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观点教育”,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教材内 容的若干原则”中又强调:“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 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以上要求和原则说明,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 导历史教学。下面谈谈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
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进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性 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人类历史发展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必然的。人 类历史发展必然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原始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但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中,在不同时 期,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地区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如各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因为各自的主 客观原因和特殊情况,所经历的各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自然存在差异,甚至是跳跃式的抑或反复的。时势造英 雄,每当新旧制度交替时期,就必然会出现一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领袖人物、改革家等,至于是哪个具体 人物、时间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顺应潮流的措施或改革等则是偶然的。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持久战, 总的过程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这是必然的,它是由敌我双方矛盾的根本特点及其 变化的总趋势决定的。但是,由前一阶段进入后一阶段的具体时日,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最后胜利哪一天到 来等等,又具有偶然性,它受着国际国内许多复杂条件的影响。总之,在研究历史运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 时,我们应通过具体史实分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符合偶然中包含必然,必 然又通过偶然起作用这样一个辩证原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历史发展的特点和本质。
二、观察历史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各种历史现象表现得纷繁复杂,曲折离奇,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去粗取 精,去伪存真,透过事物的现象,揭露它的本质。怎样才能在教学中通过若干表象,去粗取精,分析总结,得 出历史的本质东西呢?古今中外的诸多历史现象虽曲折复杂,但它总是有规律可寻的,总是有内在的、本质的 东西存在。如古代世界史上,阿拉伯人从原始游牧民族直接通过建立国家过渡到封建社会,而日耳曼人是在摧 垮了西罗马帝国后在其废墟上直接建立了封建国家,它们都未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表面看来,这是超越了历 史的发展或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实际上,阿拉伯人也好,日耳曼人也好,在他们建立国家之前其原始社会 就已经开始解体,同时在征服比他们先进得多的民族时又善于吸取、消化他人的先进东西,进而才直接跨越了 奴隶社会,建立了封建国家。也就是说,被征服先进民族实际上已为他们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搭起了一 座桥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能直接跨越一个社会的本质和内在 的东西。同样,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为什么历次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 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其本质就在于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因此也就不 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封建革命纲领,其结果也必然失败。近代亚洲各国,尽管具体情况各异,但民族资产阶级改 革或革命最后几乎都是失败,其本质原因也在于在这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 妥协性,他们不可能彻底地进行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同样都是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为什么秦汉时期是进步的,而明清时期却是反动的?实际上它的本质的东西就是前者是顺应民心,推动了历 史的前进,而后者却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固维护已趋没落的腐朽封建制度。同样都是实行科举制度,隋唐却是 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明清则是钳制思想,摧残人才,其本质也在于前者充分施展了知识分子才华,后者却 让文人禁锢于“四书五经”、八股文之中。通过比较以上这类表面相似的现象,就不难看出它们不同的本质, 也就出现了各自不同的结果。通过以上这类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达到教 学目标的实现。
三、处理教材应注意内容决定形式
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殊性来确 定。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教材领悟准确了,才能产生优化的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也才能得以优化。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吃透大纲和教材,然后根据每一课或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和 特点进行匠心独运的设计。如教学某一章节的历史,我们首先应明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然 后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明确哪些内容应精讲,哪些该深入展开,哪些又该让学 生练,哪些内容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哪些内容又采用图表法、纲要法或者演示法(使用投影仪、录音、录相 等电教手段),哪些内容可以又采用参观(参观各种历史文物古迹和革命事迹展览)等。总之,只有通过教师 的刻苦钻研吃透了教材,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四、优化教法应采众法之长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对 此,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各种方法,了解各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做到“胸中有法”;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 施教的不同内容,灵活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呢?首先,应该善于学习,通过各种渠道。 博采众“法”,广泛吸收,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做到信手拈来,亦即“教学有法”。其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 。所谓“因人而异”,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如有的历史教师,演讲能力强,讲课时声情并茂,“情 境教学法”能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而有一些教师则善于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多种立体教学手 段,结合启发、提问、归纳讲解等教学方法。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已之长,避己之 短。另外,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低年级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 或情境教学法,以激起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对高年级学生却要多启发思考,增加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历史 的方法。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自然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 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 精心讲解、分析,而对非重要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同样,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鞑奸贼等 则应慷慨激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演讲。如遇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我们还可辅以图表法、纲要法、联 系对比法、演示法等。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随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应施 以不同的教法。如教师课前准备了电教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等),但恰巧遭遇停电或机器故障,教师就应 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或采用“激将法”,启发读朗好的学生将历史材料继续读下去或结合历史课本中丰富的插 图进行讲解,或在小黑板上进行图表法演示。有时,学生也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谈话 法“乘势追问”、“引发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自查自找”等方法加以解决。总之,优化教学方法要善 于学习,博采众“法”之长,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最后形成适 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指导学法应明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观动因是内因,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内 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根据内、外因这种关系,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 只是指教师的“教”法的优化,还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
以此审视当前的历史教学,便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还存在着以下两个误区:一种是认为教学方法的优化纯 粹是教师的事情,于是绞尽脑汁思考“教”的招数,脑子里盘旋的尽是怎样把学生“讲”懂,“教”会,片面 地将“教学方法”理解为“教法”;另一种是教者也知道“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于是不顾及学生的知识水平 和接受能力,一味强调学生的“自学”,采用“放羊式”教学,以为这就是“教学生学”。所谓教法,是指教 师依 《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3058.html
