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用证据说话——“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科学探究:用证据说话——“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白孝忠
(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215200)
摘要:物理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寻找证据,培养用证据说话的思维习惯。学生获取证据的过程,就是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认识了弹力、重力和摩擦力,初步接触了磁力、静电力,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内容的学习夯实了基础,也为寻找证据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以证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载体,既关注了知识点的落实,又重视了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设计理念目标定位教学流程
一、 设计理念
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是建立在证据和理性思维的基础上的。任何科学结论都要有相应的证据来证实。物理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寻找证据,培养用证据说话的思维习惯。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节内容时,学生已经认识了弹力、重力和摩擦力,初步接触了磁力、静电力——这是该课的教学起点,也是学生寻找证据的方向。为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可以补充“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同时也为学生寻找证据提供了知识保障。学生获取证据的过程,就是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不断得到丰富,认识逐步走向饱满,从而自主地完成知识构建。
二、 教材分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为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4节内容,教材首先提出问题:施力物体是否同时也受到力的作用?然后通过四个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结论。教材选择了弹力、静电力和磁力等作为实例进行分析(由于重力作用的相互性不易讨论,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不易观察到,故回避了重力和摩擦力)。但教材在分析静电力、磁力时,只考虑了吸引的情况,没有涉及排斥力的相互性。从说服力的角度来说,证据越充分、越全面,得到结论的可靠性越高。教材忽略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得到体现和突破,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等。
三、 目标定位
1. 知识与技能:(1) 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并能根据作用效果判断物体是否受力;(2) 知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知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力作用的相互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 通过对不同性质力的研究,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体会归纳法和寻找证据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分享探究成功的喜悦;(2) 通过探究活动,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3) 以习题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流程
(一) 知识准备
师我们知道,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还能产生什么效果呢?
(播放足球比赛视频:进攻队员罚点球,对方守门员扑球脱手,进攻队员再次进攻,守门员将球扑住。慢镜头回放,教师解说:运动员主罚点球,球由静止到运动;守门员扑球脱手,球的运动方向改变;再次进攻,球的运动方向又改变;守门员最后扑住球,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师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或方向的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述四个阶段,足球受到了力,运动状态均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手压弹簧)弹簧受力的作用吗?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受到手的压力,判断依据是弹簧发生了形变。
师同样,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也能由此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师生总结,得出结论:根据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受力。)
如果有人的参与,感受力的存在并不困难;(论文范文 fanwen.oyaya.net)但如果是物体之间,就要根据作用效果来判断其是否受力。所以,在探究之前,教师有意识地补充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内容。足球比赛视频基本包含了各种运动状态的改变,充分挖掘了一个完整情境的教育价值。利用视频的暂停和回放功能,清楚地展现足球的状态改变及受力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实验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演示:铁钉靠近磁铁,松手,铁钉被磁铁吸上去。)
师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力吗?如何判断?
生受到了磁铁的吸力。因为松手瞬间,铁钉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受吸力。
师铁钉同时也在吸引磁铁吗?
(学生意见不统一,教师适时引入探究课题。)
师磁铁吸铁钉的同时,铁钉对磁铁有力的作用吗?
(提供器材:两辆小车、一块磁铁、一根铁块、透明胶。学生讨论研究方案,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展示成果:如图1,用透明胶把磁铁和铁块分别固定在小车上,靠近,同时松手,观察到磁铁和铁块相向运动。磁铁向铁块靠拢,磁铁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磁铁同时受到铁块的吸力。课题拓展:磁铁之间的斥力也是相互的吗?需要哪些器材?怎样实验?学生讨论,展示,其他学生评价。归纳得出结论: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磁铁对铁钉有力的作用,证据确凿,容易理解;而铁钉对磁铁是否有力的作用,很少有学生思考过这个问题。通过实验导入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醒学生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原来,司空见惯的现象也蕴含着深刻的物理学原理。与其他力相比较,磁力的相互性是相对完整的探究案例,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知识和能力要求正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能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 寻找证据,丰富体验
(提供器材:笔、两个气球、弹簧称、橡皮筋、两根直径为12mm的吸管、15cm×12cm的塑料盒。)
师磁力作用是相互的,其他力呢?根据这些器材能不能再找到一些证据?
1. 证据一:
《科学探究:用证据说话——“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