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科学课论文 >> 正文

运用实验解决有关习题


小学自然学科中的有关习题,不应简单地把它看成课后“思考和练习”的死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实践,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方法。我们从四个方面用实验帮助解答这些习题。

1.通过观察标本、实物,直接解答事物的特点
对要求解答事物特点的习题,既要答出某事物的特征,又要注意解答的顺序。因此,解答这类习题的捷径是让学生直接观察实物和标本。在上《昆虫》一课中,昆虫有哪些特征?我们让同学们自己捉来蚂蚁,仔细观察蚂蚁的各个器官。同学们对蚂蚁的各个器官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再联系昆虫标本及课本内容加以讲解。昆虫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环节组成,成虫有三对分节的足,胸部都长着两对翅膀,也有一些种类的昆虫演化为只有一对翅;最后可以看到昆虫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不时地左右摇摆着,用来探路、寻食、辨别方向。

2.通过模拟实验解答事物规律
对一些宏观和微观事物的认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因此,学生对这类习题的解答会感到困难,但如果运用模拟实验,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关习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昼夜是怎样形成的?”用投影仪做光源,强光照射到地球仪上做模拟实验,“地球”上就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启迪同学们的思维和想象,这时回答“自转成因”就“毫不费心”了。

3.观察实验现象,解答事物本质
小学生实验的目的在于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例如“凸透镜是怎样成像的?”让学生观察实验,把一个凸透镜放在蜡烛和纸屏中间,并让凸透镜、纸屏和蜡烛的火焰保持同一高度。左右移动凸透镜,可以看到纸屏上会出现两种倒像,一种是放大了的倒像,一种是缩小了的倒像。在什么情况下是缩小了的倒像,在什么情况下是放大了的倒像?让他们分析讨论,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又如在《防火与灭火》一课中,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要燃烧必须具备可燃性。用玻璃钟罩罩住燃烧的酒精棉球,瞬间熄灭是因为燃烧需要空气。但用仅剩火星而无明火的火柴去点酒精棉球,结果它不燃烧,是因为燃烧还必须要一定的温度,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归纳出燃烧所需的条件了。

4.组织学生参加实验活动,解答有关综合习题
小学自然学科的综合习题,大多是相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或是几种原理的综合运用。如让学生深临其境,引导学生对各个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理解哪些与习题有关,学生就容易解题了。例如“怎样综合利用池塘?”在引导学生参观当地池塘之后,学生就能知道池塘中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联系,明白池塘是一种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以此依据就能设想出新的池塘群落。又如在声光综合运用中,“为什么能隔墙听人声却看不见人?”让学生自己隔墙就能体会,而光的反射则隔墙用手电演示就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听是收集信号声波,声波是从声源发出,向四面八方传播,一般不受障碍物阻挠;而光是沿直线传播,向一个方向,受障碍物阻挠,学生就能很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

运用实验解决有关习题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294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科学课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