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上海市长安学校 吴声远)
所谓教学原则就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 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从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而言,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前苏联 的体育教学理论,沿用苏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确立的教学原则基本上来自前苏联的教育学理论 。如:(1)全面发展的原则;(2)从实际出发的原则;(3)自觉积极性的原则;(4)循序渐进的原则 ;(5)直观与思维结合的原则;(6)精讲多练的原则;(7)思想性的原则等。当前,随着我国的政治、 经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也正在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树立新的发展目标,加快改革的步 伐,促使我们对体育教学的规律特征有了新的认识。
(一)体育教学目标从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向综合教学目标转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强调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已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既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 术,基本技能,提高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又要培养体育情感,发展个性才能,打好终身体育锻炼、良 好卫生习惯的基础和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坚毅顽强、竞争进取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心理素质。新的教学 目标一方面坚持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一方面指向人格的整体教养。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将来能为国家健康地工作打基础,我们眼下的学生要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我们现 在为学生设计的发展目标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甚至若干年后才能成为现实。所以,体育教学不仅有眼前的效果 ,还有长远的效果,而长远的效果对学生的意义更为重大。中小学体育教学都是帮助学生完成全部发展过程的 一个阶段。近年来,终身体育的思想进入学校。要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锻炼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终 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中小学阶段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校体育教学方式的高质量轻负荷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不再去追求那种大运动负荷、出力大、流大汗的体育运动方式,中小学生不喜欢运动负荷过大, 和比较难学的体育技能技术,而希望高雅轻松,简单实效的体育运动方式。因此,高质量轻负荷是当代学校体 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四)体育教学是师生复杂的双边活动。
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双方在行为、态度、情感以及其他心 理方面产生能动的相互影响,使青少年学生能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体育乐趣的体验,从而持之以 恒。
(五)体育教学成绩的相对性。
按教育测量的观点,一次体育技能技术的测验对学生的真实水平来说,仅仅是一次抽样。体育成绩只能反 映一定时间、心理、环境条件下学生真实水平的一个方面。全面地看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应在于学生的知识、 技能、技术、身体的健康和非智力因素是否都得到了发展。
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地按规律办事,实现科学化必须构建以下新的教学原则体系来适应体育教学的改革 :
(附图 {图})
这个体育教学原则体系,是由体育教学目的和规律引伸出来的,每条原则都有针对性,贯彻实施这些教学 原则对体育教学过程能起到调节、控制、指导作用。
一、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统一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统一的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正确地规划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任务并使其具体 化,其中包括原先的“身体全面发展原则”的要求及指向人格的教养目标。依据这一原则所规划的体育教学的 教养和教育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
二、终身体育和发展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要使学生获得快乐、积极的情感体验;要使 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教学的知识传递形式,加深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运动体验、发展个性、活跃身心;要 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信和自我发展。
三、高质量轻负荷的原则。
高质量轻负荷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以保证健身强身效果为前提把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调节到最佳状态的 体育运动方式使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行动变得轻快,使学生既发展身心,又掌握体育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
四、师生双向积极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教和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它表现在教学方案的执行和教学过程的调 节和控制上。学生的自觉性取决于教师的指导、传授、调节和控制以及自我的调节和控制。教学的最优化来自 于师生双向的积极性。
五、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体育教学的评价必须全面地从学生、教师、环境三方面着眼,从定量和定性着手,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 、技能、意志、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教师的指导思想、教法手段、内容态度,学校的校风、学风等因素 和学生的个体条件,注意教学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更要注意形成性评价并使两者结合起来。 《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2911.html
所谓教学原则就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 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从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而言,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前苏联 的体育教学理论,沿用苏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确立的教学原则基本上来自前苏联的教育学理论 。如:(1)全面发展的原则;(2)从实际出发的原则;(3)自觉积极性的原则;(4)循序渐进的原则 ;(5)直观与思维结合的原则;(6)精讲多练的原则;(7)思想性的原则等。当前,随着我国的政治、 经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也正在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树立新的发展目标,加快改革的步 伐,促使我们对体育教学的规律特征有了新的认识。
(一)体育教学目标从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向综合教学目标转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强调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已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既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 术,基本技能,提高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又要培养体育情感,发展个性才能,打好终身体育锻炼、良 好卫生习惯的基础和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坚毅顽强、竞争进取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心理素质。新的教学 目标一方面坚持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一方面指向人格的整体教养。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将来能为国家健康地工作打基础,我们眼下的学生要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我们现 在为学生设计的发展目标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甚至若干年后才能成为现实。所以,体育教学不仅有眼前的效果 ,还有长远的效果,而长远的效果对学生的意义更为重大。中小学体育教学都是帮助学生完成全部发展过程的 一个阶段。近年来,终身体育的思想进入学校。要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锻炼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终 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中小学阶段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校体育教学方式的高质量轻负荷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不再去追求那种大运动负荷、出力大、流大汗的体育运动方式,中小学生不喜欢运动负荷过大, 和比较难学的体育技能技术,而希望高雅轻松,简单实效的体育运动方式。因此,高质量轻负荷是当代学校体 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四)体育教学是师生复杂的双边活动。
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双方在行为、态度、情感以及其他心 理方面产生能动的相互影响,使青少年学生能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体育乐趣的体验,从而持之以 恒。
(五)体育教学成绩的相对性。
按教育测量的观点,一次体育技能技术的测验对学生的真实水平来说,仅仅是一次抽样。体育成绩只能反 映一定时间、心理、环境条件下学生真实水平的一个方面。全面地看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应在于学生的知识、 技能、技术、身体的健康和非智力因素是否都得到了发展。
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地按规律办事,实现科学化必须构建以下新的教学原则体系来适应体育教学的改革 :
(附图 {图})
这个体育教学原则体系,是由体育教学目的和规律引伸出来的,每条原则都有针对性,贯彻实施这些教学 原则对体育教学过程能起到调节、控制、指导作用。
一、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统一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统一的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正确地规划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任务并使其具体 化,其中包括原先的“身体全面发展原则”的要求及指向人格的教养目标。依据这一原则所规划的体育教学的 教养和教育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
二、终身体育和发展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要使学生获得快乐、积极的情感体验;要使 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教学的知识传递形式,加深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运动体验、发展个性、活跃身心;要 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信和自我发展。
三、高质量轻负荷的原则。
高质量轻负荷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以保证健身强身效果为前提把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调节到最佳状态的 体育运动方式使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行动变得轻快,使学生既发展身心,又掌握体育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
四、师生双向积极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教和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它表现在教学方案的执行和教学过程的调 节和控制上。学生的自觉性取决于教师的指导、传授、调节和控制以及自我的调节和控制。教学的最优化来自 于师生双向的积极性。
五、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体育教学的评价必须全面地从学生、教师、环境三方面着眼,从定量和定性着手,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 、技能、意志、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教师的指导思想、教法手段、内容态度,学校的校风、学风等因素 和学生的个体条件,注意教学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更要注意形成性评价并使两者结合起来。 《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