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这样创新的
园名人”主题活动,主要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我爱我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共分五个步骤。激情感:通过学生们自己的调查访问,说说可爱的校园,然后引出本次活动的主旨。找镜头:组成摄制小组,编制“校园风采”,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嘴巴了解学校、了解有关校友名人的事迹。演节目:用故事、小品等方式表演校园名人的先进事迹。谈感受:请学生说说经过这一阶段活动后的感想,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让一个人的感受成为大家的共识。说心愿:请大家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心愿,想不想成为未来的校园名人。“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第二阶段:“校园名人”总动员。意图是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奋勇争先,让他们感觉做一个校园名人并不是遥不可及。在这个阶段分四个步骤:请来老校友和学生召开见面会,通过座谈让学生了解这些“校园名人”的先进事迹等。在与名人见面之后,学生通过查访、阅读书籍、收集资料,了解这些名人的种种闪光点。之后学生用生动的表演,把他们的感人事迹栩栩如生地展现给大家。最后,让学生自觉制订学习“名人之最”的计划,为自己制订一个小目标,并下定决心学做优秀少年。
第三阶段:我们的“名人名言”。意图是让学生说话,用真实生动的话语引导他们学名人,努力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把收集到的资料按不同的类别进行整理,编排目录,设计出自己的“座右铭”,并作详尽的阐述;再把学生们设计得比较出色的“名人名言”通过升旗仪式、班队会、晨会等多种途径进行宣讲,以感染大家。
通过开展走进“校园名人”主题活动,学生们养成了“我爱我校”的良好情感,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激励作用的校园名言和优秀少年。
湖南长沙 新概念“三好学生” 创意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文明办
为了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教育体系,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长沙市雨花区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推出了评选新概念“三好学生”新办法,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开展青少年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新概念“三好学生”的内涵包括在学校做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庭做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区做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的好公民。“新三好”实现了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内容分三个方面,共29条,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的发展状态。一是以“好学生”为标准,提倡学生互帮互学,关心学生心理健康,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娱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发挥特长。二是以“好孩子”为标准,教育学生“孝敬父母”、“生活自理”、“承担家务”。三是以“好公民”为标准,将社会公德放在首位,“遵守公共秩序”是首要要求,关心社会时事,参加公益劳动,包括“文明上网”也成为评价的内容。“新三好”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由一元走向多元,改过去教师说了算的一元评价为学生、家长、社区、教师、学校多元化评价,克服了学生表现的多面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表里如一,诚实守信的人格。如“有爱心”不仅要考查学生是否在学校友爱同学、尊敬教师、热爱集体,还要考查学生是否在家里尊敬长辈,是否在社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爱护公共环境等。
同时还把新三好评价推广至面向所有学生的评价,学生在社区、学校、家庭的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样对学生的“三维度”(身体、心理和智能)“五要素”(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更加科学。
通过“新三好”的评价及推广,形成了强有力的教育合力,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促进了学校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协调统一。
北京丰台 22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创意单位: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五小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北京市丰台五小自今年2月份起,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点,开展了“22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首先要求学生从找准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足做起,根据自身问题制订各月养成目标。例如四年级二班的任静依同学要养成“抓紧时间做事”的好习惯,二年级四班刘菲同学要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因为养成目标有针对性,学生在养成过程中能够自觉主动。
在养成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体验成功的快乐,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写“好习惯养成日记”,自主督促养成好习惯,迅速改掉坏习惯。五年级的刘昱芳3月份的养成目标是:22天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她每天在日记里记录自己的点滴变化。例如:3月7日:我照着老师教给我的正确拿笔动作拿笔,不一会儿手就酸了,好累。3月9日:我写作业时写得很慢,妈妈说:“别着急,起初字写得慢是正常的。”我听了信心倍增。4月14日:今天我的作业本上老师给我写了这样一句批语:有进步,继续努力!我心里美滋滋的。
自开展活动以来,学校利用晨检、午检和话题时间开展养成方法的交流活动,召开以“养成好习惯”为主题的中队会,还鼓励同学们开展团队活动,互帮互助。例如,愿意养成坚持锻炼习惯的学生们组成“肌肉块小队”;愿意养成每天练习乐器习惯的学生们组成“小音符小队”;愿意养成每天读英语习惯的学生们组成“2008ENGLISH小队”;有的班级把在养成好习惯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组成一个小队,定名为“小小智囊团”。四年级的孔锤炼同学总爱啃指甲,班里“小小智囊团”的同学就在他的铅笔盒上贴提醒纸条,把他经常啃的指甲上缠上橡皮膏,最后他终于养成了“不啃指甲”的习惯。
为了巩固“养成”效果,每个月,班主任都将学生“22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目标进行统计,学生每完成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老师就在他当月养成目标后面标上五角星、大拇指、笑脸等不同标记。
学校通过开展“22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德育是这样创新的(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3110.html
