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 正文

依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南昌市第一中学   陆云娜  蒋宜剑

[内容提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信息素养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21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熔知识经济与信息发展于一炉的时代所需人才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仅需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这些人才的培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要以教育信息化为载体,带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创数字化的校园生活,构建符合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的新世纪育人模式,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获取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就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做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  创造性思维
[正文]:
1999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2000年11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施行)》,提出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个文件比较突出的特点有:它第一次提出了课程名称为信息技术;在其目标中,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且强调了伦理问题,提出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要求。据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素养早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来,认为学习者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学生需要有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对自己学习有价值的信息的意识,并把这些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来的意识。对使用的信息进行配合加工、合成,以生成有益于社会、他人和自己的信息,学会选择、判断和评价。
1998年在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指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这三个方面表述,更进一步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标准一: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标准二: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标准三: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标准四: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标准五: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
标准六: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标准七: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贡献的学生有信息素养,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标准八: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贡献的学生有信息素养,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道德的行为;
标准九: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贡献的学生有信息素养,能积极参加小组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虽然各个专家和机构对信息素养的具体界定会有所不同,但是其内涵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信息意识的培养。
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具有信息需求的意念,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有寻求信息的兴趣,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信息技术课的最大特点是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是在网络化的计算机前,通过计算机及互联网络,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无限广阔的信息海洋。因此,在初次接触电脑时,可让学生通过电脑软件来学习电脑的组成、操作;并学会用电脑做算术、写日记、用电脑背单词、用电脑画画、上网浏览新闻等简单的应用。让学生明白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的能力越来越大,能干的事也越来越多,人类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及网络这种工具。
2、         信息处理基本工具技能的培养
当今,计算机多媒体和因特网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能力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它同发散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过程,既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创新的过程。比如一个学生利用已掌握的信息技术去完成一件作品、解决一个问题、进行一项学习、开展一项研究时,他需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动手尝试,还需要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这样就为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供了极好的途径。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通讯能力除了传统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之外,尤其注重Internet的浏览、电子邮件的收发、通过聊天室和BBS等与外界进行交流的能力,这些信息平台拓展了学生的交流范围并加强了与他人的联系、协作。如果连Email、Explorer、qq、Chatting-room也搞不懂,那么他将被新的世纪所抛弃。能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还应包括让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而搜寻的信息源主要在Internet、当然也包括一些出版发行的电子媒体(CD和DVD等)以及各种传统印刷媒体。
3、 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
信息伦理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延伸,网络应用的推广,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更加要求学生在信息活动,特别是在网络的信息活动中,要养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1.学生可获得的各种来源的信息的数量(离线的以及联机的)正在快速增加。在教学生批判性地评价各种信息资源的同时,应教他们批判性地评价网络站点。教师要学会判断网上内容是否有效,并教学生同样去做。随着互联网使用的增多,网站正逐渐成为受欢迎的教育资源。然而并非每个站点都是好的资源,那么如何决定一个站点是否值得使用呢?我们可以从网站的技术、目的、内容、拥有者(发起者)、实用功能、设计(美学)等方面去评价一个网站的精确性、权威性、可靠性,看该站点是否提供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防范、控制学生的网上活动是不可能,也是不明智的,还不如教给他们批判的眼光和评价的意识。
2.加强青少年网上安全教育。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大学、博物馆、娱乐场所,在那儿可遇到各方面的非凡人物。但是,跟任何真实社区一样,那儿也有青少年学生应该避免的人和区域,以及其他仅可小心接触的东西。知道危险并懂得如何避免,就可绕开Internet上的大多数陷阱,而利用其所有的积极方面的资源。
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常见的危险包括感到不舒适(的情景和行为)、身体上的危险、泄露个人隐私或担受金融风险、遭受骚扰、伤害别人而卷入麻烦等等。对此,要教育学生记住,应该从不在Internet上发布任何在公共场合中不想让人知道的东西,在网际空间遇见的人可能并不是其所看起来的那样。在现实的公共场合不说的话不做的事,在虚拟的网际空间同样不说不做。要注意保守身份秘密,不与网上“遇见”的人随便见面,不要回复敌对、挑衅、不当、或以任何方式让人感到不舒服的电子邮件、聊天评论、新闻组信息,经常和父母谈谈自己的期望以及网上的活动。
而对于学生家长,也应该经常和孩子谈谈在网上他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对孩子持开放的态度,鼓励他们上网遇到问题时来找自己,家长自己则尽所能学习关于Internet的知识。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利用软硬件技术对网上内容进行屏蔽、过滤和分级。
3.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新渠道新空间。网络对现有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对现有的思政工作、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同时也给思政工作、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便利和契机。我们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网上行为规范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寻找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拓展德育教育的新渠道、新空间。
二、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逐步进入课堂并成为一门基础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其实践性很强,内容更新速度更快,它要求必须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目前,中、小学计算机课的课时安排普遍偏少,教与学的任务相当艰巨。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

依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278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信息技术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