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影响力不是“官威”而是“官为”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确,校长自身的品德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的师德,关乎学校师风、教风和学风的优劣及教育系统的整体形象。中小学校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教师,进而影响学生。这种影响力靠的不是校长的“官威”,而是校长的“官为”。
看“小”自己,就是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太“官气”。一位艺术家曾经讲过这么一件趣事:他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十几个人坐在一起。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藏在饭厅内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大家找他时再跳出来。可是,让他大为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大家离去后,他才走出来吃了些残汤剩菜。自那以后,他就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不必讳言,时下一些校长,工作浮于表面,管理遥控指挥,借忙事务不任课,假公济私搞腐败。这种放“大”自己的行为,是对工作的不负责,甚至是违法行为。
看“小”自己,其实是为了做“大”自己。毛泽东曾经说过:“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说的也是要看“小”自己,才能做“大”自己的道理。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以谦虚的态度做人做事,就在于做好人、做好事。
中小学校长是基层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者,直接掌握着学校的决策权、人事权、财务权。要管好别人,必须管好自己;要管好财、管好事,必须淡泊名利、虚怀若谷。要做到管好自己,就要看“小”自己,把自己看成是一介“庶民”,一个师者。
校长看“小”了自己,就能洗清脑子,放下架子,摆正位置,做“大”自己。做“大”了自己,自身就会生成一种勤奋敬业的精神。有此精神的人就会虚心学习、开拓进取。
做“大”了自己,才有对工作勇于负责、敢于负责的“底气”。有了“底气”,在实际工作中,就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就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就会不为奉献所求,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权力所谋,不为贪欲所惑。这样的校长才会拥有“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看“小”自己,是一种精神磨炼,也是一种人生哲学。有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校长,定会因造福一校而“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校长的影响力不是“官威”而是“官为”》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3216.html
看“小”自己,就是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太“官气”。一位艺术家曾经讲过这么一件趣事:他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十几个人坐在一起。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藏在饭厅内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大家找他时再跳出来。可是,让他大为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大家离去后,他才走出来吃了些残汤剩菜。自那以后,他就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不必讳言,时下一些校长,工作浮于表面,管理遥控指挥,借忙事务不任课,假公济私搞腐败。这种放“大”自己的行为,是对工作的不负责,甚至是违法行为。
看“小”自己,其实是为了做“大”自己。毛泽东曾经说过:“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说的也是要看“小”自己,才能做“大”自己的道理。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以谦虚的态度做人做事,就在于做好人、做好事。
中小学校长是基层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者,直接掌握着学校的决策权、人事权、财务权。要管好别人,必须管好自己;要管好财、管好事,必须淡泊名利、虚怀若谷。要做到管好自己,就要看“小”自己,把自己看成是一介“庶民”,一个师者。
校长看“小”了自己,就能洗清脑子,放下架子,摆正位置,做“大”自己。做“大”了自己,自身就会生成一种勤奋敬业的精神。有此精神的人就会虚心学习、开拓进取。
做“大”了自己,才有对工作勇于负责、敢于负责的“底气”。有了“底气”,在实际工作中,就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就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就会不为奉献所求,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权力所谋,不为贪欲所惑。这样的校长才会拥有“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看“小”自己,是一种精神磨炼,也是一种人生哲学。有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校长,定会因造福一校而“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校长的影响力不是“官威”而是“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