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物理论文 >> 正文

探究性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育人成才:探究性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通渭●魏世平
  
  摘要: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法,可以充分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全面地展现自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是当下开展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
  
  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科学地运用教学工具,设计个性化的教学途径,通过质疑、猜想、归纳、交流,得出规律或建立概念,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为此,我就农村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师生的互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利弊得失等问题进行了一些实践和反思,并提出了粗浅的意见,以便能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后的教学。
  
  一、探究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指导。在探究学习中完全放手或束缚太多都不现实,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有负面影响。因此,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在交流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节的实际探究教学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老师的引导、启发的重要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开展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命题是相当的大,这时学生往往是泛泛而谈、不得要领,而且对于广大农村的学生而言见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结合当前农村的现状。如在讨论《21 世纪能源发展的方向时》,我就紧密地结合了我们马营镇最近在街道两旁安装的太阳能、风能两用路灯,学生见到风车模样的路灯很新奇,但不能马上和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对利用风能的感性认识,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了附近华岭乡的太阳能发电站!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自然就可让学生对21 世纪能源发展的趋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探究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也必须成为主体,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能动作用,履行自己的角色,并且和谐互动,只有这样,探究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教师、学生中任何一方如果不能积极、能动、自主、创造性地履行自身的角色,便失去了主体的特性,那么,探究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
  
  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有些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经常会感觉到自己“闲”了下来,并且认为既然是让学生讨论,那么自己就无足轻重!这样,在课堂上就仅仅是突出了学生这一主体,而弱化了教师作为主体的关键作用。事实上,这是一种对探究式教学法的严重曲解。我认为在实施讨论时,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也必须成为主体。在课前: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备实验、备教材、备教法等,特别是备实验———在农村中学中实验器材严重不足,大多数物理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敏才智”去自制实验器材,这往往需要很多的时间,显然此时的教师肯定是“主体“。另外在课堂上:学生的讨论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不然漫无边际的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在讨论过程中我们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各种情况,如何处理和面对是很重要的。
  
  我个人还认为: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课堂是个巨大的舞台,学生、教师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也符合当下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对于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任何想法或观点,我们首先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而不是否定或不屑一顾甚至粗暴的驳斥,这就需要我们树立一种很宽容、很平和的心态。我们把学生要当做是自己进行探究活动的伙伴和搭档,而不要老是把自己当做那种高高在上、正儿八经的“教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重新定位和把握好新的这种师生关系,来重新确立和调整自我。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完全抛弃那种“把学生不当人”的陈旧的、丑陋的、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农村乡下,由于长久以来方方面面的原因,一直就是“讲授法”一统天下,所以大多数教师会存在一个“角色转变”的问题,要实现顺利地“过渡”,根据我的经验,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任何看法,即使是荒唐的看法。
  
  二、探究活动中应允许学生出错,不片面地追求活动的完美性
  
  由于器材、环境、知识水准、操作技能等客观原因,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有时误差较大。教师若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改进实验方法,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切不可轻率指责、否定。同时,课前分组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状况,活动过程中及时组织交流,以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携手合作以实现活动目标。当然,课后的补救也是非常必要的。对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应提供再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完成探究,消除失败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课题,这很正常,正是问题和错误的出现,才使实验有了改进和创新。
  
  从哲学的角度讲,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个体之间都是有差异的。所以,作为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对于一些错误的观点或实验的结果,要重在引导和修正,切不可轻率的指责和驳斥。教师要特别注意了解和掌握学生之所以这样想或这样做的原因和过程,而不是仅仅从结果出发,用极其简单或粗暴的方式给出对或错的定性结论,从而扼杀了学生经过创造和想象而迸发的思想火花。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犯错误,不片面地追求活动本身的完美性。事实上,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错误也是一种美丽。纵观历史,人类追求真理和知识的过程本身也是曲折和不完美的。
  
  如在我进行《地球的温室效应》这一课题的讨论时,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热烈,各种各样的观点频频闪现……有位学生就谈道: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就相当于给地球穿上了件厚厚的棉衣,阻挡了热量的排放导致温度逐年升高,这其中就与人们这几年大量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有关,还有泥石流、沙尘暴频发等。像这样说得很好的同学,我给予了重点的点评,并且在小组内选其为“小老师”,让其给其他不发言、不说话、不参与讨论的同学们进行讲解,使课堂的讨论进行又一次的“升华”。对于不善于表现自己、或说得不是很好的同学,我重点在信心、心理方面进行辅导和干预,旨在下次发言中自信心完全被激活,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在处理学生发言的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当教师的一定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要尽量多使用好、不错、很好、好极了等鼓励的词,回答的问题本身并不显得很重要,关键是我们一定要很好地保护好学生那颗很容易受伤的心(自信心)!
  