第一阶段:我爱我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共分五个步骤。激情感:通过学生们自己的调查访问,说说可爱的校园,然后引出本次活动的主旨。找镜头:组成摄制小组,编制“校园风采”,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嘴巴了解学校、了解有关校友名人的事迹。演节目:用故事、小品等方式表演校园名人的先进事迹。谈感受:请学生说说经过这一阶段活动后的感想,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让一个人的感受成为大家的共识。说心愿:请大家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心愿,想不想成为未来的校园名人。“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第二阶段:“校园名人”总动员。意图是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奋勇争先,让他们感觉做一个校园名人并不是遥不可及。在这个阶段分四个步骤:请来老校友和学生召开见面会,通过座谈让学生了解这些“校园名人”的先进事迹等。在与名人见面之后,学生通过查访、阅读书籍、收集资料,了解这些名人的种种闪光点。之后学生用生动的表演,把他们的感人事迹栩栩如生地展现给大家。最后,让学生自觉制订学习“名人之最”的计划,为自己制订一个小目标,并下定决心学做优秀少年。
第三阶段:我们的“名人名言”。意图是让学生说话,用真实生动的话语引导他们学名人,努力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把收集到的资料按不同的类别进行整理,编排目录,设计出自己的“座右铭”,并作详尽的阐述;再把学生们设计得比较出色的“名人名言”通过升旗仪式、班队会、晨会等多种途径进行宣讲,以感染大家。
通过开展走进“校园名人”主题活动,学生们养成了“我爱我校”的良好情感,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激励作用的校园名言和优秀少年。
湖南长沙 新概念“三好学生” 创意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文明办
为了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教育体系,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长沙市雨花区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推出了评选新概念“三好学生”新办法,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开展青少年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新概念“三好学生”的内涵包括在学校做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庭做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区做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的好公民。“新三好”实现了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内容分三个方面,共29条,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的发展状态。一是以“好学生”为标准,提倡学生互帮互学,关心学生心理健康,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娱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发挥特长。二是以“好孩子”为标准,教育学生“孝敬父母”、“生活自理”、“承担家务”。三是以“好公民”为标准,将社会公德放在首位,“遵守公共秩序”是首要要求,关心社会时事,参加公益劳动,包括“文明上网”也成为评价的内容。“新三好”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由一元走向多元,改过去教师说了算的一元评价为学生、家长、社区、教师、学校多元化评价,克服了学生表现的多面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表里如一,诚实守信的人格。如“有爱心”不仅要考查学生是否在学校友爱同学、尊敬教师、热爱集体,还要考查学生是否在家里尊敬长辈,是否在社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爱护公共环境等。
同时还把新三好评价推广至面向所有学生的评价,学生在社区、学校、家庭的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样对学生的“三维度”(身体、心理和智能)“五要素”(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更加科学。
通过“新三好”的评价及推广,形成了强有力的教育合力,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促进了学校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协调统一。
北京丰台 22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创意单位: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五小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北京市丰台五小自今年2月份起,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点,开展了“22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首先要求学生从找准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足做起,根据自身问题制订各月养成目标。例如四年级二班的任静依同学要养成“抓紧时间做事”的好习惯,二年级四班刘菲同学要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因为养成目标有针对性,学生在养成过程中能够自觉主动。
在养成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体验成功的快乐,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写“好习惯养成日记”,自主督促养成好习惯,迅速改掉坏习惯。五年级的刘昱芳3月份的养成目标是:22天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她每天在日记里记录自己的点滴变化。例如:3月7日:我照着老师教给我的正确拿笔动作拿笔,不一会儿手就酸了,好累。3月9日:我写作业时写得很慢,妈妈说:“别着急,起初字写得慢是正常的。”我听了信心倍增。4月14日:今天我的作业本上老师给我写了这样一句批语:有进步,继续努力!我心里美滋滋的。
自开展活动以来,学校利用晨检、午检和话题时间开展养成方法的交流活动,召开以“养成好习惯”为主题的中队会,还鼓励同学们开展团队活动,互帮互助。例如,愿意养成坚持锻炼习惯的学生们组成“肌肉块小队”;愿意养成每天练习乐器习惯的学生们组成“小音符小队”;愿意养成每天读英语习惯的学生们组成“2008ENGLISH小队”;有的班级把在养成好习惯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组成一个小队,定名为“小小智囊团”。四年级的孔锤炼同学总爱啃指甲,班里“小小智囊团”的同学就在他的铅笔盒上贴提醒纸条,把他经常啃的指甲上缠上橡皮膏,最后他终于养成了“不啃指甲”的习惯。
为了巩固“养成”效果,每个月,班主任都将学生“22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目标进行统计,学生每完成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老师就在他当月养成目标后面标上五角星、大拇指、笑脸等不同标记。
学校通过开展“22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德育是这样创新的(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