一、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
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进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性 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人类历史发展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必然的。人 类历史发展必然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原始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但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中,在不同时 期,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地区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如各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因为各自的主 客观原因和特殊情况,所经历的各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自然存在差异,甚至是跳跃式的抑或反复的。时势造英 雄,每当新旧制度交替时期,就必然会出现一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领袖人物、改革家等,至于是哪个具体 人物、时间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顺应潮流的措施或改革等则是偶然的。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持久战, 总的过程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这是必然的,它是由敌我双方矛盾的根本特点及其 变化的总趋势决定的。但是,由前一阶段进入后一阶段的具体时日,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最后胜利哪一天到 来等等,又具有偶然性,它受着国际国内许多复杂条件的影响。总之,在研究历史运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 时,我们应通过具体史实分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符合偶然中包含必然,必 然又通过偶然起作用这样一个辩证原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历史发展的特点和本质。
二、观察历史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各种历史现象表现得纷繁复杂,曲折离奇,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去粗取 精,去伪存真,透过事物的现象,揭露它的本质。怎样才能在教学中通过若干表象,去粗取精,分析总结,得 出历史的本质东西呢?古今中外的诸多历史现象虽曲折复杂,但它总是有规律可寻的,总是有内在的、本质的 东西存在。如古代世界史上,阿拉伯人从原始游牧民族直接通过建立国家过渡到封建社会,而日耳曼人是在摧 垮了西罗马帝国后在其废墟上直接建立了封建国家,它们都未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表面看来,这是超越了历 史的发展或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实际上,阿拉伯人也好,日耳曼人也好,在他们建立国家之前其原始社会 就已经开始解体,同时在征服比他们先进得多的民族时又善于吸取、消化他人的先进东西,进而才直接跨越了 奴隶社会,建立了封建国家。也就是说,被征服先进民族实际上已为他们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搭起了一 座桥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能直接跨越一个社会的本质和内在 的东西。同样,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为什么历次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 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其本质就在于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因此也就不 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封建革命纲领,其结果也必然失败。近代亚洲各国,尽管具体情况各异,但民族资产阶级改 革或革命最后几乎都是失败,其本质原因也在于在这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 妥协性,他们不可能彻底地进行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同样都是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为什么秦汉时期是进步的,而明清时期却是反动的?实际上它的本质的东西就是前者是顺应民心,推动了历 史的前进,而后者却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固维护已趋没落的腐朽封建制度。同样都是实行科举制度,隋唐却是 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明清则是钳制思想,摧残人才,其本质也在于前者充分施展了知识分子才华,后者却 让文人禁锢于“四书五经”、八股文之中。通过比较以上这类表面相似的现象,就不难看出它们不同的本质, 也就出现了各自不同的结果。通过以上这类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达到教 学目标的实现。
三、处理教材应注意内容决定形式
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殊性来确 定。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教材领悟准确了,才能产生优化的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也才能得以优化。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吃透大纲和教材,然后根据每一课或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和 特点进行匠心独运的设计。如教学某一章节的历史,我们首先应明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然 后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明确哪些内容应精讲,哪些该深入展开,哪些又该让学 生练,哪些内容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哪些内容又采用图表法、纲要法或者演示法(使用投影仪、录音、录相 等电教手段),哪些内容可以又采用参观(参观各种历史文物古迹和革命事迹展览)等。总之,只有通过教师 的刻苦钻研吃透了教材,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四、优化教法应采众法之长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对 此,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各种方法,了解各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做到“胸中有法”;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 施教的不同内容,灵活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呢?首先,应该善于学习,通过各种渠道。 博采众“法”,广泛吸收,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做到信手拈来,亦即“教学有法”。其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 。所谓“因人而异”,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如有的历史教师,演讲能力强,讲课时声情并茂,“情 境教学法”能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而有一些教师则善于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多种立体教学手 段,结合启发、提问、归纳讲解等教学方法。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已之长,避己之 短。另外,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低年级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 或情境教学法,以激起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对高年级学生却要多启发思考,增加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历史 的方法。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自然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 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 精心讲解、分析,而对非重要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同样,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鞑奸贼等 则应慷慨激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演讲。如遇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我们还可辅以图表法、纲要法、联 系对比法、演示法等。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随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应施 以不同的教法。如教师课前准备了电教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等),但恰巧遭遇停电或机器故障,教师就应 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或采用“激将法”,启发读朗好的学生将历史材料继续读下去或结合历史课本中丰富的插 图进行讲解,或在小黑板上进行图表法演示。有时,学生也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谈话 法“乘势追问”、“引发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自查自找”等方法加以解决。总之,优化教学方法要善 于学习,博采众“法”之长,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最后形成适 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指导学法应明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观动因是内因,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内 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根据内、外因这种关系,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 只是指教师的“教”法的优化,还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
以此审视当前的历史教学,便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还存在着以下两个误区:一种是认为教学方法的优化纯 粹是教师的事情,于是绞尽脑汁思考“教”的招数,脑子里盘旋的尽是怎样把学生“讲”懂,“教”会,片面 地将“教学方法”理解为“教法”;另一种是教者也知道“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于是不顾及学生的知识水平 和接受能力,一味强调学生的“自学”,采用“放羊式”教学,以为这就是“教学生学”。所谓教法,是指教 师依 《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