  三、探究性教学活动应成为点亮学生智慧火花、激发灵感的过程
  
  发现、创新是人的一种天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发展这种天性。作为教师,就是将学科知识的内容与人类文化的长链连接起来,使学科知识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使文化富有历史感,从而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创造世界的原动力。而创造的根本动力在于激发和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几乎都得益于人们的想象力和倏忽而至的灵感。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蒸汽机的发明就是明证。按照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能够全面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育才是最为成功的教育。所以,我们应该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多给一些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而探究性教学活动恰好就能给学生提供这样一种宝贵的机会和平台。所以,每次探究性教学活动都理应成为点亮学生智慧火花、激发灵感的一次重要过程。
  
  我认为:教师上课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在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与交流的过程,所以每堂课如果有点燃和激发学生智慧火花的那一瞬间,都是弥足珍贵的。记得有一次在讲到《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时,课本中探讨了“飞机升力”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但在分析完这个问题之后,我紧接着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飞机是需要产生升力从而冲上蓝天,而赛车又恰恰需要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牢牢抓紧地面以便高速行驶,请大家讨论一下赛车的尾部应如何设计呀?这时大多数同学就会趁热打铁地积极地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之中,并且设计了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赛车尾部,让人叹为观止!在这样的教学中,得出的结论自然会终身不忘,这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达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四、探究性教学活动应成为学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亮出自己的平台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其中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对于刚处于青春期的广大初中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表明,每次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仅可以从整个过程中得到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完善和提升。无疑,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这是成才教育向成人教育转化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都是全新的,即使是同一个学生,每天也都会处在不断地完善和变化之中,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审视和发现,要随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有特殊能力的学生恰恰就会脱颖而出,于是就会把他们最优秀的方面展现给我们,亮出他们自己。所以,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了学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注重的就是学生个性的发展,农村学生的特点是完全不同于城市学生的,一方面他们几乎从未踏出过自己的家乡,所以见识所闻是有限的,有些东西因为没见过、没玩过,根本没办法理解,比如说地铁、磁悬浮列车、高铁、翻滚过山车等。另外,乡下的小孩在参与讨论、个人发言这些方面都是比较保守的,这也就是在农村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效果不佳的症结所在!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像城里的学生一样发现自我、展现自我、亮出自己,需要做很多的事、需要走很长的路,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在最初阶段给孩子以信心,给孩子以力量!农村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就需要教师和各位同学的帮助,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比传授知识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五、探究性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当今社会,一个人若想要取得成功,一方面要求有过硬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另外一方面还得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而探究性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训练和培养。因为,从整个活动过程可以看出:个人要想获得实验的成功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的话,肯定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和学生之间良好的配合,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这时有没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往往会成为决定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现在学生最缺乏的东西可能就是这种团队意识和宝贵的合作精神。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缺失的这种团队精神呢? 从探究性活动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就自然培养了学生的这种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能为今后的成才和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科学素养基础。
  
  众所周知,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每位学生都是来自于不同家庭的独生子女,在家中往往养尊处优、百般娇惯,家长都是百依百顺,“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样的孩子一般缺乏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团队意识欠缺。而我们开展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特别是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小组分工、小组发言、小组互助的过程中都需要团队的合作和努力。基于这一点,我在分组时就特别注意资源的优势互补,比如让有领导能力、善于组织和发言的学生充当小组长,每个小组中都有相当数量的活泼学生和保守学生进行匹配(要注意根据每位同学的个性和特点,量身定做和打造自己的小组)。隔一段时间还要注意及时轮换,使每位同学的身心和健康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愉悦,这也就是教学的最终真谛。
  
  综上,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开设探究性活动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物理教学中实现态度、情感、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的最好载体。而上好探究课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否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能否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和方法;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否强化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各项技能;能否成为我们为顺利开展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
  
  (甘肃省通渭县马营镇初级中学) 《探究性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333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物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