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中间题意识的培养
物理课堂教学中间题意识的培养
江苏 扬州 王文方
摘要: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是一切知识的起点。学生一旦具备了较强的问题意识,凡事习惯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促进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然而,很多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问题意识的缺失成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因此,作为教师,要抓住机会为学生“补课”,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思维能力;问题情境
常言道:“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换句话说,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获得新知与能力。然而,在我国,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是因为,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以最终学生没有问题而结束教学活动。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在讲课结束以后会问上一句:“同学们还有没有问题了?”如果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那么教师就会心满意足地离开课堂。从这个现象可以折射出在我国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普遍不够重视。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问题意识的培养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起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各个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是新课改下物理学科的目标,也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当前我们普遍采取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密不可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在课堂上,教师就负责一股脑儿地灌输,而学生就负责安静地坐在下面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思维的空间被压缩到几乎不存在的地步,换句话说,学生只需要带着眼睛、耳朵来听课就可以了,试想一下,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怎么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因此,改变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保障。作为教师,要解放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构建一些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如引导发现式教学法“、问题——探究——问题”模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鼓励学生发问,鼓励学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究。这样,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自然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问题来源于细心的观察,如果一个人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不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那么,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无论在观察任何现象的时候,都要细心、耐心,这样,才能够在观察中产生问题,进而在问题的引导下获得新知。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时候,有个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家里的玻璃窗,晚上如果房间里开着灯,就能在房间里面看到屋内物体的像,而看不到房间外面的物体,而白天则刚好相反,能够看得到外面的景物,却看不见屋内物体的像,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事实上,这个现象班级里的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看到过,但是把它同本节知识联系起来并提出问题的学生却只有这么一个,这充分说明了这个学生在平时就有细心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如果没有细心的观察,则很难把这种现象同平面镜成像原理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要从最基础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做起。
三、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教师让他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则表示无问题可问。其实,学生并不是真的没有问题,而是不知道该从哪里问起。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自发地产生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比热容”的问题时,就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暑假期间,两位同学结伴去海边旅游,中午的时候,当他们赤着脚走在沙滩上的时候,觉得沙子很烫,于是他们跳入了清凉的海水中来给脚丫子降温。到了晚上,他们又来到了海边,这时候,他们发现,白天很热的沙子现在变得很凉,而白天很凉的海水这时候跳进去却感到很暖和。故事说到了这里,学生开始发言了:中午沙子之所以热是因为吸收了太阳的热量,而到了晚上,太阳落下去以后,自然就变凉了。虽然关于沙子的变化原因学生能够解释清楚,但是关于海水为什么白天凉晚上暖,学生就回答不出来了。这时候,一个更进一步的问题开始萦绕在学生的头脑中,那就是,在白天,沙子和海水一起吸热的时候,为什么沙子的温度高,而海水的温度低,而到了晚上放热的时候,为什么沙子的温度很快被释放了,而海水的温度还是那么高?就这样,在问题情境的感染下,学生的问题渐渐地深入进去,从而在问题意识的激发之下,开始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之中了。
“学源于思,思源于学”,这句话充分阐述了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问题的产生,这样多管齐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培养出问题意识,在较强问题意识的帮助下形成较强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并利用这些能力去探究未知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唐惠芝。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09(17)。
[2]宁挺。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上),2012(3)。
(扬州市邗江区黄珏学校) 《物理课堂教学中间题意识的培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2823.html
江苏 扬州 王文方
摘要: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是一切知识的起点。学生一旦具备了较强的问题意识,凡事习惯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促进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然而,很多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问题意识的缺失成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因此,作为教师,要抓住机会为学生“补课”,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思维能力;问题情境
常言道:“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换句话说,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获得新知与能力。然而,在我国,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是因为,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以最终学生没有问题而结束教学活动。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在讲课结束以后会问上一句:“同学们还有没有问题了?”如果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那么教师就会心满意足地离开课堂。从这个现象可以折射出在我国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普遍不够重视。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问题意识的培养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起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各个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是新课改下物理学科的目标,也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当前我们普遍采取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密不可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在课堂上,教师就负责一股脑儿地灌输,而学生就负责安静地坐在下面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思维的空间被压缩到几乎不存在的地步,换句话说,学生只需要带着眼睛、耳朵来听课就可以了,试想一下,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怎么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因此,改变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保障。作为教师,要解放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构建一些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如引导发现式教学法“、问题——探究——问题”模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鼓励学生发问,鼓励学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究。这样,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自然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问题来源于细心的观察,如果一个人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不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那么,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无论在观察任何现象的时候,都要细心、耐心,这样,才能够在观察中产生问题,进而在问题的引导下获得新知。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时候,有个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家里的玻璃窗,晚上如果房间里开着灯,就能在房间里面看到屋内物体的像,而看不到房间外面的物体,而白天则刚好相反,能够看得到外面的景物,却看不见屋内物体的像,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事实上,这个现象班级里的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看到过,但是把它同本节知识联系起来并提出问题的学生却只有这么一个,这充分说明了这个学生在平时就有细心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如果没有细心的观察,则很难把这种现象同平面镜成像原理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要从最基础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做起。
三、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教师让他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则表示无问题可问。其实,学生并不是真的没有问题,而是不知道该从哪里问起。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自发地产生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比热容”的问题时,就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暑假期间,两位同学结伴去海边旅游,中午的时候,当他们赤着脚走在沙滩上的时候,觉得沙子很烫,于是他们跳入了清凉的海水中来给脚丫子降温。到了晚上,他们又来到了海边,这时候,他们发现,白天很热的沙子现在变得很凉,而白天很凉的海水这时候跳进去却感到很暖和。故事说到了这里,学生开始发言了:中午沙子之所以热是因为吸收了太阳的热量,而到了晚上,太阳落下去以后,自然就变凉了。虽然关于沙子的变化原因学生能够解释清楚,但是关于海水为什么白天凉晚上暖,学生就回答不出来了。这时候,一个更进一步的问题开始萦绕在学生的头脑中,那就是,在白天,沙子和海水一起吸热的时候,为什么沙子的温度高,而海水的温度低,而到了晚上放热的时候,为什么沙子的温度很快被释放了,而海水的温度还是那么高?就这样,在问题情境的感染下,学生的问题渐渐地深入进去,从而在问题意识的激发之下,开始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之中了。
“学源于思,思源于学”,这句话充分阐述了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问题的产生,这样多管齐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培养出问题意识,在较强问题意识的帮助下形成较强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并利用这些能力去探究未知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唐惠芝。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09(17)。
[2]宁挺。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上),2012(3)。
(扬州市邗江区黄珏学校) 《物理课堂教学中间题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