新领域,敏于探究新知识。彼此间通过开展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他人的治学经验,无疑可以集思广益,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各自的思辨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在这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中,还可以发现、遴选、造就一大批新的图书馆学研究人才,从而源源不断地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队伍补充新的血液,使其永葆青春,充满活力。这是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优势,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一般不具备这种功能。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虽然也要求研究者独立思考、求实创新,但它面对的是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不需要高度的理性思维,因而对科研人才的成长、提高帮助相对较小。当然,应用研究与技术研究人才也是图书馆学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研究力量,不过仅有此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学新理论、新观点的构建需要的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大家”。
2.3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图书馆工作发展与变革的基础和先导
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石,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今天科学之所以发展成为如此规模宏大的事业,并受到社会的如此的重视,是因为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知识,还在于它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了不竭的动力。近现代科学与技术史表明,科学的新发现孕育和带动技术的创新,科学革命往往也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动力和先导。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史同样印证了这一事实,历史不会忘记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高扬理性旗帜的三次高潮:20世纪30年代的“新图书馆运动”;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什么是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大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关“图书馆发展战略”的研究。这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和讨论不仅为图书馆学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于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注释:
2 李政道.从一些国家的科技政策看科技发展趋势.中国科学报,1997-09-03
【参考文献】
1 李明杰等.图书馆学的理性回归之路——关于21世纪图书馆学发展的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6):14-17
2 郑全太等.关于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图书情报知识,1998(4):7-9,33
3 郑全太.关于加强图书馆理论和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思考.四川图书馆学报,1996(6):51-53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2461.html
2.2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培育图书馆学创新人才的园地和沃土
图书馆学的繁荣和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学研究人才队伍。特别是从事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不仅要求图书馆学研究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敢为人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因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目标就是为了拓展新知识,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创造新的科学方法。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图书馆学研究创新人才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图书馆学研究创新人才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保证,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则是锻炼、培养图书馆学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者大都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科学的严谨的研究态度。善于提出新问题,勇于开拓新领域,敏于探究新知识。彼此间通过开展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他人的治学经验,无疑可以集思广益,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各自的思辨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在这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中,还可以发现、遴选、造就一大批新的图书馆学研究人才,从而源源不断地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队伍补充新的血液,使其永葆青春,充满活力。这是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优势,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一般不具备这种功能。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虽然也要求研究者独立思考、求实创新,但它面对的是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不需要高度的理性思维,因而对科研人才的成长、提高帮助相对较小。当然,应用研究与技术研究人才也是图书馆学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研究力量,不过仅有此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学新理论、新观点的构建需要的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大家”。
2.3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图书馆工作发展与变革的基础和先导
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石,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今天科学之所以发展成为如此规模宏大的事业,并受到社会的如此的重视,是因为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知识,还在于它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了不竭的动力。近现代科学与技术史表明,科学的新发现孕育和带动技术的创新,科学革命往往也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动力和先导。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史同样印证了这一事实,历史不会忘记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高扬理性旗帜的三次高潮:20世纪30年代的“新图书馆运动”;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什么是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大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关“图书馆发展战略”的研究。这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和讨论不仅为图书馆学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于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注释:
2 李政道.从一些国家的科技政策看科技发展趋势.中国科学报,1997-09-03
【参考文献】
1 李明杰等.图书馆学的理性回归之路——关于21世纪图书馆学发展的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6):14-17
2 郑全太等.关于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图书情报知识,1998(4):7-9,33
3 郑全太.关于加强图书馆理论和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思考.四川图书馆学报,1996(6):51-53
《浅谈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特点和功能(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