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学路·教路
形成立体文本阅读思路的条件有二。首先,保存在读者大脑里的历史的文化记忆会构成一种非直接文本,先入为主地为读者认识事物提供一种阅读的背景——理解的“前见”,正如伽达默尔所言:“一切自我认识都是从历史地在先给定的东西开始的。”(注:〈德〉伽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87页。)如熟知小家碧玉这个典故,读者阅读贺知章《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的诗句,脑海里很可能将袅袅的杨柳与现实中某位亭亭玉立的姑娘联系在一起。其次,某些现实刺激也是阅读动机之一,同样会构成阅读的前在视野。朱自清的《背影》里,父亲为儿子买桔的背影是全文的聚焦点。如果读者是杨州人或去一趟扬州,了解当地习俗将“走运”说成“走局”(桔)”,逢年过节、迎来送往时常常馈赠桔子,那么,他就会更加深刻地体验父亲送儿北上时艰难地穿铁道、爬月台买桔子的良苦用心了,使文本意义更趋深化(注:参阅韩雪屏:《讲静态语言规则还是教动态言语经验》,《语文教学通讯》
1998年2期。)。历史的文化记忆即理解的前见制约着读者对具体言语作品的现实观照,从而这种或深刻或浅显的历史意识体现于读者阅读言语作品所引起的沉思之中;同时,个体的现实经验总是直接或间接地纳入到对历史的反观静思之中,因而个体的现实经验与现实意识也随之转化成一种泛历史的意识,无论读者的聚焦点是瞄准个体的现实人生经验还是投射于群体的历史遗产的某一领域。
平面文本阅读思路虽是较低层次的阅读思路,但它是读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思路;立体文本阅读思路是较高层次的阅读思路,但“超以象我,得其环中”,不能与前者完全相乖谬,否则,将会导致对言语作品的严重误读。读者的阅读都是智力心理与非智力心理高度亢奋、积极活动的过程,是智商(IQ)与情商(EQ)不断磨合的过程,既是读者与作者,又是读者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因此,学路实质上是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课文的思路,是通过主客体对话对课文的吸收与内化,是寻言观意、得意忘言般的穷理尽性。学生具备了平面文本阅读思路与立体文本阅读思路,就能在文本阅读中“内化出一种透视宏旨、感悟玄机的智能。此种智能便是一种虽说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用得上、靠得住乃至终生受益的语文素质。实实际上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社会文化常识与情感意志及个性等诸因素熔铸而成的‘合金’(注:周庆元:《提高语文素质关键在于内化》,《中学语文》1998年3期。)。
学路不仅是学生的阅读思路,而且也包括教师本人对课文的阅读思路。不过,教师的学路必须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转化为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的阅读教学思路,这便牵涉到下一个问题了。
三
陶行之先生有句名言:“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三、先生必须一面教一面学。”所以,教路在这里最好定义为教师教学生学习课文的教学思路,是教师先向课文学再教学生阅读文章的具体思路,而非直接让课文去教学生学。教路受到言语作品的思路、课文思路、学生阅读课文的思路乃至教师本人阅读思路四个因素的制约。
教学思路的根本目的与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课文思路并形成良好的阅读思路。要达此目的,就必须从建构平面文本阅读思路与立体文本阅读思路两方面入手。
选入教科书的课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言语作品,“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总是对学生的期待视野有所背离有所超越,否定他视野中的某些经验而提供新的视野,导致视野的变化;而教科书编辑与言语作品、学生的思路非一致性、非协调性,愈益加大了学生对言语作品的阅读困难。这时候教学思路就必须让学生、作者与编者三方的思路尽力得到整合,保持其同步性,使学生进入文本的结构中所规定“隐含的读者”这个角色,完成平面文本阅读。如有位教师指导学生在理清文路基础上背诵《出师表》(注:蔡静:《明思路,促背诵》,《中学语文》1998年3期。):
师:文章开头如何分析形势的?
生:“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师:如何分析蜀国臣民的忠心?
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师:提出的第一条治国方针是什么?
生:“(诚宜)开张圣听。”
师:提这条方针的理由是什么?
生:“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
师:后主不应该怎样?
生: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师:否则,严重后果是什么?
生:“以塞忠谏之路也。”
如此答对,再快速朗诵几次,90%的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进入了“隐含的读者”的角色。
学生由于阅历尚不丰富,认知心理结构尚不完善,历史的文化记忆不深厚,个人的现实经验与现实意识不充足,从而影响了对言语作品的阅读。这时,构建教学思路时就要调动学生运用想象与联想,在阅读的接受过程中“重塑”言语作品,通过释放文本的潜能为自己服务,尽力进入立体性文本阅读。一位教师在执教《故都的秋》一课关于故都的秋声部分时是这样安排的(注:肖家芸:《〈故都的秋〉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3期。):
师:……观秋色,故都的秋好冷清哟!故都的秋声如何呢?
生:文中写了不少秋天的声响,比如虫唱、钟声、蝉声、雨声。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第7段有一句“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了”,这里的“息列索落”应是风雨交加的声音,我们听到明写的雨声,还应辨出暗中的风声。
师:这位同学的超人之处在于从细微之处推出隐含的东西。借鉴这种读法,还能获得类似发现。
《文路·学路·教路(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